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明式家具 / 南北官帽椅的鉴赏

2018/09/0639 作者:佚名
导读:官帽椅起源于魏晋,在敦煌285窟西魏时期的壁画上就已出现这种椅子的造型。到了五代时期,南唐画家王其翰《勘书图》中所描绘的人物坐椅已和明式官帽椅造型基本一致。 按形制和适用地域,官帽椅可分为主要用于北方的四出头官帽椅,以及主要用于南方的南官

官帽椅起源于魏晋,在敦煌285窟西魏时期的壁画上就已出现这种椅子的造型。到了五代时期,南唐画家王其翰《勘书图》中所描绘的人物坐椅已和明式官帽椅造型基本一致。

按形制和适用地域,官帽椅可分为主要用于北方的四出头官帽椅,以及主要用于南方的南官帽椅。明代以后,由于经济的繁荣和崇尚理学,有一大批文人热衷于玩赏、收藏,并参与了家具的设计。他们追求“简约、神逸”和“天然、幽雅”,对各类器具的制作工艺要求一丝不苟,但反对一味地雕琢和漆绘。官帽椅优雅简洁的造型十分符合这种思想,成了他们精神寄托的首选。明代中后期,由于南洋高级木料源源不断地输入,使这种框架式造型的椅子有了雄厚的原料保证,最终使官帽椅成为明式家具的典型代表。

四出头官帽椅:“北官”之大气

四出头官帽椅指椅背搭脑的两端和两个扶手都有出头的造型,这种椅子的式样和古代官员所戴的帽子相似,因此得名。四出头官帽椅又被称为“北官”,此种形式的椅具形成于宋元时期,较早的“北官”是大同华严寺所藏的金代阎德源墓出土的四出头扶手椅,其造型说明四出头官帽椅的雏形已经形成。

四出头官帽椅的基本形制是椅的搭脑和扶手均出头。早期其搭脑、扶手、联帮棍均是直材,联帮棍上细下粗,鹅颈稍弯,后经过发展,产生了使用弯材的官帽椅。

晚明 黄花梨四出头龙纹官帽椅

尺寸:宽58.8cm;厚45.5cm;高110cm

此对椅的特色之一在于弯材的使用:它搭脑和扶手等构件弯度大,可知当时用料奢侈。椅子柔婉,借用曲线表达一种美感。特色之二:联帮棍底端圆雕张口龙首,此种纹饰未见到其它公开发表的范例。座下正面壸门券口上铲地浮雕柔曼的卷草纹,其间盛开两朵灵芝,与靠背上的草龙灵芝纹呼应,可见设计上的用心。座下两侧亦为壸门券口,沿边起灯草线,可谓四面有工。

四出头官帽椅用方材做,后腿上截穿过椅盘作肩出榫纳入弯弧搭脑,一木连做。素面一弯靠背板嵌入搭脑下方与椅盘后大边槽口,三弯弧形的扶手作肩接入后腿上截与鹅脖,中承如交椅金属形状的联帮棍。鹅脖向后弯纳入椅盘,前方安角牙。椅盘格角榫攒边,四框内缘踩边打眼造软屉,现用旧席是更替品,下有一双托带支承。冰盘沿平直,抹头出透榫。座面下安带耳形牙头素面牙条,左右及后方皆为相同造法,前腿间施一方材格肩枨当脚踏,左右两边与后方皆为相同方材管脚赶枨。脚踏枨下装一素牙子。明式方材家具,焕散古朴之风。只消娴独置,无庸两双对。

清早期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尺寸:106cm×57cm×46cm

此对官帽椅以黄花梨木制。搭脑弯弧有力,中成枕形。高背板,素面三弯。背板花纹呈流湍回旋之相,隽永美观。后腿上截出飘肩榫纳入搭脑,穿过椅盘成为腿足,一木连做。扶手三弯,同样以飘肩榫接合后腿上截,前方接前腿、鹅脖,穿过椅盘成前腿足,中间支以三弯形上细下大的圆材联帮棍。椅盘格角攒边造软屉,下装三面“壶门式”券口牙子,沿边起肥满“灯草线”,后方则安短素牙条。前腿间施一踏脚枨,左右两边与后方则安方材,设步步高管脚枨全,脚踏与两侧枨子下各安一素牙条。

南官帽椅:“南官”之秀丽

南官帽椅以扶手和搭脑不出头而向下弯扣其直交的枨子为特征。它看似朴素,其实极为考究,造型生动灵巧,清新别致。南官帽椅通常分为高背式和矮背式两类,后者的高度一般不会超过100厘米,其中高背式者较为舒适。

南方匠师称南官帽椅为“文椅”,它可以看作是四出头官帽椅的一种改良,一般被认为出现在明末。它的尺寸基本和四出头官帽椅一致,但背部搭脑被降至人的肩下部,同时扶手和椅背部两根立柱的榫头点上移了寸许,形成扶手后高前低之势,更适合于坐者双手的支放。

南官帽椅的主要特点是搭脑和扶手两端不出头,拐角圆润,流露出优雅圆浑的感觉。它采用“挖烟袋锅”式的榫卯制作工艺处理出平整、流畅的效果。此外,南官帽椅的正中靠背常用厚材开出s形板,这是根据人体脊椎曲线设计而成的,靠上去感觉非常舒服。

明式座具中尺寸高大者,往往是社会地位较高者使用,成对传世更为罕见。此对黄花梨制,包浆莹润自然。椅盘以上为圆材,以下外圆内方。搭脑造形弯弧美观,中成枕形,三弯靠背板正面、背面的纹理皆流畅美观,中上部如意形开光内锼出双龙戏珠纹。搭脑与靠背板相交处的挂牙为透雕的螭纹,实际上与靠背板一木连作。扶手弯弧有力,乘坐舒适。后腿上截以挖烟袋锅的造法连接搭脑两端,向下穿过椅盘成为腿足,一木连做;前腿亦为相同造法。扶手与前腿鹅脖同样以挖烟袋锅榫的造法连接。座面藤编软屉,椅盘底部压一道窄平线,下有穿带支承。椅盘下三面安券口牙子,正面牙板锼回纹。腿间施步步高赶枨,脚踏与两侧枨下各安一素牙条。整器形体高大,典雅精致。

此椅造型经典,文风扑面,是标准的雅室或书房用器,气息状态呈明晚清早之风。椅子通体为铁梨木制成,管脚枨的步步高设置寓意美好,收放内敛的座下壸门造型拿捏以及草花饰纹与后靠背板上部的草龙装饰遥相呼应,鹅脖、扶手、搭脑的造型变化微妙为俏,烟袋锅的做法严谨合理,整体保存状况完好。

清早期 黄花梨如意纹南官帽椅

尺寸:62×48.5×102cm

此椅黄花梨制,纹饰较为少见。中间靠背板沿边起灯草线,上成拐子纹,下则是如意纹,中上端铲地浮雕一枚如意花卉纹;靠背板与左右两侧的空档基本将整器靠背的空间三等分,比例感强。扶手下的圈口与椅盘下的牙板券口纹饰统一。座面藤编软屉,边抹上舒下敛,分层凹进,细节考究。腿间踏脚枨和横枨下方皆安锼出如意头的罗锅枨,或变体的罗锅枨,亦是此椅的特色之一。

结语

官帽椅造型简洁,就椅子本身而言,点、线、肌理、色彩构成了其造型审美的基本元素。虽然其椅面、腿等下部结构都是以直线为主,但上部椅背、搭脑、扶手乃至竖枨、鹅脖都充满了灵动的气息,端庄大气、朴素清雅。不论古今,不管在厅堂还是在书房,官帽椅都能够较好地为环境渲染出从容祥和的宁静氛围。

版权说明

本文综合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13656992703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