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谈漆论画 | 用大漆填满生活中想要的色彩

2018/09/0675 作者:佚名
导读:漆器的历史可上溯到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历史上的每个时期漆器都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和美感,明代《髹饰录》记载的漆工艺表现技法就达497种。早在尧舜禹时代,漆器已经作为部落联盟领袖使用的奢华之物。它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业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漆器的历史可上溯到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历史上的每个时期漆器都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和美感,明代《髹饰录》记载的漆工艺表现技法就达497种。早在尧舜禹时代,漆器已经作为部落联盟领袖使用的奢华之物。它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业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与陶瓷、丝绸一样,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1

平 漆

直接用漆漆物而不用其他工序。古人最早期漆物时只用这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漆出的器物也很精美,直到今天这种方法仍在大量使用。

2

雕 漆

雕漆是中国传统民族艺术,至少有一千四百余年历史。横跨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在明清两朝还是皇家宫廷工艺器物,历来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和艺术价值。主要工序为雕,主要原料为漆,故名“雕漆”。制作手法是在木胎或铜胎表层涂数道至数百道天然漆,然后运用各种刀法将尚未干透的漆膜精心雕刻成各种图案,在经烘干、磨光、边口镀金等工序制成。

雕漆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由于色彩的不同,亦有"剔红"、"剔黑"、"剔彩"及"剔犀"名目。北京雕漆造型古朴庄重,纹饰精美考究,色泽光润,形态典雅,并有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不变质的特点。

雕漆工艺是中国漆工艺的一个重要门类,也是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了我国工艺美术家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雕漆与景泰蓝、象牙雕刻、玉雕齐名,被誉为京城工艺四大名旦之一。

3

剔 红

雕漆品种之一,雕漆中漆的色彩只用红而不掺杂其他颜色的,就叫剔红,又名雕红漆或红雕漆。剔红就是在器物的胎型上,涂上几十层朱色大漆,待干后再雕刻出浮雕的纹样。

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其法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至相当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一般以锦纹为底,花纹隐起,华美富丽。

4

雕 填

雕填工艺,是在特制的髹漆坯件上,彩绘各种图案纹样,将画面每个部位的外轮廓,以刀代笔勾勒出轮廓槽线,戗以金粉,使画面更加丰满,具有色彩华美缤纷、图案线条流畅的艺术特征,此技法盛行于明清两代。

5

堆 红

在器物表面堆上种种花纹,再用朱漆覆盖的一种漆法。明曹昭王佐《新增格古要论·古漆器论》:“假剔红,用灰团起,外用朱漆漆之,故曰堆红。但作剑环及香草者多,不甚值钱。又曰罩红。今云南大理府多有之。”

6

戗 金

戗金的做法是:先在漆底上刻画出图案,于刻纹内上漆后,然后填以金箔,效果极其富丽。这种技法的源头可上溯到西汉时的填金彩针刻,宋代的戗金银作品已经极其精美,图案布局疏朗,花纹形象优美,工艺水平极高。

7

脱 胎

也称干漆夹苎,是一种特种工艺,即先用绳或石膏等轻型材料制作成各种模型作为原胎,然后用漆将苎麻布或素绸层层裱在原胎上,待干后脱去原胎作为漆器的底胚,再经过烷灰磨、髹漆、装饰等20多道工序,最后成为脱胎漆器。

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汉族传统艺术珍品,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享誉国内外。它质地坚固轻巧、造型别致,装饰技法丰富多样,色彩明丽和谐,可谓集众美于一体,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郭沫若生前曾作诗备加赞誉,称赞福州脱胎漆器是“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

8

金漆镶嵌

金漆镶嵌是一种汉族漆器艺术珍品,向来为皇家所用。以木胎成型,髹漆,然后在漆底上运用镶嵌、雕填、刻灰、平金开彩、断纹、刻漆、金银、罩漆等装饰技法。清王朝灭亡后,这门原本主要为宫廷服务的漆器工艺传向民间。

9

螺钿镶嵌

精选蚌、鲍鱼贝、夜光螺等优质贝壳作原料,经磨制成后,做成人物、亭台楼阁、花鸟鱼虫等图案,拼贴、镶嵌于漆胚上,再经髹漆、抛光而成。螺钿的历史非常悠久,相传起源于商代的漆器。至唐代,中国的螺钿工艺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尤其是铜镜漆背螺钿,更是这一时期的工艺瑰宝。

图文来源:【福建佛艺】公众平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