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清早,阳光密,密不透风,起身吃饭。汤淘饭,水淘饭,茶淘饭,清早吃茶据说有宋人风。
宋人喝茶没有理由。
酒困路长惟欲睡,此时应有茶一杯;故人思故国,何以解忧?新火试新茶;翠瓜冷浸冰壶碧,茶罢风生两腋,宋人就这么随时随地随意饮茶。
但吃茶这件事唐朝陆羽最内行。陆羽在《茶经》说,啜苦咽甘,茶也。茶,欲淡还浓,欲苦还甘,清新之中自有刚烈。但这些都太文艺,是出世的茶。
江南一带有一种阿婆茶。
每日下午阿婆群坐,炖一壶茶,补衣补袜,剥豆剥荚。阿婆家里常备一只大龙水缸,专门积储天落水,此水专用炖茶。水盛于陶瓦罐,置风炉上,以树枝燃煮,待嗵嗵吐泡,取下;密封的盖碗或紫砂茶壶内放茶叶,少量沸水先点“茶酿”,捂盖片刻,再冲入多量开水,阿婆茶于是心思浓郁地酽了一屋。
阿婆茶只允许阿婆参加,老先生们只能另找地方。一村阿婆轮流做东,一二三四,没有重复,一村若只有二婆,就是今天你家,明天我家。
煮茶的炉子阿婆叫风炉,据说风炉出自陆羽之手,第一只风炉即由陆羽制作。
《茶经》“四之器”章列茶器二十四事,记录: “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又说:“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风炉与烧水壶、茶壶、茶杯并列烹茶四宝。风炉三只脚,三个窗户,底下有一只通风漏灰的口,下放三角灰承,用来接炉灰。
可是江南阿婆的风炉是泥做的:风炉烂泥做,柴月响声大。清茶一杯香又糯。阿婆们的炉子用稻草泥巴搪成,烧枯树枝,树枝里面又数松树条最好,其次是棉花杆、菜花杆、豆杆等,最后是稻柴;铜吊子灌好天落水,放在风炉上笃,铜吊噗噗响,火越窜水越滚,茶味就越浓,是茶中老禅师,阅人无数,老人家最喜欢,有的地方还备一根尺长竹筒,火要熄不熄的时候用它一吹,立时,星星之火燎了一炉子。
苏州有些地方搪风炉是男人必备技艺,男小官是不是成年能否独当一面,就看会不会搪烧茶炉子,媒婆来说媒,女方很关心:男小官会不会搪烧茶炉子?
风雅人喝茶喝的是清淡出世,黑白人间、清香幽静,真是幽静;阿婆们喝的是入世,男小官小姑娘,泥巴和水,是乡间版红楼轶事,真热闹。
秋天午后喝茶,半晕半醒半迷离,蝴蝶飞上枝头。
交流 | 转载 | 投稿 | 爱园林
转载请注明出处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