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南法济庙---在塘南社,始建于明朝,近现代重建,庙坐东北朝西南,建筑面积173平方米,硬山顶、龙须脊,由正殿和左右厢房组成。
主祀開漳将佐辅胜将军李伯瑶,配祀观音菩萨、土地公、伽蓝爷等。
重建于2016年,2017农历10月21日(公元2017年12月8日)落成,历时20个月完工。
01
法济庙重建落成庆典视频
02
法济庙全景图
03
法济庙细节图
04
法济庙重建喜缘功德榜
05
法济庙誌略
法济庙誌略
辅胜圣候李伯瑶信仰文化是闽南开漳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价值,是历史留下的一份宝贵财富。
法济庙原称南山庙,位于漳浦县沙西镇塘南红厝山,与现在金刚寺相邻。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一名李姓云游道士,心怀李老老君教诲,来到漳浦县关外四十里处的塘南红厝山结庐修道,他免费为当地村民行医看病,看风水地理,办下不少好事,与当地村民结下良好善缘。当地村民感念他的善心,集资将原来修道的草房建成庙宇,名曰:南山庙,取道教终南山道场之意。
南山庙主祀开漳圣王陈元光,辅胜圣候季伯瑶,配祀辅顺将军马仁、柔懿夫人陈怀玉神尊。每日早晚诵课修行,香火日益旺盛。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90年)南山庙与金刚寺同时受迁界影响被官兵剿灭毁坏。乾隆七年(1742年)由塘南社、庄前社、高林社、沙里社、新城社等五个自然村信众兴起建庙,庙址在当时塘南社通往县城大道旁,称塘南大庙。新中国成立之初,庙宇周边土地被政府征用建设供销合作社。经各社耆老商讨:庄前社卫国公府已有辅胜将军李伯瑶神尊,因此,塘南大庙的辅胜圣候神尊授塘南社立法济庙奉祀;辅顺将军神尊授高林社立普济庙奉祀;开漳圣王陈元光神尊授新城社立王公庙奉祀;柔懿夫人陈怀玉神尊授沙里社立圣贤庙奉祀。
法济庙于1982年(农历壬戌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漳云线公路拓宽改造,整体搬迁至现址新建,2006年(农历丙戌年)重修,2016年(农历丙申年)重建。
坐向:坐艮向坤,正针:已丑已未分金。建筑面积232平方米,占地八亩。新建法济庙结构为二进殿亭。前殿为单檐歇山顶结构,称“拜亭”,蟠龙绕柱,栩栩如生;主殿为重檐歇山顶结构,底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整座建筑以木梁为主要构架方式。主殿内金柱为红花梨木制成,屋顶内部斗拱架叠成八角形藻井,搭配六角吊桐、拱头雕刻缠枝花等。内墙立面红花梨木雕刻签诗图、双龙抢珠。门面青石浮雕、外墙面砖雕工艺,屋顶陶瓷艺术剪花,体现了闽南寺庙的建筑风格。整座庙宇结构精美,金碧辉煌,宏伟壮观。
法济庙主祀辅胜圣候李伯瑶,配祀卫国夫人、莲厝夫人、玄天上帝、观音佛祖等。神成显赫,神光普照,香火兴旺。正月十一日,塘南社、沙里社、新城社等民众抬着开漳圣王、铺胜圣候、柔懿夫人、卫国夫人、莲厝夫人等神明游各村社,祈求合社平安、吉祥如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三月初八为铺胜圣候圣诞,家家户户准备丰盛的食品祭祀,热闹非凡。
功德无穷千秋常称颂,儿孙百代万古铭书香。恭祈圣候灵庥广被,惠泽苍生,黎民兴盛,世代共荣。
塘南法济庙重建理事会
基建理事长:李荣宗
社众理事长:李秋木 李木安
基建理事:李庆云 李顺天 李学式 黄育年 李位乐李顺国 李志永 李风武
社众理事:李木荣 李志式 李合有 李富强 李宗桂 李兴杰
李文聘 李世雄 李金贵 李明通 李适尧
李连泉 李合利 李美寿 李木安 李千枝 李建顺 李建瑞
公元二零一七年十二月 立
地址导航
顺着杜浔镇往沙西镇方向的省道直行,右手边方向有块金刚寺牌子的路口,进去1公里左右就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