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盐碱地种植什么牧草品种

2018/09/06110 作者:佚名
导读: 一、选耐盐碱的牧草品种: 重盐碱地应选种耐盐碱能力强的朝牧一号稗子、碱茅、沙打旺、紫穗槐、田菁、沙蒿、柠条、长穗冰草、垂穗披碱草、鞘雀稗、灯蕊新麦草、窄颖赖草、大米草等;中度盐碱地可种中等耐盐碱的草木樨、紫花苜蓿、毛苕子、披碱草等。

一、选耐盐碱的牧草品种:

重盐碱地应选种耐盐碱能力强的朝牧一号稗子、碱茅、沙打旺、紫穗槐、田菁、沙蒿、柠条、长穗冰草、垂穗披碱草、鞘雀稗、灯蕊新麦草、窄颖赖草、大米草等;中度盐碱地可种中等耐盐碱的草木樨、紫花苜蓿、毛苕子、披碱草等。

二、平地深耕:

土壤盐碱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土地高低不平。通过平整土地可使灌水冲洗或利用降雨冲洗盐碱时,土壤受水均匀,提高冲洗耳恭听脱胎换骨盐效果。盐三地的平整方法与一般的平地方法相同,但要注意土壤盐碱程度。

对于轻度盐碱地,以不打乱土层为好,而在重盐碱地或者局部盐碱斑处,则须先“起盐”,后平整,以免盐搬家。对于盐分上重下轻的盐碱地,可通过深翻,将含盐重的表层土壤翻下去将底层好土翻上来,结合施肥,建立新的耕作层。对于下面有粘土隔层的盐碱地,通过深耕以打破犁底层,切断毛细管,降低土壤蒸发,提高土壤透水保水性能,加速土训淋盐。

三、合理耕作:

盐碱地的土壤耕作,要特别注意适时合理,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一般春季干旱多风,蒸发量大,应采用浅耕以保墒防盐。春耕宜晚,等盐分蒸积在地表后再耕地,或小雨数天再耕,以便将地表盐分压到底层。抢在夏季伏雨前中耕,主要作用是破除土壤板结,减缓地面径流,增加土壤下渗水量,以加强淋盐效果。雨季后进行旱秋耕,趁土壤盐分尚未被雨水淋溶上返,尽早切断毛细管,抑制盐分上升。

四、多施有机肥:

盐碱地牧草低产的另一原因是土壤肥力很低。盐碱地具有瘦、死、板等不良性状,增施有机肥料,可以改变这些不良性状,提高土壤肥力,而且由于土壤孔隙度和结构改善,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渗透入土壤的水分,提高淋洗盐分的作用,也可减少土壤蒸发和防止返盐。土壤有机质增多,肥力提高后,牧草生长健壮,耐盐、抗盐性能增强。

五、栽培技术措施:

(1)深沟播种:盐碱地土壤剖面中的盐分分布状况是上多下少,呈“丁”字形,如在春季地下0~5厘米土层的盐分比下层土壤高2~3倍。播种时拨开表层盐分多的土层,将草种播于含盐量低的土层中,为种子顺利出苗创造条件。开沟种植以后,地形起伏,土壤中的盐分向较高的沟背积累,相对降低了沟底土壤中的盐分含量。一般沟深7~10厘米,沟距50厘米,随开沟随施肥随播种;也可提前开沟,然后施肥等雨播种。

(2)浅播种:由于盐碱地地温低,春播后出苗较慢,草种在土壤中埋藏时间过长,吸水吸盐多,易受盐害而烂掉。播种稍浅时,草种萌动后就发芽出土,可相对减少盐害。

(3)覆盖播种:在整地前结合灌水压盐、脱盐、洗盐、耕层土壤的含盐量会明显减少,在此基础上覆盖地膜,土壤盐分上升慢,使耕层土壤的含盐量保持在较低水平上的时间延长,这样更有利于幼苗出土,实现全苗、壮苗。在轻度盐碱地上宜采用“平种覆盖”或“垄种覆盖”;而在中度盐碱地上用“沟种覆盖”的方式更为适宜。这样有利于蓄水保墒、降低土壤含盐量,利于出苗。

盐碱地种植适宜品种:

1.谷稗(又叫稗谷、碱稗、经农业部定名叫朝牧一号稗子):它为禾本科一年生大型草本植物,株高达2.3米,分蘖最多20个以上,亩产鲜草5000公斤以上,干草1500公斤左右,籽实产量每亩可达400公斤,草和籽实分别比谷子增产100%和60%,适口性好,各类畜禽均喜食,是改造盐荒碱荒逆境的先锋作物,为草料兼收、粮饲兼用、高产优质的饲料作物,极有推广应用价值。

2.沙打旺: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北方最主要当家草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具有抗风沙、耐盐碱特性,产草量高,是最耐盐碱的豆科牧草。沙打旺发芽期耐盐极限值仅次于谷稗,极限值为0.6%,土壤PH值为9.5,在盐渍度为0.3-0.4%中度盐荒、碱荒地上生长良好,是改良干旱盐荒地逆境的先锋草种,但它不如谷稗适应范围广,在低洼易涝盐碱地不宜种植。

3.籽粒苋:为苋科苋属一年生大型草本植物,具有再生快、高产优质特点,亩产青绿饲料1万公斤以上,是粮、草、菜兼用作物,为发展畜牧业最佳首选饲料作物,尤其饲养猪禽效果最好,还可同饲料玉米青贮。试验结果表明,籽粒苋在0.2-0.3%盐渍度下可正常生长,中后期耐盐度可提高到0.45%。虽其耐盐性不如沙打旺,更不如谷稗,但产草量高、草质好,在轻度盐碱地可大力推广,但其品种较多要注意选择。

4.其它:耐盐碱牧草有很多,耐重度盐碱的还有碱茅、碱谷、湖南稷子、田菁、马莲、紫穗槐、柠条、美国滨藜、沙蒿等,但这些牧草有的产草量低,有的草质差,故本文不倡导也不详细介绍。

耐中轻度盐碱地牧草还有紫花苜蓿、草木樨、毛苕子、御谷、甜高粱、冬牧-70等,这几种牧草可根据当地生态环境条件及饲养畜禽种类适当种植。

提示:一些适应酸性土壤种植牧草,如串叶松香草、三叶草等,决不适应碱地种植,鲁梅克斯宣传上说耐盐碱,实际上还需进一步进行试验研究。

种植技术

草种选择是盐碱地上种草成败的关键,草种确定后,科学种植技术尤为重要,否则也难以获得成功。盐碱地还需要与水利工程、生物工程种草相结合进行改良,采取综合措施科学种植,才能获得更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采取水利工程措施,要进行排水减盐或灌水压盐。对于地势低洼地块挖排水沟,排除地面水可带走部分土壤盐分,为减盐处理;对于平坦地块进行灌水,使土壤的盐碱溶于水,再把水排出,从而降低了土壤的盐碱含量,起到了减盐压盐的作用。

2.合理耕翻,多施有机肥。对于高低不平的地块,首先去掉盐碱斑,再进行翻耕。对于上重下轻盐碱地,采用深翻,将含盐重的表层土翻下去,将深层的土翻上来,结合施用大量的有机肥进行改良来建立新的耕作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季多风少雨并且蒸发量大的地方春耕宜晚,等盐分蒸积在地表再翻耕,以使盐分压到底层,多施农肥可防止返盐,又可以促使牧草生长健壮,增强抗盐碱性。

3.播种技术

①深开沟浅播种。一般沟深7~10厘米,沟底盐分低,再施上农肥后等雨浅播,这样出苗快,相对减少盐害。

②适时播种,适当加大播量。北方一般以大雨过后,晚春初夏播为宜;南方可春播、夏播、又可秋播。大雨过后,等淋洗下去盐分又上升到地表再播,这样做起到躲盐和避盐作用,因此播期要灵活掌握,在播种牧草时,盐碱地要适当加大播量,一般为正常播量的1.5倍。如谷稗、御谷正常亩播量为0.5~0.75公斤,但在盐碱地上应为1公斤左右。

③异地育苗。移栽为了躲盐、避盐,为了不误农时,可在轻盐碱地上或土壤较好的地块先作床育苗,等苗长到一定高度后再定植到中重度盐碱地上,这样做虽费事,但大大提高了成功率。这种做法适用于株距较大的牧草,如籽粒苋、谷稗、御谷、甜高粱等。

④牧草的间、套、混播。就是在盐碱地上同时种两种以上的牧草,既可采取间种,又可套种,并可混播,这样有利于摸索出经验,筛选出更合理的搭配组合以便推广。

⑤早中耕、早间苗,适当晚定苗,遇旱应灌水。盐碱地肥力低,易板结,早期牧草生长非常缓慢,要注意早中耕松土,早间苗。适当推迟定苗,遇干旱有条件的地方应进行灌溉,如积水应及时排出,这样可减盐利于牧草正常生长。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