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首个航道桥主塔封顶

2018/09/06135 作者:佚名
导读: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邱莎 通讯员 张静 饶润东 周磊)4月26日,随着鼓屿门水道桥南侧主塔最后一节混凝土浇筑完成,平潭海峡公铁大桥首个航道桥主塔成功封顶,标志着由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我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峡大桥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性进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邱莎 通讯员 张静 饶润东 周磊)4月26日,随着鼓屿门水道桥南侧主塔最后一节混凝土浇筑完成,平潭海峡公铁大桥首个航道桥主塔成功封顶,标志着由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我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峡大桥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我国目前施工难度最大的桥梁。”据中铁大桥局平潭海峡大桥项目常务副经理张红心介绍,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长16.34公里,共设有元洪航道、鼓屿门水道和大小练岛水道等三座双塔斜拉主航道桥,是世界最长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大桥下层设计为时速200公里的双线I级铁路,上层设计为时速100公里的六车道高速公路。桥址所在的平潭海峡,为世界三大暴风潮海域之一,具有风大、浪高、水深、流急等特点,曾被称为“建桥禁区”。据统计,每年6级以上大风超过300天,7级以上大风超过200天,最大浪高约9.69米,波流力是长江等内河桥梁的10倍以上。

据中铁大桥局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二分部经理左少华介绍:“在这样的环境中修桥已经是一个难题,要修建一座能抵御14级台风的公铁两用桥更是难上加难。此次封顶的主塔为‘H’型钢筋混凝土结构,高158米,相当于55层楼的高度,施工所面临的风浪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因此在主塔施工中,我们使出了三大‘法宝’—— ‘环境实时预报’‘小粗腿’和‘防风衣’。”

据了解,该大桥在施工中通过2年的实践与完善,在塔柱高度方向布置多台风速仪、在桥梁沿线布置的5台风速仪、2台波浪仪、1台海流计,对桥址处风环境、波浪要素、海流进行实时监测,已能准确预测桥址处5天内风、浪要素,指导现场施工调度。

为了让主塔在风浪中“站”得更稳,中铁大桥局自主研制了目前世界最先进的KTY5000型液压动力头钻机,使得主塔基础的16根“腿围”直径达4.9米的钻孔桩得以完成,并刷新了世界桥梁最大直径工程桩的纪录。在塔身施工过程中,还特地为其穿上了“防风衣”,液压爬模架体外侧采用孔隙率为41%冲孔钢板网全封闭防风结构,实现了高空8级风条件下人员全天候安全施工。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缩短福州至平潭的时空距离,届时福州将与平潭形成半小时“生活圈”和“经济圈”。同时大桥的建设,也将为今后同类型桥梁施工提供可靠的经验借鉴。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