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郑州市二七区:践行共享发展理念 全力建设“温暖二七”

2018/09/0687 作者:佚名
导读:(姜德兴记者:吕福锋)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郑州市二七区创新开展“温暖二七”建设,办成了一大批顺民意、暖民心、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切实让改革发展的成果全民共享。 当前,二七区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关键阶段,踏上了迈

(姜德兴记者:吕福锋)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郑州市二七区创新开展“温暖二七”建设,办成了一大批顺民意、暖民心、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切实让改革发展的成果全民共享。

当前,二七区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关键阶段,踏上了迈向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新征程,人民群众更加注重生活品质,更加关注发展质量。政府必须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为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贯彻省市决策部署,增进群众福祉,在区十一次党代会上,二七区提出打造“品质二七、田园二七、温暖二七”,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复合型城区,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三个二七”建设,尤其是“温暖二七”建设,是让全区人民共享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成果的必由之路。

“温暖二七”建设,基于项目化运作理念,从关注民生需求出发,以“平台建设和项目实施”为抓手,在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基础上,以关爱老、少、妇、困难和特殊群体为重点,搭建“四大平台”、实施“八大行动”、开展“三年行动计划”,

围绕群众需求,倾力谋划打造贴民心、接地气、实实在在的温暖项目,搭建“群众有需求、政府有回应”的民生互动平台,统筹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志愿者等各方资源,做实服务、夯实基础,加快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温暖互助氛围,使群众在共建共享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温暖感。

党建引领、条块协同,社会共建“温暖二七”

二七区积极探索“面向基层、扎根群众、贴近民需”的民生服务体系,坚持党建引领,在强化政府职能基础上,搭建民生互动平台,引入专业化社工服务,因势利导,初步形成了“党建引领、条块协同、公众参与”的“温暖二七”建设格局。

二七区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坚持党的领导,以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搭建共享平台,通过党员志愿者引领和社会化运作的方式,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化、专业化的服务项目。突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吸纳800余家公共单位和非公企业党组织共同开展为民服务活动,搭建“15分钟为民服务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初步实现了以党建带动社会建设为主线,发展社区服务、社工人才、社会组织多点合力的“二七模式”。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让群众共享更多发展成果。二七区实施增收富民、科技利民、教育惠民、卫生健民、文化育民、服务益民、就业安民、保障亲民、宜居乐民、安全保民“十大惠民工程”,进一步强化财政保障,民生领域支出占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超过72%,满足群众期盼。谋划收集32个以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为重点的民生项目,强力推进实施。先后建设二七惠邻中心、滨河花园等市民服务中心综合体,配建社区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等便民设施,满足群众需求。

倡导多元参与共建理念,打造二七公益生态体系。二七区投入政府资金总额230万元购买专业社工服务项目,涵盖社区党群服务、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妇女维权关爱、困境青少年服务、低保家庭救助、社工项目督导评估等6个领域,共8个子项目,实现了专业社工服务与百姓需求的直接对接,弥补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不足。成立省内第一家社会组织双服务发展中心,以培育社会组织、公益资源配置、专业人才培养、民生项目管理为核心功能,筹备开展“温暖二七”民生微公益项目,打造“政府搭台—社区点单—中心统筹—社会筹资—专业队伍实施—公众监督—群众受益”的社区公益路径,让社会参与更加规范有序、社会组织更加精细专业、社区服务更加丰富优质。

突出民声需求互动,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服务。二七区以现代化信息手段为基础,以微信公众号和互动平台开发为载体,搭建“群众需求反馈快速化、民生服务优质化、公众参与可视化、项目推进直观化”的民生互动平台。设置志愿者、社会组织、温暖行动、温暖之星、温暖帮等多个栏目,对群众所急、所需和“温暖二七”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收集、研判、处理、反馈。打造“二七志愿汇”品牌,借助“众筹”理念,开展群众“线上+线下”点单式志愿服务,初步实现了全区志愿服务队资源与群众个性化需求的有效匹配与衔接。目前,辖区注册招募各类志愿服务人才7万余人,为郑州市注册人数最多的城区;组建了10大类200余支特色志愿服务队,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千余场,服务累计时数460万小时,服务50万人次。

聚焦养老服务,重点解决“一碗餐”问题。二七区把社区综合养老服务项目作为“温暖二七”建设重要内容,2017年,在全区新建10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试点,建设“颐养安居中心-普惠照料中心-托老驿站”梯次型养老保障网,全面推进“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设置社区小厨房和居家配送餐等多种形式,重点解决好高龄、独居、残障等老年人最困难的“一碗餐”问题,切实把养老、托老服务做细做实;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新模式,让老年人分享科技发展带来的快捷与便利。预计6月底,所有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可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陪同就医、家政服务、短期护理、康复训练等专业照料,让老人不离社区就近享受方便快捷的为老服务。

“温暖二七”建设成效初显

“温暖二七”建设,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树立了党委政府良好形象,增强了辖区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外界对全区的向往度、赞誉度明显提升。

“温暖二七”建设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社会公共服务,注重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引进落户,“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中心顺利推进,就业、医疗、住房保障等民生事业持续改善。推行政府购买专业社工服务试点,整合社区公益性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开展便民服务,进一步延伸了政府公共服务范围、丰富了公共服务内容,顺应了新形势下广大人民群众新期盼、新需求。从传统的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到满足群众更高要求,群众生活的更有尊严,体会到更多温暖。

“温暖二七”建设让困难群众得到了更广泛的帮扶救助,以关爱老、少、妇、困难和特殊群体为重点,把特殊群体的实际需求,落实为一个个具体能抓住的项目,统筹各方资源,实现“政府购买一部分、慈善支持一部分、企业认领一部分”的共建共享格局,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使群众生活的更有保障。政府总计投入财政资金、慈善资金5000余万元,实施分类别的关爱与温暖,为群众需求提供精准服务;辖区企业和爱心人士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公益慈善建设,为慈善活动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开展重大疾病救助等16项公益慈善项目,让困难群众感受到最真切的牵挂和温暖。2016年,二七区荣获全国慈善工作“年度推动者”称号。

“温暖二七”建设有效激发了基层创新活力,二七区通过不断实践探索,采取项目奖补、观摩推介等形式,逐步确定了“争取试点”+“自主创新”的工作模式,有效激发了基层活力。在争取区级试点项目基础上,各成员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积极探索与实践,打造了内容丰富、接地气、群众认可的“温暖二七”自谋项目,回应了多类别群体的需求,如残疾人医教康复项目、蓓蕾辅学计划项目、家庭关爱咨询服务项目等,受到了广泛关注与好评。中央统战部、共青团中央、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等国家、省市调研组,以及北京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专家学者到二七调研指导,对相关工作进行批示。

“温暖二七”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二七区深入人心。二七区坚持以德治区理念,先后打造30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社区,在主次干道、公园游园、商业街等开展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二七区深入人心。通过“温暖之星”系列评比和二七正能量的感召作用,胡佩兰、陇海大院、“中国好同学”、“三味故事”爱心餐馆、“暖脚妈妈”等一大批感动人物和先进事迹不断涌现;马昕、方秀云2个家庭入选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善言、善行、善心在二七蔚然成风,二七区被誉为“温暖之城”、“全国道德高地”,树立了开放包容、崇德尚贤、文明和谐的区域对外形象。人民网、中国文明网、中原网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

“温暖二七”建设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二七区创新党建格局,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800余家公共单位和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家园式、需求式、亲情式服务,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增强了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党员就是一粒种子,一名党员就是一个闪光点。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辖区2.7万余名党员深入群众,接近地气,用真诚服务温暖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切实把党的服务、党的影响深入千家万户。辖区群众遇到困难和问题,第一时间找党组织正在成为一种常态,群众诉求及时得到回应,群众意见立改立行,越来越多的群众留言“点赞”,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此文章为城乡观察原创,特此声明!)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