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环保PPP项目打捆须谨慎 用绩效破解“拉郎配”

2018/09/0643 作者:佚名
导读:自PPP模式在环保领域推广开来,各地中标项目接连不断。但是E20环境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表示,目前市场最优组合仍受限于联合体模式的缺点,PPP项目打包也该考虑到必要性、关联性以及技术集成,也就是看整体绩效。 近日,PPP领域大事件不断:PPP

自PPP模式在环保领域推广开来,各地中标项目接连不断。但是E20环境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表示,目前市场最优组合仍受限于联合体模式的缺点,PPP项目打包也该考虑到必要性、关联性以及技术集成,也就是看整体绩效。

近日,PPP领域大事件不断:PPP条例公开征求意见,财政部PPP中心出炉PPP示范项目案例选编(水务行业篇),筛选出第二批PPP领域十大典型案例。政策扶持在不断加码,与此同时,各地的PPP项目也相继落地,尤其是在环保领域的项目更是分外抢眼。

数据显示,1-7月,全国已成交的PPP项目数为1599个,同比增长28%;投资规模达到2.2万亿元,同比增长37.6%。在地区分布上,近3个月华东地区的在招项目数最多。

对各地如燎原之火般不断涌现的PPP项目,日前,E20环境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接受经济导报采访时表示,PPP项目的联合体模式,其集合的出发点应该是长期运营绩效,联合体应该是“集团军”而不是“拉郎配”。

宁缺勿滥

日前,一则国内知名环保企业中标55亿PPP项目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这家企业以先进的水处理技术近年来在PPP领域风生水起,其技术加资本战略获得了业内高度关注和资本市场的一片喝彩。

让薛涛感到疑惑的是项目中标名称——“某公路改建工程及某江某岸改造项目工程招商……”中标公告显示,中标项目分为两个子项目,一个是公路,另一个是湿地景观等。

“把不相关的道路和水环境凑一起,搞这么个大包,让专业公司怎么发挥优势呢?”薛涛不解。

薛涛表示,在上述财政部PPP中心委托的PPP示范项目案例选编过程中,筛选的原则是优中选优,宁缺毋滥。比如,某地所谓的水环境项目所打捆的河道、污水厂距离太远,物理空间上不存在得到整体绩效的可能。

“凡属于这类水务简单打捆的项目,都未能入选。”薛涛说。虽然,这类水务打捆项目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在监管上可以减少成本。

在薛涛看来,联合体模式的缺点,就在于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优秀组合减少,本来每个包都可以找到最优的供给者,盲目打捆,导致市场上仅仅为了拿项目,各投标人各自“拉郎配”,最优组合无法出现。

打包要看整体绩效

简单打捆容易“拉郎配”,那么是否意味着PPP项目都不宜打包呢?“要看打包的必要性,不同要素打包之间的关联性,尤其是技术集成的必要性,和由此带来的整体绩效考核的可实施性。”薛涛说。

比如,对于环保领域中黑臭水体这类难点治理项目,存在区域环境技术集成的必要性和运营绩效压力。薛涛认为,可以通过强化可用性付费和运营绩效的捆绑来实现长期运营绩效的刚性化,使专业水务运营公司的核心能力得以发挥。

经济导报注意到,在刚刚完成的财政部PPP中心PPP示范项目案例选编(水务行业篇)中,山东两个项目入选,其中,临沂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河道治理PPP项目,就是基于对黑臭水体治理难点领域的创新项目。据了解,该项目是目前临沂市子项目最多、涉及工程范围最广的PPP项目,涉及截污纳管、黑臭水体治理、湿地公园、河道周边景观改造等诸多市政领域,建设内容包括6条河流综合治理。其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较强,可实施性也较高,较具借鉴价值。

按照薛涛的解释,这是特意考虑了“某些子领域的探索和创新”,如海绵城市、流域综合整治(黑臭水体治理)难点领域的先试先行、农村供排水领域的尝试及思考、可用性服务费与运维绩效挂钩创新等。

“判断PPP项目是否应该被推出的唯一标准,就是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是否提高——长期运营绩效是否能够达成,而不是哪一类企业占了便宜或者吃了亏。”薛涛表示。

他解释说,如果长期运营绩效的压力可以被很好地设计到PPP的管理规则和具体项目模式中,那么中小企业应该选择的是与具有技术集成和运营管理能力,并具有融资能力的专业运营投资类社会资本进行生态合作,一起为地方政府提供有效的技术集成和运营解决方案。而在长期绩效考核压力下,跑不掉的社会资本自然也必须高度重视这方面的能力建设和上下游合作,项目选择过程也会高度关注这方面的竞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