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五岳第一庙:华阴西岳庙古建筑群

2018/09/06138 作者:佚名
导读:西岳庙位于华阴市区东郊,这里供奉着西岳大帝“少昊”,乃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圣地。2017年12月29日下午,前往洛阳的途中,经过华阴县城时,我第三次来到这里—— 西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在黄甫峪口修建集灵宫,东汉的时候迁到此地,

西岳庙位于华阴市区东郊,这里供奉着西岳大帝“少昊”,乃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圣地。2017年12月29日下午,前往洛阳的途中,经过华阴县城时,我第三次来到这里——

西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在黄甫峪口修建集灵宫,东汉的时候迁到此地,后改称为“西岳庙”,成为历代帝王祭祀华山之神的场所。由于年代久远,历经战火和自然灾害,我们现在看到的西岳庙,以明清时期的建筑为主。它是北京故宫的缩影,所以被誉为“小故宫”。

西岳庙建筑群坐北朝南,正对着西岳华山的主峰。这里的建筑按照中轴对称分布,前后可以划分为六个不同的单元,相互衬托、协调、对比,形成统一的整体,庄严肃穆,气势磅礴。

1、灏灵门

作为西岳庙最外侧的大门,它与南面的影壁,以及东西两侧的石栏杆,共同围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加上石条铺成的道路,好似象棋的棋盘,所以又被称为“棋盘街”。

道家有这样的说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灏灵门又被称作叫“连三门”。中间门洞上方的石额,书写着“敕修西岳庙”五个大字,彰显了这里皇家寺庙的崇高地位,古时候此门为皇帝专用。东西两侧的掖门,直对后方午门的东西掖门,应为文武官员所走的门。

2、午门

穿过灏灵门,进入一个狭小的区域,这里就是瓮城,具有防御性质。眼前的午门,在树木的掩映中,显得越发神秘了。古人常以凤鸟代表南方,所以午门上的建筑,被称为“五凤楼”。午门中间的御道,过去专供帝王行走,两侧的宾道供其他人员行走。

3、棂星门

在午门之后,空间廓然开朗,一座结构复杂的棂星门出现在眼前。它是一座七开间过街牌楼式的大门,三间高大的门楼,以中间的门楼最高,每间又以一座砖砌的屋子作为耳房,总共四间。它的精妙之处,在密布的斗拱中,雕刻着九条龙头,显示了西岳庙的等级之高。

棂星门的西南侧有一堆乱石,很容易被大家忽视。它就是《唐玄宗御制华山铭碑》,曾经高约十五米,原本有碑楼保护,被称做“天下第一碑”。公元880年,黄巢带领农民起义军经过西岳庙时,在这里放火焚烧碑楼,碑身被烤得通体透红,不巧当晚突然下起大雨,冷热相激,石碑碎裂,变成现在的样子。

4、“天威咫尺”石牌楼

在古柏的掩映之下,我们进入一座巨大的广场,这里给人一种空旷之感。广场的中心是一座“天威咫尺”石牌楼,整体为仿木结构,各部位均由石梁、石柱、石枋等构件组成,共有三层,层层收进。它是西岳庙现存的三座石牌楼中,保存最完整、级别最高、内容最丰富的一座。

这里曾经排列着三对碑亭,可惜全部都被毁坏了。如今,只能看到残存的石赑屃,以及两块明代的祭祀碑,东侧是洪武三年所立的“昭示五岳河渎碑”,西侧是明万历年间所立的“华阴县重修西岳庙记碑”,地面上依稀可以看出曾经碑亭的位置。

5、西岳华山神庙之碑

广场东西侧是分别是廊庑式的冥王殿和灵官殿,著名的《西岳华山神庙之碑》就安放在东侧的房间里,一不小心就错过了。此碑立于公元567年,记载了西魏文帝大统七年 (541年)整修西岳庙之事。该碑的书法俊丽,虽然是隶书,却有篆书之势与楷书之法,反映了隶书向楷书的过渡。

碑左为唐代颜真卿在公元758年游华岳庙时的题记,乃颜氏书法成熟期的佳作,被誉为“颜帖之冠”;碑右为唐代贾竦游览华岳庙时,留下的五言十八韵长诗。因为此碑立于北周时期,所以经常称它为“北周碑”。又因碑文辞华美,极力赞颂西岳华山,所以有“华岳颂”之美誉。

6、金城门

广场的北面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大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取“关中之固,金城千里”之意,命名为“金城门”。它位于灏灵殿之南,为核心大殿的正南门,如同北京故宫的太和门。大门两侧分别安放着同治九年所立的《敕修西岳庙碑》和乾隆四十二年所立的《西岳华山全图》,为后世考古和维修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7、灏灵殿

走进金城门,宏大的灏灵殿,呈现在金水桥后方的台基上,将整个建筑群推向了最高潮。此桥又名“望仙桥”,由三拱石桥组成,栏板和望柱上雕有形态各异的石狮和各种名贵花卉。桥下有流水,名为玉带河,源自庙东南的醴泉,最终汇入庙后方的放生池。

灏灵殿为单檐歇山顶,坐落在“凸”字型的月台上,面宽七间,进深五间。大殿里供奉着西岳华山神少昊的牌位,乃古代帝王派遣大臣来庙祭祀的场所。如今,在大殿内的正上方,悬挂有慈禧太后题写的“仙掌凌云”匾额一块,旁边的墙上还有光绪皇帝御笔题写的“金天昭瑞”和同治皇帝御笔题写的“瑞凝仙掌”两块匾额。

灏灵殿的后面坐落着一座寝宫,这里是西岳华山神居住的地方,也是古代帝王外出巡幸时的行宫,体现了“前殿后寝”的传统宫殿式布局。作为一个独立的院落,这里四周有护城环绕,乃整个西岳庙安全保卫的核心区域。

8、御花园

绕过寝宫,穿过后宰门,就进入了御花园,这里是整个西岳庙建筑群的最后一个单元。优雅惬意的环境,与之前气势磅礴、等级森严的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游览气氛瞬间变得轻松。

9、“少昊之都”石牌楼

跨过御花园中的望华桥,迎面又是一座石牌楼,为四柱三开间三楼式,上方写着“少昊之都”几个大字,等级较“天威咫尺”石牌楼低。“少昊”是西岳华山之神,“少昊之都”的意思为西岳神理政的地方。

10、御书楼

御花园中的这座小楼,外观虽然其貌不扬,但是里面安放着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岳莲灵澍”碑,它是陕西现存最大的横卧碑。此碑中的“岳”指华山,“莲”指华山远看像莲花,“灵”指灵验之意,“澍”是及时雨的意思。

在此碑的后方雕刻着《恳圣颁愿碑》,记载了陕西巡抚毕沅上山祈雨之事: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陕西大早,时任陕西巡抚的毕沅奉旨上山祈雨,随后果然灵验,甘雨连降三日,陕西的旱情全面解除,并且惠及周边的省份。毕沅奏请乾隆皇帝赐书,感激西岳神的降雨之功,乾隆欣然题写“岳莲灵澍”四字。

11、万寿阁

在西岳庙建筑群的结尾处,矗立着一座高大万寿阁。1931年,冯玉祥驻军于西岳庙,把军火放在万寿阁中,军火库意外失火,万寿阁不幸被毁。2000年,按照原来的面貌,重新修建万寿阁,登临其上,南揽华山,北眺渭水。回头俯视下方,西岳庙建筑群的壮丽景象一览无余——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