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明哥消防:高层居民楼火灾逃生策略

2018/09/06186 作者:佚名
导读:这一部分涉及到的人群非常庞大,请各位亲互相转发以便周知。明哥这里提前说声谢谢! (一)高层居民楼的建筑形式。 高层居住建筑大体上按照通常分类,为高层板楼,高层塔楼,高层塔板结合通廊式建筑。从居住舒适性的角度来说,高层板楼住着最舒服,高层塔楼

这一部分涉及到的人群非常庞大,请各位亲互相转发以便周知。明哥这里提前说声谢谢!

(一)高层居民楼的建筑形式。

高层居住建筑大体上按照通常分类,为高层板楼,高层塔楼,高层塔板结合通廊式建筑。从居住舒适性的角度来说,高层板楼住着最舒服,高层塔楼住在背阳面的房间,会常年见不到阳光且通风不畅。板塔结合高层住宅虽然有独特的结构,但内部结构会占用大量空间,公摊面积会很大,舒适性稍有欠佳。但从逃生角度讲,板塔结合的通廊式建筑最容易疏散,其次是高层板楼,最次是高层塔楼。(此处或许有人不同意,见仁见智,明哥是这么认为的,具体原因随后再说)

(1)高层板式住宅楼。此种楼房一般是2梯2户或1户,户数相对较少,单元面积相对较大,疏散人数相对较少,南北通透,通风、采光良好,是理想中的高层建筑。(此处的梯,不是指电梯,是指疏散楼梯)

(2)高层塔式住宅楼。高层塔楼一般呈“方盒子”布局,2梯8户都有,明哥还见过2梯16户的,这样的高层住宅楼2部疏散楼梯是并排设置的,一般采取剪刀楼梯间的方式设置。此种住宅楼容纳量大,但舒适度欠佳,通风采光不畅,每户面积特别小,有的就是一个大开间。也有设置4部楼梯的,但极其少,主要是设置2部疏散楼梯,平层间用防火门做分隔。(此处的梯,不是指电梯,是指疏散楼梯)

(3)板塔结合式高层住宅楼。这种楼,采取板式住宅楼和塔式住宅楼的折中设计,多为长方形建筑,有的采取变形的长方形,每个疏散楼梯间之间,采取通廊式连通,廊道相对较长。好处是住户向阳的一面较多,采光通风相对好。按当前的城市住宅用地紧张程度,今后将是此类建筑为主。不足就是私密性差,治安环境较差,卫生状况不好维持。(此处的梯,不是指电梯,是指疏散楼梯)

(二)高层住宅的火灾危险性。

高层住宅,因其高度较高,又由于城市供地相对紧张,开发商当然愿意建的更高些,才能利润最大化。

因此,高层住宅楼一般会建设高度100米之下,就是28层以下。

超过100米,因为建筑消防安全要求太高,建筑成本太大,很少建设,目前在北京,明哥还没有见过。

那么,高层住宅的火灾危险性到底在哪里呢?明哥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垂直高度高,人员疏散困难。高层住宅发生火灾,全楼居民都是要疏散的,那么住在高层的人,就有一个往下走的过程(别告诉我坐电梯快,起火后是无电梯可坐的,就是有电梯,你也不能乘坐,原因后述),楼层越高,走的时间越长,体力消耗越快,火场着的越大,越是危险。一旦你没有跑过火灾燃烧的速度,可能就没有机会出来了,当然这只是一种极特殊的情况,主要是怕家里有老弱病残孕幼的情况,特别是身体行动不便的老人,下楼更是无从谈起。

二是垂直高度高,火灾垂直向上燃烧引发多户同时起火的可能性大。尤其是起火户垂直向上的多户,受灾可能性大,起火后一旦控制不及时,火灾发展到猛烈阶段,火灾将快速向楼上蔓延,其后果不好预测。

三是楼层高,火灾扑救困难。高层火灾,灭火的基本原则是利用建筑本身的消防水系统灭火,但如果高层建筑使用年限过长,消防栓等系统老化,供水不足,消防水管承耐压能力不足,那就只能利用消防队的车载消防用水实施扑救,就只能沿建筑外墙垂直铺设水带,那将会耽误很多时间且水压损耗极大,用水量也不好保证,因此既增加了扑救时间,有延误了扑救和救援时机。这个问题,因我国的高层建筑使用时间多不超过30年,还没有表现的太明显。

四是早期外墙保温材料防火性能不足,易形成立体燃烧,危及全楼安全。

由于国家在2009以前对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要求不高,大量使用可燃的聚苯乙烯泡沫作为建筑外墙保温材料,且施工过程中未采取楼层保温材料的防火分隔措施,致使建筑外墙整体用泡沫铺设,只是简单的在泡沫材料外粉刷一层灰浆,这种高层建筑一旦外墙保温材料被引燃,整个楼都有被引燃的可能性。2009年2月9日的央视大楼北配楼火灾,直接财产损失约51亿元,即是因燃放烟花爆竹引燃建筑保温材料所致。2010年11月15日发生的上海静安区胶州11.15高层住宅火灾,也是因外墙保温材料施工未采取保护措施,未疏散楼内居民,施工中电焊焊渣引燃保温材料,引发全楼起火,造成全楼住户中58人死亡,70多人受伤。2011年2月3日,辽宁省沈阳市皇朝万鑫酒店因春节期间燃放的烟花爆竹炸掉外墙保温材料涂抹的灰浆,引燃大厦3到20层,形成了立体燃烧,直接财产损失近30亿元。

再上一张燃烧过的高层建筑图片。

(二)高层住宅楼火灾疏散

高层住宅楼火灾疏散,难就难在一个“高”上。高,就意味着距离长,楼梯还是折线下行的,每一步都是很艰难,对于成年人来说,100米的下行高度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老弱病残孕幼”群体来说,可以说是步步惊心的。

但明哥并不认为高层建筑比多层建筑疏散过程危险。原因如下: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高层建筑自从开始设计建造以来,就因其危险性而被人们高度重视,因而采取的措施和防护努力也更大。举例说明:多层建筑户门可以采取栅栏式防盗门,但高层建筑户门则必须采取全封闭式防盗门。

那么,户内着火时,火就不容易从户门突破,进入楼内公共区域就相对安全的多。下图左侧是合格的全封闭式防盗门,右图是不符合要求的栅栏式防盗门。

即使是全封闭式的防盗门,随着楼层的高度增加,也有高低之分。

上图是户门防盗门的防盗级别,用汉字甲乙丙外加一个圆圈表示三个等级,甲级为最高级防盗门, 这个标志在防盗门的侧面接缝处,一般居民是不了解的。但是这个甲级钢制防盗门,其内部填充材料主要是隔音材料,但若果使用了不同等级的防火隔音材料作为填充物,那么这个防盗门就是具备了一定级别的防火防盗门了。当然,因为很多人注意不到,我们自己可要注意看一下了。

从以上来看,高层建筑因为防范级别较高,相对于多层建筑,还是要安全得多。如果你不知道多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当然,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也是不可小觑的,这点不得马虎。

高层建筑的疏散,主要是楼内的疏散楼梯间,这个大家一定要相信:因楼的高度不同,高层住宅建筑楼梯间一般都是封闭楼梯间,且还有机械正压送风系统在火灾发生时往里面送新风,进入里面是安全的。也即是说,高层建筑火灾的逃生原则就是出门进入封闭楼梯间,下楼逃生。但是,如果有这个情况,就不可以进入楼梯间:楼梯间内已经进烟。发生火灾时楼梯间进烟有以下几种可能性,那就是封闭楼梯间用的防火门被打开不关闭,被损坏不修复,被卡死不能复位。看下图:

上图就是封闭式疏散楼梯间的防火门被打开的常见情况,如果有这种情况,起火后,真的不好说能不能进去,进去能不能出来。因此,明哥在这里呼吁,对于图片中这种打开防火门的情况,一定要顺手关闭,损坏时要及时报物业修复,这可是关键时刻保命的措施,不要图方便,图省事。

明哥以一个28层高的高层住宅楼火灾为例。

假如火灾发生在20层,你住在21层的正上方,那么,因户门为全封闭式防火防盗门,但户内窗户玻璃不具有防火功能,因此火从窗户烧进自己家的可能性占80%,那你就要立即带领全家,通过防盗门的猫眼儿观察楼道内有无烟气。

如果无烟气:要立即带领全家迅速穿过公共区域进入封闭楼梯间。如果一个封闭楼梯间进烟,要走另外一个封闭楼梯间。此时要记住,如果是剪刀楼梯,两个楼梯间相邻就很近,很容易换,如果是通廊式,就要走远一些,一个不行,换另一个,跑过去肯定没问题。那么,一旦你下到18层的楼梯间,可以说,你和家人就是基本安全了。

如果有烟气,要对比窗户进入的烟气量和室外的烟气量大小,此时如果公共区域烟比窗户外烟气较小,可以带领全家的还大,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做好防护措施,冲过烟雾进入楼梯间逃生。

如果公共区域内的烟气比窗户外的烟气量还大,则要尽量躲在家里,把家里的门窗关好,防止烟进入。

此时如果公共区域烟气量相对窗户外烟气量小,且窗户玻璃已被烧坏,火已经进入自己家(家指房间)里,那就要选择做好防护出门逃生。如果公共区域内的烟气和窗户外的烟气一样,且自己家(家指房间)已经起火,已无路可逃,那家里的卫生间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用毛巾堵住门缝,用水盆接水给卫生间门降温防止烧穿,同时打“119”电话报警,那你将很快获得救援。

此时,一定要给全家人信心,要团结,不要盲目,更不要内讧,同心协力,共渡难关,是一家人命运最好的保护。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