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精品推荐:明成化孔雀绿釉龙纹压手杯

2018/09/0696 作者:佚名
导读:孔雀绿釉是一种瓷器釉色名,亦称“法翠釉”、“翡翠釉”、“吉翠釉” 。一种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色釉,起源于宋、元民窑,最早见于宋磁州窑。明成化时,景德镇窑烧制成熟。孔雀绿釉是瓷器中价值较高的品种,因其工艺精湛,釉色美艳,传世稀少,一直为收藏界所

孔雀绿釉是一种瓷器釉色名,亦称“法翠釉”、“翡翠釉”、“吉翠釉” 。一种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色釉,起源于宋、元民窑,最早见于宋磁州窑。明成化时,景德镇窑烧制成熟。孔雀绿釉是瓷器中价值较高的品种,因其工艺精湛,釉色美艳,传世稀少,一直为收藏界所青睐。

绿釉最早见于汉代,从汉代的铅绿釉陶开始,低温绿釉的烧制一直都没有间断过,宋代的磁州窑和定窑等都有烧造,定窑所烧的绿釉被称为“绿定”,弥足珍贵。金代扒村窑和元代磁州窑都有绿釉釉下彩褐彩的制作。元代景德镇在优质的瓷胎上烧制成了孔雀绿釉釉下青花的新品种。明代的绿釉以孔雀绿色釉为主,早期有呈色似瓜皮的“瓜皮绿”,永乐年间有淡绿色釉。另据《南窑笔记》记载:“法蓝、法翠二色旧时为成化窑有,最佳。”这说明孔雀绿翡翠绿釉在明成化年间的烧制成功。

陶瓷的釉面是千年来瓷器艺人一代又一代的积累,是他们用双手、智慧、汗水甚至生命浇灌煅烧而成,且永恒不变。孔雀绿釉是一种以氧化铜为主要呈色剂的中温颜色釉,宛如孔雀羽毛般雅丽青翠而得名,亦称“法绿釉”、“翡翠釉”、“吉翠釉”。景德镇窑从元代开始烧造孔雀绿釉瓷器,孔雀绿釉的出现,突破了中国传统低温绿釉的那种深沉的青绿色调,以其明翠雅丽的特点,而成为中国绿釉瓷中的珍贵品种。传说孔雀绿就像一位身穿美丽衣裳,在焰火中跳着孔雀舞幻化而成一样传神和美丽。

孔雀绿釉的特点是釉光清澈明亮、呈浓郁的蓝绿色,玻璃质感强,釉下满开极细的碎片纹。它属于西亚地区的传统釉色,因唐宋时期的商贸往来, 其原料、技术、制品被带入中原,并在北方民窑中陆续制作,至今仍可见到内蒙古博物馆中绘画精美的“翠蓝黑花”陶瓷器存世。明成化时,景德镇开始在瓷器上摩烧单一的孔雀绿釉。清人佚名著《南窑笔记》曰:“法蓝、法翠二色,旧惟成窑有,翡翠最佳。”但从传世品和出土物看,宣德时已有烧造,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各朝均延续烧造。若论成色之佳,则首推正德时产品。

此藏品为明成化孔雀绿釉龙纹压手杯,高:3.5cm,口径:8.2cm,底径:4.8cm。古朴稳健,施釉较薄,色泽均匀,鲜明亮丽,釉内有细碎片纹,为名贵珍稀的品种。孔雀绿釉最早见于宋磁州窑,至明代才真正烧制成功,清康熙朝盛极一时,乾隆后已不为多见。此器非常珍罕,其收藏价值也是非常高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