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精品推介】粉彩花卉纹撇口瓶

2018/09/06102 作者:佚名
导读:粉彩瓷器工艺作为中国瓷器工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造型、技法、纹饰,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造型多变、装饰题材丰富,技艺精湛,花纹立体感强。融汇中国工笔重彩的构图与技法,线条工细流畅,色彩丰富鲜艳,形象极其生动,在中国瓷坛上

粉彩瓷器工艺作为中国瓷器工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造型、技法、纹饰,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造型多变、装饰题材丰富,技艺精湛,花纹立体感强。融汇中国工笔重彩的构图与技法,线条工细流畅,色彩丰富鲜艳,形象极其生动,在中国瓷坛上演绎着别样美,令后人回味无穷。

嘉庆朝彩瓷以粉彩为主流,陈设器、文房用具、日用器皿以及五供(由两件香罐、两件花抓及一件香炉组成)和法器等都属常见。嘉庆早期的粉彩还有乾隆朝的特点,比较精细,既有“百花不露地”的,也有彩地轧道开光的。“百花不露地”相当精细,个别的甚至是“金地百花”;彩地轧道开光品种的不如乾隆时的精细规整,所绘纹饰有的也显呆滞。嘉庆粉彩瓷常见纹饰有花卉、八宝、云龙、罗汉、婴戏、石榴等。器型有瓶、笔筒、洗、盘、碗、茶壶、戟耳瓶等。粉彩器中有部分器物的内壁和底部施豆瓣绿釉,压凤尾纹粉彩器则仍多见各种色地,如黄、红、绿等。

总的来说,嘉庆朝粉彩的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官窑器中的粉彩开光器为多见;二是继承乾隆制作的压凤尾纹(即轧道工艺)粉彩仍属多见;三是万花堆、百花图画面的器物十分突出;四是在碗类器上也出现了山川风景画;五是碗、盘之类器物的图案以花卉、花果为多,特别突出的是过枝癞瓜的图案,象征着瓜瓞绵绵的吉祥之意。

近日深圳永乐有幸一对嘉庆时期的粉彩花卉纹撇口瓶,口径:14.5cm 高:39cm 底径:13.6cm,撇口,长颈,丰肩,长腹,高圈足,底足落款大清嘉庆年制。瓶身以粉彩绘花鸟纹,绘画益臻精妙,设色丰富华美,色阶层次清晰。纹饰描绘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花鸟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精微处,丝毫不爽;豪放处,生动活泼。保存完整,十分难得,为大清中晚期官窑之精品。

嘉庆官窑瓷器的款识的书风与乾隆时期相似,所见有青花、红彩、金彩及刻款,多为六字三行,以篆书为主,结体工整严谨,无边框;楷书则较为少见,所见有单方框四字红彩款,也有六字三行并环以双圈;-行排开的款识,多落款在器物的口沿外部或腰腹间。

《陶雅》一书有云: “(清代)中叶以后,深厚故不如康熙,美丽也不及雍正,惟以不惜工本之故,犹足以容与中流。嘉(庆)、道(光)以降,画工、彩料直愈趋愈下,而极精之品,犹自有不可埋没处。”虽说嘉庆时期的粉彩不如前朝精细,但是也不乏精品之作,同样在收藏市场倍受青睐,极具收藏投资价值。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