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执着于镁合金的研究和应用,在科学道路上孜孜不倦;他数十年来潜心攻克材料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创新,为我国镁合金发展事业浓墨重彩;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成就着属于中国原始性创新的“镁梦”。
他,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镁及镁合金技术委员会”主席、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现任重庆市科协主席、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首任院长、重庆大学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2017年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潘复生教授。
不负青春年华 勇攀科学高峰
回顾这位 60 后院士的成长历程,“科学”宛如一条长 长的“追梦”之路,贯穿他的每一个“黄金时代”。少年 时期的潘复生经过刻苦学习,考入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粉末冶金专业。合肥工业大学的斛兵塘,是这所学校的文化符号之一,体现出勤劳和智慧的历史风韵,在这里他夜以继日,焚膏继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在毕业时被 授予优秀毕业生称号。
大学本科毕业后,他赴重庆大学冶金及材料工程系在丁培道教授指导下攻读研究生,重庆大学钟塔浑厚的钟声回响在他的耳畔,也涤荡了他那颗迫切的求知之心。作为重庆大学的一道历史风景,钟塔之地见证了重庆大学发展的历史,也见证了潘复生的不断成长,谁能想到,重庆大学钟塔一天三响的钟声也将会伴随他日后的几十年,年年岁岁伴随在他的科研之路上,为他指引前进的方向。
后来,潘复生赴西北工业大学在康沫狂教授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短短几年在国际著名刊物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学习和工作期间,潘复生先后留学英国牛津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英国玛丽皇后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 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名校的熏陶又进一步开拓了他的视野。作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的先进代表,回国时多次受到了中央主要领导的接见,《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对潘复生的工作均进行了报道。数年的求学之路,为他“镁梦”的最终实现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工作后的潘复生院士任教于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在这里,他凭着自己对科学的无限热爱努力在镁合金领域做到最好,超脱名利的束缚,践行着宝贵的科学精神,锻造着属于中国的“镁梦”。
潘复生自步入科研行业始,就坚守合金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在他认为,勤奋和踏实是实现梦想的铺路石,在科学的道路上,潘复生不畏艰难,矢志不渝,始终遵从着心 底的梦想,攻克着一个又一个难关,渐渐地,一步一个脚印, 他的努力,得到了学术界同行们的广泛认同。
他常常是实验室走得最晚的一个人,晚上十二点离开对他来说已经是很奢侈的事,在这件事情上,家庭也给予了他很大的支持。28岁他就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并作为第一届和第二 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的23位科学家之一,与白春礼、谢和平等院士一起列入了由中组部、人事部和中国科协组织编写的《未来世纪的巨子》一书;他30岁就破格晋升为重庆大学教授,成为当时学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35 岁, 他就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最年轻的成员。
坚守科研一线 执着成就“镁梦”
镁是一种非常活跃的金属元素,比强度高、功能特性好、 自然储量惊人,也是目前实用金属中最轻的金属,材料轻量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因此,镁合金的发展对我国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早在上世纪初期, 世界多国科研工作者就开始对镁及镁合金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在航空、汽车制造等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镁合金也有本质性的缺陷和难点,如金牌号短缺、制造技术难、开发成本高等因素,必须在产业应用前一个个攻克, 这些问题也使镁合金的实用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利用。
潜心追寻“镁梦”就是潘复生的成长逐梦,投身科研,潘复生院士始终坚持在科学的第一线,他提出的“材料制备与加工过程中的第二相控制理论工程化应用”、“固溶 强化增塑”、“新型非对称加工技术”等促进了我国材料科学特别是镁合金事业的发展,他早期的高速钢纳米级第 二相清晰照片一经公布,就引来的同行的连声赞叹,近期“固溶强化增塑”、“新型非对称加工技术”等新思路的应用又成功发展了一批新合金和新技术。
二十多年来,潘复生和他的团队潜心于镁合金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曾获国家技 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16项, 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自1987年参加工作开始,潘复生先后主持和参加多个 国家级重要项目 , 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轻合金工程事业的发展,在他和国内同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镁梦”已 走到了世界的舞台中间,中国已成为世界镁产业大国和镁合金大国,因此,潘复生院士连续担任了4届国际镁合金大会主席,并应邀担任了欧洲材料大会的合作主席和世界材料峰会圆桌会议主席,还兼任了Elsevier出版社《镁合金学报》国际刊物主编。
他带领团队积极参加国外合作,接轨国际,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镁合金产业“引进来”“走出去”,推动了我国镁合金合金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相关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潘复生还先后成为俄罗斯矿业科学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荣誉教授等。
2016年,经过德、英、日、法等多个会员国投票,潘复生正式担任ISO国际标准化组织镁及镁合金技术委员会主席, 任期6年,这是国际组织对中国镁合金产业地位的高度认可, 同时也是对他在这一领域内所做贡献的高度肯定。
心系国家发展 独具科教慧眼
除了在镁合金方面的成就,潘复生在铝合金、工具钢、复合材料、稀土和复合矿综合利用、薄带铸轧等方面均有很大的贡献,同时,他以责任担当、科学精神、教书育人等人格魅力和优秀品质而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
八九十年代时还尚无地方综合性科学院,潘复生就知难而进担任了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第一任院长,目前,该院的改革创新已走到全国地方科学院的前列,助力了重庆市创新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为建设西部创新中心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自1987年参加工作开始,在先后主持和参加多个国家级重要项目,著书立说,启迪后者,就成为潘复生传播科学精神、感悟科学的力量的良好途径,他用笔体现他 的责任和使命。他所编著文章书籍涵盖内容广泛,语言精练极富感染力,其中《高性能变形镁合金及其加工技术》《铝箔材料》《轻合金材料新技术》等多部书籍已成为该领域的必读书目,同时,他也是大学生启蒙科普读物《大学科普杂志》的科学顾问,也是科学出版社出版《大学科普丛书》 (第一辑)的主编。
潘复生是重庆大学材料学院走出的第一位院士,在重庆大学任教的几十年间,他始终兢兢业业,把自己所学知识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学生们,立志让更多人投身到科学研究领域中来,在重庆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的他,一直受到学生们的敬爱,被认为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好老师。潘复生院士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和对科学的无限敬畏之情感染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吸引了无数人投身到科学建设中来,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强大的人才力量。
在一次国际新材料发展论坛上,潘复生院士饱含感触地说,近几十年来,我国的镁应用量显著增加,不仅稳居世界产镁大国,出口大国,还成为了深加工大国和世界消费大国,从自身发展来说,无论是合金开发、深加工都有重要进展。
近年来我国镁企业的发展和产业技术化的推进已卓有成效,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中国的镁合金事业的发展一定能够高速推进,朝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怀揣 科学的敬畏之情,潘复生院士对镁合金的研究和发展始终 充满着深情和实感!
后记:感悟科学思想 传承院士精神
科学的力量是无穷的,科学的精神,也需要我们每一个去传承和发展,在浩瀚广阔的科学世界中,潘复生院士像一颗发光的行星,永不停止运转,低调、不为人注意但闪耀着他独特的光芒。
科学的道路并不平坦,而潘复生院士凭着他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对科学执着的坚守不断前行,勇往直前,他对科学研究本身的热爱超过了其所能带给他的名和利的热爱,院士这个称号,是对他过去工作的最好肯定, 也是他今后工作的新起点。他用实际行动传承和践行着科学精神,向大家展示了当代中国科学工作者的美好风貌。
来源:《大学科普》杂志
作者:凌晓明 刘畅
单位: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陕镁V言编辑报道
Mg
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首先对原创作者表示感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角度不代表“陕镁V言”平台立场,仅作交流信息所用,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经核实后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