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专访」她,关注泸遵高铁、渝赤高速,带着竹编上全国“两会”——访全国人大代表、赤水竹编工艺传承人杨昌芹

2018/09/06211 作者:佚名
导读:一根慈竹,一缕竹丝,一双巧手,一件鲜活生动的工艺品。 杨昌芹,90后、苗族姑娘、非遗传承人、致富带头人、全国人大代表,她传承和发扬了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也带动了赤水竹农通过赤水竹编脱贫致富奔小康。 与赤水竹编结缘 杨昌芹出

一根慈竹,一缕竹丝,一双巧手,一件鲜活生动的工艺品。

杨昌芹,90后、苗族姑娘、非遗传承人、致富带头人、全国人大代表,她传承和发扬了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也带动了赤水竹农通过赤水竹编脱贫致富奔小康。

与赤水竹编结缘

杨昌芹出生在贵州印江,在来赤水学习竹编前,对竹编的印象停留在编背篓、簸箕上。2007年,杨昌芹作为印江民族职业学校的10名学生代表之一,到赤水学习竹编工艺。学习期结束后,杨昌芹主动留下来,跟随贵州竹编工艺创始人、贵州省竹编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兰深入学习平面竹编技艺。从此,这个印江姑娘就在赤水扎下了根。

“没有见过那么精美的竹编,因为太喜欢竹编了,所有我就留了下来。”杨昌芹说。

竹编是一项较复杂的工艺技术。一件成品,要经过20多道工序:选竹、刮青、破竹、起篾、染色、煮篾、拉丝、编制等等。要把竹片处理成晶莹透明、细如头发、比纸片还薄的精细竹丝,再精心编织,最后装裱。

在赤水学习期间,杨昌芹只要一坐上凳子,通常就是一整天。每天重复着枯燥的程序,特别地难熬。但凭着一股执爱,杨昌芹不仅克服了种种困难,还做得有滋有味,很快便掌握了一个个复杂的工艺要领,竹编工艺技术突飞猛进。

创新竹编工艺

随着手艺的精进,杨昌芹发现专攻平面竹编工艺太单一,与市场的需求有一定距离。

她说:“很多老手艺现在年轻人基本不会做了,这些手艺丢了可惜。一项手工艺,要发展传承下去,必须回归生活、回归自然,要和实用、美学结合在一起,符合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和审美情趣才行。”

杨昌芹开始尝试探索各类竹编工艺,完成的竹编半成品堆满了屋子:“家里人笑话我,说我编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没有什么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杨昌芹终于在赤水原有的平面竹编基础上,探索创新出一系列立体精细竹编工艺。那时,立体精细竹编在全贵州都是少有的竹编新手艺。

当竹编与生活实用器相结合,传统手艺与现代审美碰撞,赋予了竹编这项传统技艺新的生命,让大众对竹编工艺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她首创的立体精细竹编工艺品也打开了销售市场的大门。

带动竹农发展

2012年,在当地党委政府帮助下,杨昌芹获得了创业贴息贷款,成立了赤水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并申请了国内、国际商标。自己的一个小加工作坊发展到公司化运营。竹编制作、销售有了更加规范的管理,公司订单不断,业绩越来越好,带动十多人就业,年营业额达到300多万元。

公司做起来了,杨昌芹没有忘记赤水的竹农。买竹材给竹农的价钱也远比市场上价高。“一根慈竹的市场价格大约3元左右,我给竹农的价钱是20元一根,而且只要中间部分,头和尾他们还可以拿去卖竹原料。”杨昌芹说。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竹编、喜爱竹编、受益竹编,让赤水的20万竹农从“扛着竹子奔小康”到“编着竹子来致富”。杨昌芹义务开展竹编培训,近千名贫困群众先后来参加培训。

“近几年,赤水旅游越做越红火,竹编作为赤水特色工艺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大,把更多的人培训出来,让他们也能通过竹编走上旅游路,吃上旅游饭,过上好日子,这就是我的最大心愿。”杨昌芹说。

靠着学到的竹编手艺,一些贫困群众也走出了生活困境,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在杨昌芹公司里的员工工资一个月最高可拿到7000元左右,最少也能拿3000元左右。

杨昌芹还义务帮周边的群众接一些订单,这些订单要求的工艺不高,但是量大,让周边的群众获益不少。“只要群众肯学肯干,我就愿意教,尽管再累,我也愿意帮他们接单子。”

带着竹编上全国“两会”

在今年召开的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杨昌芹光荣地当选为贵州省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杨昌芹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是赤水人民、全省人民对我的信任,我倍感光荣而自豪。我一定不负大家的重托,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反映好人民群众的心声。我要一如既往地传承好竹编手艺,让传统的手工艺能发扬下去,让更多的群众能靠着这门手艺脱贫致富。”

全国“两会”开幕在即,杨昌芹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她认真开展调研,收集听取社情民意。2月27日,杨昌芹从赤水出发到贵阳,与贵州代表团一起赴京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她说:“我打算提两个建议,一是建议尽快启动遵义到泸州的高铁和赤水到重庆的高速公路建设。这两条路涉及川、渝、黔三省,修通后,人们的出行会更方便,赤水的发展也会更好。二是我将把赤水竹编带到会上,让更多的人了解赤水竹编工艺,探索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好竹编工艺这项非物资文化遗产。”

【杨昌芹的竹编工艺品】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