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漫谈:明代家具之轿箱考略

2018/09/0681 作者:佚名
导读:明清家具艺术形式优雅、工艺绝伦,时至今日依然受到世人的关注和钟爱。明清家具的箱匣类器具中有一个数量稀少的品种,它就是轿箱。轿箱一般认为是乘轿时使用的存放重要物品的器具,其形式总体上异于一般的箱体,显得既小巧又别致。 制作轿箱的材料多为硬

明清家具艺术形式优雅、工艺绝伦,时至今日依然受到世人的关注和钟爱。明清家具的箱匣类器具中有一个数量稀少的品种,它就是轿箱。轿箱一般认为是乘轿时使用的存放重要物品的器具,其形式总体上异于一般的箱体,显得既小巧又别致。

制作轿箱的材料多为硬木,传世硬木实物又以黄花梨木居多,现试举几例。

明代黄花梨轿箱,香港嘉木堂藏。长75、宽19、高14厘米。

明末清初黄花梨轿箱,长75、深17、高14厘米。

明晚期黄花梨枕形轿箱,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长59、宽14、高13厘米。

明晚期黄花梨轿箱,攻玉山房藏。长75、宽17、高14厘米。

明末清初黑漆嵌螺钿山水人物纹轿箱,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长78、宽20、高14厘米。

清代黄花梨轿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藏。长77、宽17、高14厘米。

清初黄花梨拱面轿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藏。长52、宽14、高12厘米。

清代鸡翅木轿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藏。长74、宽18、高15厘米。

由上述实物可以看出,明清之际的轿箱已经基本形成相对固定的形式。通常长70厘米左右,宽约20厘米。轿箱内部结构大同小异。轿箱之间的区别除了大小以外,主要表现在面叶的变化上,面叶形状是最富于创新的部位。与面叶配合的拍子形制则变化不大,以如意云头形居多。

明清之际与轿箱功能相似的器具还有其他一些形式。

明代瘿木箱,故宫博物院藏。长37、宽21、高14厘米。

明末清初黄花梨枕头箱,长52、宽17、高15厘米。

清初黄花梨卷棚顶小匣,长31、宽16、高8厘米,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藏。

清代彩漆戗金双马图长方盒,故宫博物院藏。长26、宽7、高5厘米。

从这些箱匣实物可以看出,它们与轿箱有诸多的共性,尤其是面叶的结构及装饰手法,二者形式基本如出一辙。

轿箱底部两个对称的缺口是为了搭载时便于卡放在轿上的专门设计。轿子左右对称,有两个平行的轿杠。先秦至唐代,古代的轿基本沿袭舆的形式,形式多变。宋代以后,轿子的形式才基本固定下来,轿身基本呈长方形,轿内放置高脚椅座,乘轿者由席地而座完全改为垂足而坐。

宋代以后相对固定的轿子形制为轿箱产生创造了条件。在清院本的《清明上河图》一个乘轿送别的场面里可以看到轿箱的形象,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轿与轿箱的对应关系。

轿的穿杠方式至少有两种,一种是在轿两侧有短枨和立柱接合而构成的方孔,轿杠在方孔处从轿内穿过以承托抬轿,有的还备有高低不同的多个穿孔以调节离地高度,是为内穿杠;另一种是轿杠位于轿箱外部两侧,以金属构件或木构进行加固以承托抬轿,是为外穿杠。轿箱盖基本为平顶,虽窄小但却是一个很规整的平面,类似条几的功能,可以随时供人批写或凭倚休憩。传世的一件明代三彩陶轿子明器,表现了外穿杠内置轿箱的情况,其箱体就位于轿内扶手上,卡在轿门位置,这个实例可以作为考察轿箱功能的旁证之一。

明代 三彩陶轿子

不同时代的人们在用轿作代步工具时还是在有意识地改造和完善它,比如为了适应季节变化有凉轿和暖轿之分,冬季天寒时还会在轿内放置火盆来取暖,另外还有在轿内放置轿瓶及其他一些用具等。轿箱小巧但结构并不简单,其内部根据空间和用途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大件、小件都能在箱内合理安放,查找起来十分方便,这样的功能与后世常用的公文包具有极强的共性,说前者是后者的雏形并不为过。

原文作者:王月前

文章来源:《收藏家》2015年2月刊《轿箱考略》

《收藏家》官方授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