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用玉制度
玉器的发展进程与人类社会同步。从远古到近现代,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进步发展的,这种进步也同时带动了社会方方面面趋于完善,西周玉器的发展比商代玉器更完美。引领玉器在西周进一步走向完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其重要性是确立宗法制,创立典章制度,颁布礼仪法规,使中国走上礼仪和法制国家的道路。
01西周 凤纹玉琮
高5.5厘米。陕西长安张家坡170号墓出土。虽然玉琮出现的年代远远早于周代,但从礼仪制度上规定玉琮作为祭祀天地四方“六器”之一,始于周代。目前考古发现的西周玉琮并不多,部分还可能是齐家文化的玉琮在周代继续使用,至少是沿袭齐家玉琮风格,因而西周玉琮多数是素面琮。此玉琮外呈方形,内有圆孔,两端有短射。在琮外突的四面上,阴刻形象一致的凤鸟纹,呈现出西周玉器典型的雕刻技艺、凤鸟形象。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发动了“武王革命”,推翻殷纣王的残暴统治,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直到幽王,共传11世12王,历时260多年。因镐京在洛邑的西面,故称西周。
西周玉器在两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渐趋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西周从商代那里获得大批奴隶玉匠及玉器,为西周玉器发展奠定了基础。西周玉器有一部分是继承先周传统,但从商朝那里获得了大批商代手工业奴隶及大量商代玉器,其中不乏琢玉名匠。鉴于淫酒商亡的历史教训,周代社会实行禁酒令,对饮酒者格杀勿论,唯对手工业奴隶违禁者免除。据文献记载,周武王俘商旧玉共“亿有百万”,清代学者校为“一万四千”,均可说明周从商获得的玉器数量是相当多的。西周皇室获得商代旧玉,亦为西周玉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同时也说明了早周玉器接近晚商玉器风格的原因。
02西周 龙纹玉璧
直径15.6厘米。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西周玉璧与玉琮同样少,这与文献记载有很大的出入,部分原因可能是当时为祭祀天地建造了规模更大的方形、圆形建筑,以替代玉琮、玉璧。此玉璧扁玉圆形,中穿圆孔,两面通体饰纹,纹样相同,均饰有两条蟠卷的龙纹,均衡布局,龙首靠外缘,龙躯盘转,尖尾收于内,结构严谨,图像精美,用双勾技法雕刻,精美绝伦,为目前所见唯一考古出土品,对鉴定西周玉璧具有典范意义。
在西周手工业方面,设立琢磨玉器的专门工种,促进了西周玉器的专门化生产。虽然琢玉从制石或其他手工业独立出来,出现很早,但从政治制度上对琢玉行业给予独立的地位,并加以法律规定,应从西周开始。《考工记》载,西周手工业分工很细,当时六大手工业行业有工种30个,其中“刮摩之工”(雕工)就有“玉人”等五种。西周不仅皇室有琢玉工场,连分封诸侯国也有自己的玉作业。各地玉器的广泛琢制,共同繁荣了西周玉器。
西周既有专门的琢玉工场,也有专门的管理用玉的机构及官员。这些机构的设立,使西周玉器更具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周礼》规定,“玉府”是西周直接为王权政治服务的专职管玉、用玉机构,隶属于天官,是天官的一个下属机构,内有各种官员78人,其中还有明确分工。“玉府”的管理范围相当广,仅管理的玉器就有礼器、瑞器、丧葬器、服饰器和符节器等。
03西周 凤纹玉圭
长13.6厘米。山东济阳刘台子征集。青绿玉质,色泽典雅,局部带褐色沁泽。扁平长条形,顶端和两侧有对称的扉牙装饰,下端由两面斜磨成刃。两面饰纹,纹样相同,皆以双勾线勾勒法琢磨直立凤鸟纹,凤鸟上下排列,姿态优美,工艺精细,是同类玉器中的精品。此玉圭原定为玉刀,类似玉器也有学者定为柄形玉器,在西周玉器中占有一定比例。笔者以为,饰龙凤纹的扁平长条形玉器,应是西周玉圭之一。
西周另一个主管玉器的机构是“典瑞”,隶属于春宫,专门管理瑞玉和礼仪玉。按《周礼》记载,“典瑞”中有17个管玉人员,他们负责王公大臣所执的瑞玉及礼仪玉的保管、提用、发放等。“典瑞”与“玉府”的区别,在于它们分管的玉器属于不同的性质和用途。当时两者有明确的分工,即法度之玉“典瑞”掌之,良货贿之玉“玉府”掌之。
西周玉器趋于完善的另一个因素,是君臣的道德品行开始与和田玉联系在一起,加速了西周用玉制度的完善。据《竹书纪年》载,周穆王于公元前998年,曾至产和田玉的昆仑山。又据《穆天子传》,周穆王到昆仑山后,攻其玉石,取玉版三车,戴玉万只。明高濂《遵生八笺》记载“上古用玉,珍重似不敢亵”。西周和田玉的采掘和用玉的广泛,使人们把和田玉当作修身的标准和个人的品德象征,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德含义的特殊物品,为东周玉器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4西周 龙凤纹玉圭
长10.3厘米。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由于埋藏于红土层,加上常年以朱砂为伴,玉质沁色呈褐色,本色反而不易见。器呈扁平长条形, 一端出尖首,另三边缘出扉棱,均匀排列,富有韵律美。双面饰纹,纹样相同,均双线勾勒凤鸟纹和龙纹,凤鸟在上,龙在下面,构图颇为奇异。出土时位于墓主的腹部,当为礼仪用玉。此玉器形状比较特殊,琢磨又非常精致,应是周代礼仪玉圭之一。
明等级的瑞玉
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从周天子到诸侯王及及卿士,权力、土地和人民一级一级分配到这些统治者手中,由此可见西周的等级制度更加森严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普天之下的土地和臣民,都归在周天子的名下。周武王逝世后,商代遗民曾发动叛乱,武王之弟周公大举东征,灭了50多个小国,征服了商朝在东方的残余势力,西周的势力扩张到整个黄河流域。为了便于巩固周朝的统治,加强管理,也为了权力利益的分配,周公将新征服的土地与人民分封给同姓和异姓的贵族,即所谓“授民与授疆土”。文王、武王和周公的儿子们和其他同姓的人多受封为大小诸侯,封地在今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湖北等省境内。据古史记载,周公共封了71个诸侯,此外还有许多小国被西周征服,以附属国的名义服从西周的命令并向周王纳贡赋。西周的宗法制度确立了长子的继承权。在西周,贵族的政治地位和财产由嫡出的长子继承。已经继承父亲政治地位和财产的长子称为宗子。周王是天下的宗子,诸侯是一国的宗子,大夫是一家的宗子。
05西周 人首神兽纹玉戈
长36.2厘米。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商代大量出现的玉戈,至西周时期较为少见,可能也是周代崇文精神的具体体现。晋侯墓出土多件玉戈,有的可能是商代遗物,更多的是西周玉戈,形态、装饰颇具特色。此玉戈长援起脊,两边有棱脊。内(柄)部两边出扉牙,双面以精细阴线纹勾勒人首神兽纹,人首在上,神兽在下,结构严谨,精在形制,美在装饰,神在纹样,为西周早期罕见玉戈精品。
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度,对西周的玉器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除对玉器采取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外,还对玉器的使用等级等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西周由于分封制需要,对玉器进一步加以调整,使之系列化和规范化,正如考古学家郭宝钧先生云:“既联合璧琮冲牙组为杂佩,复抽绎玉之属性,赋予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排比玉之尺寸,赋以等级思想而政治化;分别上下四方,赋以五行思想而迷信化。”
06西周 龙纹玉璜
长15.8厘米。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若问西周装饰玉哪一种玉器最多,可能是玉璜最多,晋侯墓地63号墓一套由204件玉器组成的玉组佩,玉璜竟有45件。玉组佩中的玉璜,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同时也是西周用玉制度之一。此玉璜是晋侯墓地63号墓豪华玉组佩众多玉璜中的一件,以双勾线带斜坡的技法形成浅浮雕效果,琢磨四龙交结纹,龙尾交连,双龙首上昂,一为龙首,另一为龙身人首,图样神秘、精细。
由于分封制度的需要,周代的用玉制度在《周礼》中规定得很明确。按当时制度,王、公、侯、伯、子、男用圭、璧“六瑞”玉器。王、公、侯、伯、子、男所执的玉圭、玉璧,依爵位的高低而有别,名称不同,大小不同,形式不同,等级森严。
物随人贵。周代镇圭、桓圭、信圭、躬圭,代表君臣之间不同的等级,其玉圭实物的等级之差,除名称不同外,还表现在尺寸大小上。《周礼·冬官·考工记》载:“玉人之事: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可能是五寸之误),谓之躬圭,伯守之。”周代玉人治玉圭,按礼制标准化生产,天子镇圭最大,超过一尺。诸侯所执之圭,均不能大于天子之圭。桓圭、信圭、躬圭与镇圭在皇室统一琢制,天子向各贵公和各路诸侯封爵时,将玉圭连同土地、人民一起赏赐,带有任命的性质,故称“命圭”。《论语》云:“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
07西周 凤纹玉璜
长8.7厘米。陕西长安张家坡273号墓出土。西周玉璜装饰技艺多样,装饰纹样同样多彩,既有龙纹、凤鸟纹、龙凤纹、人首纹、龙身人首纹等,当然也有级别较低的素面玉璜。此玉璜透闪石软石质地,豆青色泽,外边缘呈浅褐色,似留皮。形似半环,两面饰纹相同,主体纹样为一引吭高鸣的凤鸟。璜两端各琢一龙首,一端龙首不完整,似有缺损。以双勾阴线出斜面的技艺琢磨成画,典型西周纹样装饰风格。
西周的分封等级制,亦体现在玉材的使用方面。《周礼·考工记》又载,“天子用全”,即天子在行礼时用纯玉佩;“上公用珑”,即上公一等使用“四玉一石”的玉佩;“侯用瓒”,即侯一等在行礼时佩戴“三玉两石”的玉佩;“伯用将”,即伯一等行礼时用玉、石各半的佩饰。这就是说,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用玉制度,不仅体现在命圭的大小尺寸上,也体现在行礼时佩戴玉组佩的材料上。考古出土的西周时期的玉石相杂的玉组佩,应是天子以下级别较低官员佩挂的玉组佩(因不用全玉,也称玉杂佩)。
西周分封制对玉器的影响,还反映在穿系玉的丝织线绳材料色泽上。《礼记·玉藻》载:“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佩,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瓀玫而温组绶。”大意是说,天子、公侯、大夫、世子、一般人士佩服玉佩时,要用不同色泽的丝绳穿挂。
08西周 玉玦
直径4.9厘米。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新石器时代流行的玉玦,至周代又复兴,有三种基本形式:一为蜷体龙形玦,二为成对扁平C形玦,三为单件改制C形玦。此玉玦玉质精美,形态规矩,但从纹样布局看,是利用扁平凤鸟纹玉器改制而成,同时尽可能保留了部分主题纹样。西周时期的玉玦,除用作耳饰外,更多的可能用于佩挂,晋侯墓地8号、92号墓,发现带成对玉玦的玉组佩,表明西周玉玦也用于佩挂。
丧葬玉的单列
所谓丧葬玉,是指专为丧葬特制的玉器,用以殓尸之目的。
从玉器用途考察,最早出现的是装饰玉。人们在长期寻找石料制作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了质地致密、光泽宜人、有透明度的美石,这就是后人称作的“玉”。玉不仅美丽,而且来之不易,长期侵蚀或盘玩,色泽会随之发生各种变化,具神秘感,故又用作礼仪玉。用玉作丧葬,应是较后的一种用途,只有人们认识了玉石不易腐蚀变质后才会出现丧葬的特殊用途。西周以前的玉器,主要为装饰玉、礼仪玉和用具玉。墓葬出土的玉器,大多数是生前用玉,死后才用于陪葬。西周以前虽也出现过一些含在口中的丧葬玉,但数量很少,有的生前还佩戴过,因有可穿挂的孔。严格意义的丧葬玉,是从西周开始的。
09西周 玉龙佩
宽6.5厘米。陕西长安张家坡60号墓出土。龙是中国工艺美术的不朽题材,也是中国玉器的永恒题材,自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出现玉龙以来,玉龙精品不断涌现,特别是蜷体玉龙,更是琳琅满目。此玉龙质地细腻,碧绿色泽,呈C形蜷体状,卷鼻张口,头上出角,背出中脊,两面饰纹,纹样相同,通体饰双勾线鳞片状纹,以示龙衣。龙眼呈鸟形,有别于商代玉器的“臣”字眼。
西周丧葬玉的重要特征,是大量“缀玉面幂”的出现。河南省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一套完整的“缀玉面幂”,选用青玉质构件,有形象的印堂、眉毛、眼、耳、鼻、嘴、腮、下颌、髭须等大小12片,并伴以梯形、长方形、三角形、玦形及不规则形玉片和大小玉环、玉珠组成。从大多数玉构件穿孔看,它们在当时可能是缀饰于织品上面,或用线绳相连结到一起,形成史书中常说的“幂目”形象。
近年在山西省西周晋侯墓地也出土了精美完整的多套“幂目”玉饰,如山西省天马—曲沃62号晋侯邦父墓,墓主人头上的“幂目”,用眉、眼、耳、鼻、口等十分形象的50件玉片组成,是西周诸侯墓出土的结构复杂、玉件众多、形象较佳的“缀玉面幂”。
10西周 玉鹿佩
高5.4厘米。山东滕州前掌大3号墓出土。现在黄河流域并不多见的鹿,在周代有大量出没,不仅在文献上,也在艺术品上,特别是在玉器上得到了生动的再现。此玉鹿驻足回首,圆臀隆起,双角高耸,以剪影技法,表现鹿快速奔跑过程回首顾盼一瞬间的生动形象,为西周时期典型玉鹿形象。从玉鹿的体态、分叉鹿角、足蹄等特征显示,疑似麋鹿的形象。麋鹿曾大量生存于中原地区,周代达到顶盛时期,以后数量逐渐减少。
古代将覆盖于逝者人面上的玉饰称为“幂目”,大多数用一些带孔的玉石片,有的还做成眉、眼、鼻、口形状,并按五官的形象排列,以象征人的脸部。《吕氏春秋·知化》载:“(吴王)夫差将死,曰‘死者如有知也,吾何面以见于子胥于地下’,乃为幂以冒而死。”原来春秋吴王夫差用玉“幂目”敛面,是无脸再见忠臣伍子胥。
形式美的风格
玉器在西周也是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在普天之下用玉、褒玉的情况下,玉的自身价值也得到进一步的肯定与提高。玉器在从上到下受到普遍珍重的氛围中,西周的玉器雕刻工艺变得更加精湛。
由于以前考古资料的贫乏,使我们对西周玉器缺乏全面的认识。通过对陕西省宝鸡市西周贵族墓葬、河南省三门峡市西周虢国贵族墓葬、山西省曲沃天马—曲村一带晋侯贵族墓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精美的西周玉器,总数已有数千件之多。这些宝贵的西周玉器资料,既反映了西周玉器雕刻技艺比商代玉器的进步,又反映出西周玉器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11西周 玉马
残长7.7厘米。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尽管考古发现了大量西周时期的车马坑,但西周玉马发现极少,偶尔所见,多为玉马首,或扁平玉马,圆雕玉马凤毛麟角。此玉马虽形体不大,却是西周时期罕见的立体玉马,作四足并排站立状,背刻鬃毛,身躯粗壮,目视前方,刻划出驯服马的温和。通体以双勾阴线纹表现出马的肌体,婉转柔和。从马的形态和气质看,符合河曲马性情温顺、气质稳静的特征,疑似河曲马。
由于西周对玉石品质及色泽的使用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因此西周时期出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玉石世界。玉有白、青、墨、碧诸色,但西周崇尚白玉,尤其珍褒和田白玉、青白玉。从西周玉器材质反映的玉料产地,除大量使用和田玉外,还可能使用中原地区蓝田、独山等地产玉,同时还较多地使用玛瑙、水晶、绿松石等。西周雕刻使用的贵重玉器,一般多用和田白玉、青白玉琢制。级别较低的玉杂佩,多玉石并用。西周玉石的多样性,既是分封制等级的需要,又是西周琢玉业发达的重要表现。
西周玉器的种类,尽管丧葬玉成套,但品种单一,数量较少,主要是礼仪玉和装饰玉。礼仪玉以琮、璧、璜、戈为主。
西周玉琮饰纹较少,多为四方四面方柱形,四周光素无纹,与早期玉琮四周外壁通体饰纹明显不同。西周玉璜流行的是商代几乎不见的凤鸟纹、双龙首纹玉璜,龙身饰纹不像东周玉璜呈左右对称等距状,而是龙身尾呈相互交结状,显得更加活泼生动。系挂时双龙首向上,与东周玉璜双龙首下垂又不同。
12西周 龙冠玉鹰
高10.3厘米。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鹰是商代玉器比较常见的题材,西周玉器多凤少鹰,因而有学者认为此龙冠玉鹰为商代玉器,笔者认为是西周早期玉器,主要依据有四:一是商代玉鹰多片雕,少圆雕;二是商代玉鹰多戴高冠,少龙冠;三是商代动物双勾线装饰带毛疵,此玉鹰双勾线娴熟流畅,技艺更加精巧;四是商代动物表面双勾阴线装饰多嵌饰“臣字眼”纹,此玉鹰无此纹。故这是一件形态优美的西周早期玉鹰精品。
文献上大量记载的西周玉圭,目前反而不多见,估计是我们还没有认识它。西周流行的一种所饰鸟纹或龙凤纹柄形器、“玉刀”,即可能为西周玉圭,不仅大小适中,雕琢精美,而且有的柄端穿孔,既可系挂,又便于手握。更重要是的,所饰凤鸟纹、龙凤纹,也是西周灭商后华夏族与东夷族逐渐融合的历史见证。因远古华夏族崇龙,商族崇凤。玉圭上画鸟纹,可能表示崇鸟商族已握在周人手中,亦即周人已完全制服了商族的势力。
西周装饰玉中,引人注目的是结构复杂的玉组佩的出现,这是前所未有的玉器新品种,其特点有两个:一是玉器件数量多,三门峡虢国墓地、曲沃晋国墓地出土的玉组佩,有的玉器总数达上百件,较少的玉组佩也在10件左右;二是玉石并用,玉常与玛瑙、石珠、琉璃珠、绿松石珠等相隔出现,符合《周礼》规定天子以下君臣不能使用纯玉佩件的规定。
西周装饰玉中最为生动活泼的是动物玉雕,品种有玉牛、鹿、鱼、虎、兔等。西周动物玉雕,与商代动物玉雕强调装饰性不同,而是写实性强,注重刻画动物的瞬间动态。玉鱼或悠悠摆尾,或跳跃出水。玉鹿头出多角或长角,有的凝眸远眺,有的双耳张开,有的飞速奔跑,有的静坐回首,神态多样,形象肖真。
13西周 双人首龙凤纹玉佩
高6.8厘米。陕西长安张家坡157号墓出土。从石家河文化开始的玉雕人像,至西周时期有关人题材的玉器逐渐多起来,形式多样,或阴刻人首纹,或圆雕人形体,或人首龙凤复合形。此玉佩饰,青白玉质,晶莹鲜润,保存完美。略呈扁平长方形,双面饰纹,以镂空、阴线技法雕刻一凤、双人、三龙形象,主体纹样是双龙一凤高抬大人,附属纹样是小龙抬小人形象,构图诡密,想象力丰富,为西周人物主题玉雕精品。
比较能反映西周玉器雕刻水平的,要推龙凤纹人物玉饰,这是西周玉雕技艺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些龙凤人物玉雕艺术作品,集圆雕、透雕、浮雕、镂空、阴刻等多种技艺于一炉,所饰花纹精细流畅,所雕图像玲珑剔透,所表达的主题寓意深刻,反映出西周时期华夏崇龙部族与商代东夷崇凤部族逐渐融合的过程,并可能还有周天子已牢牢控制天下大局之意,表达的思想内容比龙凤纹柄形器、“玉刀”更深刻。
西周玉器装饰花纹也非常有特点。西周早期基本上沿用商代的双钩阴线装饰法,至西周中期形成独特的西周装饰风格。西周玉器在继承殷商玉器双线勾勒技艺的同时,独创一面坡粗线或细阴线镂刻的玉器装饰技法,变商代的两条垂直阴线出阳纹为一条垂直阴线和一条斜坡阴线相交出阳纹,刚柔相济,利用不同的反光和阴影之差,使西周玉器装饰更具立体感和图案美,这在龙纹、鸟纹或兽面纹玉器上大放异彩,获得极佳的艺术效果。
来源:《文物天地》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