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会泽土陶:因为够土,所以能煮出故乡的味道

2018/09/0663 作者:佚名
导读:会泽土陶技艺,已传承了300多年。在会泽厚重的铜商历史文中下,几经变迁,如今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破茧成蝶。会泽人秉承土陶工艺,在技艺中探索找寻土陶新的发展之路,谋一次华丽的转身。 很多人对它有些陌生 很多人知道会泽的斑铜、铸币工艺,说起土陶技

会泽土陶技艺,已传承了300多年。在会泽厚重的铜商历史文中下,几经变迁,如今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破茧成蝶。会泽人秉承土陶工艺,在技艺中探索找寻土陶新的发展之路,谋一次华丽的转身。

很多人对它有些陌生

很多人知道会泽的斑铜、铸币工艺,说起土陶技艺或许有些陌生。

据记载,会泽土陶出自会泽城郊彝家山寨挖泥寨,其创始人“砂锅邓”并不是本地人。明清时期,东川府(今会泽)成为滇铜额定京运之地,湖广、江南等十省八府大批政商官贾到东川府办矿经商。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湖南宝庆府(今邵阳地区)人邓伯生随商来此,因矿山冶炼需要耐高温的陶制铅罐,经寻访发现挖泥寨土质优良,是烧陶的上乘原料,便率先举火试制,大获成功。

整理土陶器皿

从此,他与当地彝民朝夕相处,感情渐深,便将制陶工艺传给赵、李、尚三姓彝民,以后又有钱、苏二姓也掌握了制陶工艺。

在实践中,挖泥寨土陶的生产流程、工艺技术逐步改进,又烧制出砂锅、茶罐、盆等。这些质量上乘的陶品逐步走俏市场,连川、黔商人也前来大批收购。挖泥寨因此名噪一时,邓伯生也被尊称为“砂锅邓”。

1979年挖泥寨土陶民间生产恢复,有牛尾窑6座。随后几年,重操旧业的家庭作坊雨后春笋般展现勃勃生机,做陶烧窑男女齐上阵。至2005年,陶窑达60多座,开发了茶盅、花瓶、花盆等几十种土陶系列产品,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部分产品还打入国际市场。

近年来,因作坊式生产适应不了市场需求,流通渠道不畅,传承地很多年轻人对土陶兴趣不浓,会泽土陶技艺又一次经历发展瓶颈,曾一度濒临失传边缘。

因为“土到家”而大受欢迎

会泽土陶原料为挖泥寨特有的高岭土,土砂成分适中,产品耐高温,耐酸碱,易透气,无毒无害。砂锅煮米炖肉味道醇厚;茶罐炕茶清香扑鼻;贮藏食品茶叶不易变质。

土陶制品晾干待烧

即使是现代厨具茶具日新月异的今天,会泽土陶砂锅、炕茶罐、储茶罐、茶壶、五梅花香料瓶等依然未退出现代家庭舞台,反而因其“土到家”而大受欢迎。

制陶技艺凝聚了当地群众的集体智慧,采土、发酵、糅合、拉坯、刻绘、打磨、晾干、烧制等流程,每个环节都必须一丝不苟;釉水成分、泥沙配比、器型等,各家都有自己的秘方。

储茶罐

这是会泽土陶技艺的精华,是会泽弘扬土陶文化的根基。会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传承保护好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凸显实用价值,加强扶持,做强做大传统土陶品牌。

不断寻找由技而艺的嬗变

赵剑,这个厚道实在、心灵手巧的会泽彝家汉子, 2013年10月,他被命名为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土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赵剑

赵剑陶艺展厅的架子上,摆满了他的作品,这些作品造型古朴、釉彩沉着,有彝族石磨、烟筒及奔牛等写实造型,还有《脸谱瓶》、《花器》、《彝家人》等抽象艺术作品,无不折射出彝族同胞朴实善良的品性。

他的作品《双耳花瓶》在省文化厅等部门主办的“2016年首届中国昆明陶醉中华——云南艺术节”精品评选中荣获铜奖。

《彝家人》

《脸谱瓶》

《花器》

2013年初,该县文化馆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将土陶技艺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展示,赵剑及其助手应邀入驻展示中心。还实施了专项帮扶活动,组织美术工作者对土陶从业者开展培训交流,赵剑通过培训深入学习了绘画、书法、雕刻等手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不断突破生活用品范畴,创作出极具个性的各类土陶艺术品,深受藏家喜爱。

2015年7月,赵剑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会泽浔陶商贸有限公司,解决了周边部分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并将先进的理念和技艺传授给村里其他制陶村民。

装窑

文图:蒋琼波 徐贵才

编辑:杨咏梅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