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春阳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荷静无尘》69x69cm
“无一言而生清净心”佛讲的清净心,就是无执著的心,有执著即被染污。霍春阳的《荷静无尘》不是激荡情绪的画面效果,而是一种不动容的、净化心灵的沉静。作者似乎不够关心那些宏大的刺激的场景,他关心的是自然细微之处的美——池塘一角的荷花,这些清幽的景色让他冲动,让他的作品具有了自己的情味。
画面中充分发挥了用笔的情势,抛开了前人画荷叶以墨为主的方法,而是用点、线结合的方法取势造境。古人曰:“笔以立情致,墨以分阴阳。”在用笔的提按、转折中,作者将自己的性情和神韵自然地融入其中。虚实相生的画面,给人留下了无限的联想。
陈雅丹
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女画家协会顾问
《随风摇曳》69x69cm
作为女性画家,陈雅丹不断追寻对生命的探索意义,纯洁的少女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触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灵,画面犹如嘈杂声中一支天堂的圣曲,真诚而感人。作者通过画面意在倡导绿色环保的主题,提倡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陈雅丹《随风摇曳》中表现了一种朝气和活力,画画充满对生命的追求,对生命的渴望,这是最宝贵的东西。在母爱和女性的光环照耀下,绿叶像是可以汲取的养分一样,给人类和动物提供新鲜的营养。作者保持着强烈的童心、赤子之心,她以一种简朴的语言、很纯真的感情将人与自然最原始的动机呈现在画面中,意义深刻。
范扬
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博士后导师
《湖心钓翁》53x125cm
自古以来,垂钓的人很多,同样都是钓鱼,其目的意义却截然不同。宋代诗人王令就曾说过:“古今同为渔,意义不相似。”但归纳起来,大体有这样四种类型:通过钓鱼欣赏自然风光;淡薄名利的官吏文人避世隐居;贫苦百姓以鱼为食;封建权贵赏花钓鱼。《湖心钓翁》表现出了一个自在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作者营造出了一位令人怀古、放松的场景,让人不禁感受到湖心垂钓的老者那淡泊名利以及欣赏湖光山色悠然自得的心态。
范扬以性情驾驭笔墨,尤重心灵与自然的感发作用,在“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漫漫之路中,强调运笔施墨新鲜活泼的性情化与灵感性。在这一情势下,画中的点、线、墨、色相互交织在一起,看似无序却有序,在不经意中被组织为山石、树木、河流、屋宇,造成一种独创的山水画法与审美样式。
庄寿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
《点缀江山天地春》138x69cm
杜鹃花寓意着繁荣吉祥,坚韧乐观之意。《草花谱》有云:“映山红若生满山顶,其年丰稳,人竞采之。”画面中映山红从青石后盛开着,那一大片火红的花朵,像火一样,照亮着这一方的土地,为这里的人民指明了方向。它们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活力四射的盛开着,笔墨落笔成形,更加体现出了映山红那坚毅的性格,绿叶在一片红海中点缀着,甘做配角。
《点缀江山天地春》这幅作品为观者带来了春天的消息。画面结合写实造型,意象造型,在似与不似之间表现出了映山红的个性魅力。带给我们的是充满生机、生命精神和情感趣味十足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明媚阳光的世界;更是一个充满着天地正气的世界。我们徜徉其间,会得到精神的启迪,会感到精神为之一振,充满着清新、刚健之风。
裘兆明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
《小村》69x69cm
清晨的村庄中,大地还在沉睡,水面也异常的平静,人们还没有醒来,一切都静悄悄的,几只鸭子奔向河边,打破这个时空的宁静,为这画面增添了动势与趣味。
《小村》这幅作品优雅自然,空灵蕴厚,气静骨强,营造出了一种不可名状、无可言传、如云似水的柔和诗境。作者在画面中,以深印在心窝的那种古朴建筑、植物作为主结构,色墨交融,像月亮般清澄透明,弥漫着迷人的香气。平和的、温润的绿色植物浸染着每一个人的心灵。简化的线、形结构,将东西方文化相结合,描写出了宁静浪漫之乡。裘兆明的《小村》不仅是对山村生活的写照,更是对朴实无华、自然娴静生活的一种向往。
吴丽珠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
《绿水青山》69x69cm
广袤的大地、秀美的山川不仅是炎黄子孙繁衍生息的屏障,更是我们引以自豪的根基。千百年来,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华儿女,吟咏她、歌唱她、描绘她…尽情抒发着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热爱。
保有青山绿水是实现文化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是我们千秋万代为之奋斗的目标。吴丽珠创作的这幅《绿水青山》并没有像传统的山水画那样积石成山,层层点染,而是用简括的笔致大致勾勒出一座山的主峰,而山上的树木,则采用细心的经营,所点的树叶象征着春季到来后,树木新发的嫩枝,有着气象更新的寓意。
张桐瑀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国画院副秘书长
《嵯峨临关东》 136x68cm
张桐瑀是一位青年艺术家,在他的绘画艺术道路上,并没有沿着师承的路子前行,而是在接受了笔墨技巧的锤炼后,开始对绘画艺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张桐瑀《嵯峨临关东》可以说是一副青绿山水画作品,但是却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青绿山水画作品,画面中,山石的勾勒采用写意性的线条来书写,却有着比较严谨的结构组织关系。由近而远不同层次的重彩设色,除了拉开了传统绘画一书中的深远以外,也为画面赋予了一种具有人们期盼的文化内涵,这种绿水青山充满着对饱有情感的自然环境的向往。
李晓松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院画家、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自然之妙》46x68cm
“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在自然山水生活中体悟、观悟大美自然变化的真理,以笔墨记录下自然的万千规律,从自然给予我们的深度心理感悟和体验中,创作出主观情思与客观物境协调、自我与自然相融互通的新意境与画面形式。进而更好的传承、创新、弘扬传统书画文化。
李晓松在《自然之妙》中,以心与自然万物进行对话交流,山川峰顶耸立,层峦叠嶂,深涧幽谷,壁立千仞,画面山环水绕,水清山绿,画风细腻,穿插疏密有致,以淡渴笔勾皴山石,淡墨晕染,笔性以中锋为主。画的顶端以“自然之妙”长文题跋,体现了书画印相结合的传统。
来源:书画频道
yjhbehl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