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倍受广大民众关注的津市澧水二桥建设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如火如荼建设之中,工程进展顺利。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站在现在,回味过去,展望未来,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津市澧水大桥(一桥)建设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洒向大桥都是情
当津市人民怀着喜悦的心情欢庆大桥胜利通车的幸福时刻,人们忘不了为大桥建设倾注了心血和抛洒了汗水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特别是给大桥以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为大桥工程作出了可贵贡献的大桥局、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同志们。如果有一座纪念碑的话,那么,他们的名字和功绩将会镌刻上去而为津市人民所长久地铭记。
早在大桥开工之前,大桥局、处领导就十分重视。处里发文并很快成立了津市桥工作组。这个由尹望东同志任组长、郭中机、李关尹同志任副组长,包括设计、施工等部门在内的十多位科室负责人为组员所组成的工作组以极快的速度在短时间内作好了一切准备后,即开赴津市工地投入战斗。
开工后不久,大桥局副局长胡栋材同志便定期听取津市桥施工情况的专题汇报,并和局党委部分成员一道专程来到津市亲临指导工作。原五处处长罗军帅、原党委书记唐荣华和新任党委书记陈维克等同志先后前往津市,会同工作组负责同志深入工地,调查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副处长孙家驹和新任处长张关成等同志还连续两年春节特地离家赶来工地和施工队干部工人共度佳节,极大地鼓舞了同志们的劳动热情。
可以说,津市澧水大桥工程的每一个重大施工阶段都离不开局、处领导的关怀和支持。每当工程建设遇到极大阻力时,他们便迅速组织各种研讨会制定方案并深入现场实地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比如,为制止13号墩浇筑混凝土时的大面积塌孔现象,局领导连续三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制定方案,副总工程师粟杰和刘长元为此提出了“钢护筒跟进法”并在施工中实施取得了成功;为了提高工效,尽早完成浇筑桥箱梁任务,五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帮助施工队大胆革新采用两次浇筑改一次成型的新工艺取得好效果;为了使箱梁挂蓝运行作业时方便安全,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指导施工队采用水箱压重和后吊装施加预应力及钢滑道加滚筒等方法提高了工效,缩短了工程进度。
为了津市桥的建设,大桥局、处领导除在组织领导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竭尽全力给予支持之外,还在施工所急需的各种设备器材等方面给予大力援助,从而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为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为解决钢围堰的浮运需要,他们专程从九江调来铁驳、拖轮和吊船;为攻克14号水中墩吸泥下沉的问题,他们专门购置了7级高压水泵及新式双滚筒卷扬机和大型冲击钻头;为给主桥箱梁升温,缩短混凝土凝固周期以节省时间,他们额外耗资购买了两台加温锅炉进行蒸气养护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大桥局、处领导对津市桥的关怀与支持是令人难以忘怀的,而局、处领导下的有关部门为津市桥付出的艰巨劳动和洒下的辛勤汗水更是有口皆碑,其场面是感人至深的。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要算是五处所属的九江修配厂了。这个厂在赶制为大桥工程所急需的挂蓝工程所表现出的敢打恶仗硬仗的顽强拼搏精神,在桥处广大干部群众和津市大桥指挥部全体人员中传为佳话。赶制挂蓝期间,正值气温高达40°C的盛暑季节。当时九江市委已布置防暑降温工作,不少厂家都已按指示休息,唯独这个厂没有休息。为此,市委办公室专门通知厂方要求休息,但为及时赶制抢运挂蓝,他们仍坚持干下来,持续一个月搞三班倒,全厂总动员,五天五夜轮番战斗。处领导会同厂领导轮流值班、各司其职。整个施工是在水上的船面进行的,船体舱板钢表温度高达50°C。不少人的眼睛熬红了,喉咙沙哑了,身子消瘦了,不少人头昏、呕吐、腹泻、便血。在舱内作业是封闭的、只有两端有两个进出口。电焊机无处放,只得由两人肩扛着作业,整个船面同时有8台电焊机抢焊。一个多月的时间里,30多人有17人因高温难捺而极度中暑。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厂部发出强制命令要求休息。命令发出后,除部分人确因身体难以支持奉命休息外,其他人仍然坚持着干到底,直到最后提前完成挂蓝任务。
除此以外,处运输,物资等部门也作出了不少贡献。
为着津市桥的建成,大桥局、处以及所属有关单位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津市人民将永远记得为大桥作出过可贵贡献的领导和同志们!
来源:津市大桥风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