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煤都之都│拯救大同市口泉古镇迫在眉睫

2018/09/06174 作者:佚名
导读:大同是举世闻名的煤都,而大同产煤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一个在云冈附近,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云冈沟,有着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但没有古村落遗存。另一个就是默默无闻的口泉古镇,它位于大同市西南矿区与南郊区交界,距城区约17公里,现存大量清代民国至建

大同是举世闻名的煤都,而大同产煤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一个在云冈附近,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云冈沟,有着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但没有古村落遗存。另一个就是默默无闻的口泉古镇,它位于大同市西南矿区与南郊区交界,距城区约17公里,现存大量清代民国至建国初期等的各色建筑。

据明代正德年间张钦编纂《大同府志》(一九八六年大同市地方志办公室点校),口泉隶属于大同县治西南境:“口泉,导源坤云山北口泉峪,……有泉神武,庙左古井一,乃泉源也。其水东北流经烟岭村,又东北经口泉村,又东注武川水”。按《水经注》,“火山水发东溪,东北流出山,山有毛碳,火之,石间樵碳也,疑火山水即今口泉”。

口泉在古代已经十分出名,从地理位置来看,口泉古镇前有口泉河,背靠坤云山,地势险要,是内蒙通往大同的一条必经之路,而它也是经贸、军事要地,现在还留下“穆桂英坡”屯兵的传说和景点,解放大同时也是最早收复之地。口泉民居建筑沿山脚分布,有的民居建在半山腰,这和著名的碛口古镇地势相当,十分险要,而且民居类型相似,口泉堡不大,位于山下平地,里面也有几座清代民居,但是整体上各种建筑保存状况不容乐观。

口泉古镇的建筑种类有许多,依据年代和用途能划分许多类别。

宗教建筑

一堂一观四座庙,即:一座民国时期小教堂,朝向有居民的西中街侧保留着典型的民国砖墙和门楼,而院内的建筑则在后来改造严重。一座道观叫黄簏观,里面主要有一座清代完整的砖雕窑洞式门楼,写的“昊天洞”三字和十通碑,最有特色的是供奉北魏灭佛的道武帝拓跋焘,它被列入大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座庙,即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华严禅寺,据记载始建于辽,而现今则为清代建筑,寺院幽静,布局完整。最有价值的是它在大殿山墙排满了从乾隆到民国各个年号的碑,还悬挂乾隆和道光两口铁钟,壁画和雕塑被后代涂改许多,但总体艺术水准还是比较高。千佛寺,现存大门是清末建筑,雕刻龙凤纹,寺院大殿较新但保留当地建筑特色,制作比较考究,规模小。观音庙,为八九十年代建筑,建造宏伟,依山而建,虽为新塑像,但制作生动,另外寺院内保存顺治、康熙两通碑,说明寺院建造年代之早,弥足珍贵。南财寺,为现代寺院,艺术价值小,但其寺庙几十年前塑造的关公造像之大,令人称奇。

民堡

据清代顺治九年胡文烨《云中郡志》(大同市地方志办公室一九八八年点校)大同县堡村二百一十处中有煤峪口(口泉)堡,书中作者没有提及其建造年代.顺治六年,大同爆发姜瓖之变,故造堡的时间不太可能是顺治年间,而可能是明末。堡边长各约89.14米,为方形设一门,在其西南高山顶上有一烽火台,互为犄角,可见军事意图明显,以备战事百姓安全。

民居等建筑

包括:民居、商铺、日式建筑、政府办公地、书店、理发馆、小工厂、供销社、学校等。从民居种类来说,有传统四合院、有砖窑洞、有半砖半石头窑洞、也有随着山势上房是窑洞,下房是砖四合院。据统计,口泉清代传统民居存留三十余座,民国走马大门四座、绣楼一座、西洋式及普通民居近百座、建国初期建筑到处都是,可谓浓缩的时间胶囊。在清末民国时期,口泉因为做煤炭和商业已经是十分繁华的地方,在中心大街大东街、西中街等店铺林立,虽现存建筑倾颓残败,依旧保持原貌。临街有一绣楼,可谓大同少见,在街巷不少地方都有遗留的碑刻、基座,有的记录当年的商号名字,还有一家清代民居前摆放着素面元宝石,这和平遥商铺院内雕刻细致的元宝石寓意类似,说明主人是做生意的。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图一)口泉古镇清末福字照壁

在日本军国主义打进大同驻兵在口泉古镇为了掠夺煤炭资源并制造大屠杀,在离古镇不远是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大同煤矿万人坑纪念馆。此外建造具有外来风格的建筑,保存下的有些西式建筑、建造考究的砖石建筑,还有附近的铁桥、矿机、宿舍建筑等,都是研究日本侵略大同的珍贵实物资料。

建国初期建筑,口泉解放后任然是富庶之地,(比市区繁华被称为小上海)在进入口泉的桥前还有50年代雕塑和平鸽的厂房。西中街中部是50年代仿苏联式大门的政府驻地(里面坍塌严重),街巷上有60年代初建造气派的电影院、新华书店及70年代五座供销社、商场,还有一座现在还在经营的国营理发店,里面使用的工具还是40年前的模样,恍惚间革命年代的激情浮现出来。这些建筑和清代、民国建筑都相互交织、错落有致组成历史延续完整的建筑群。在古镇的其他角落,均匀分布着几十年前的学校及小型工厂,有的建筑上面装饰五角星。口泉千佛寺是古镇的一个制高点,站在寺院外的平台上,能够尽观口泉堡及其民居建筑。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图二)俯视口泉古镇一角,可见口泉堡及民居

街道也是十分丰富,有的小巷全是用当地山石堆砌成一定规律,形成独特的石头巷,也有传统的青砖墙隔出的小巷,可谓拐角就见风格迥异的街道。口泉民居依山势而建,街道有一部分是狭窄而陡峭的上山路,每个小巷在看似已经不通的地方留有道路,四通八达、相互贯通,这也是口泉镇游览时比较有趣的地方。山坡上的建筑有的是现代建造的,但丝毫不影响整体美观,站在高处俯视,下面民居高低错落、风格迥异,风景优美。几十年间,古镇有钱人家的各种老物件及具有文物价值的东西被一拨拨收藏者淘去,在古玩城笔者看到很多清代描金柜子,据说是口泉收购。古镇仍然有不少四合院中还保留着清代民国家具门窗,具有完整性和学术艺术价值,值得保护,只是政府没有重视其价值。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图三),口泉古镇一人家清代堂屋佛龛

随着煤矿开采的枯竭,处于采空沉陷区、加上地理位置偏远、人口迁移,古镇繁华不在。2018年3月10日,大同市矿区人民政府公布对口泉街道(口泉古镇)进行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其征收范围包括东至老口泉区东铁路以西,南至老口泉区南铁路以北,西至白家湾,北至六道沟,包含了整个口泉老城。老城最终征收时间在4月10日,在这之后,具有二百年之久的口泉古镇将不复存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对古镇使用的词语是棚户区改造而不是古村落抢救性保护,所以此次征收就是对口泉古镇的最后通牒,如再不呼吁就会造成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采煤古镇永远消失。

古镇虽然建筑种类多样、游览别有趣味,但其位置处于煤矿采空区,安全性需要严谨测定,而这是牵动口泉古镇保护的牛鼻子。而另外通往古镇公路狭窄,拉煤货车极多,车速也快,不利于行人安全;在公路旁则是铁路,通往南财寺与观音庙需跨越铁道和公路,曾经出过不少事故,也是制约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短板。再有,口泉老城民居建筑年久失修,不少坍塌过半、垃圾遍地,看着触目惊心。随着古镇不少有价值的物件流失和居民迁移,院子里遗留物和各种丢弃的东西也使得环境变差,观感变差。对口泉古镇应该进行完整客观的文物价值评价,制定保护措施及加快认定为文化古镇,也是对后人留有保存下完整的煤业古镇有很大意义。

口泉古镇也是矿区旅游的一个中转点,以它为中心,最近的景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同煤矿万人坑、其在沿公路上溯有市保店村清代砖雕挂面窑胡氏民居、民国四老沟铁桥、明代玉龙洞、白洞村民居及瓷窑等,其铁道也可以改造为小火车旅游路线。在远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峰山禅房寺辽砖塔。依托于口泉古镇发展矿区旅游则是非常好的转型发展方式,而且通过串联打造全域旅游能够为周围百姓脱贫带来良好机会,也是能够呼应十九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的保护传统文化和脱贫攻坚,有着积极意义,保护口泉古镇,真的迫在眉睫。

来源:大同城事王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