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视界丨庭园乌托邦

2018/09/0681 作者:佚名
导读:庭园这个充满声响、香气和生命力的地方,能够让人独处,让人享受到充满安全感的自由,庭园的沿革也反映了人类文明中艺术文化、自然科学、社会学、人类学、科技、文学、美学等诸多领域的演变和影响,庭园的伟大创造,总被认为是一个时代知识、品位与感受性的总

庭园这个充满声响、香气和生命力的地方,能够让人独处,让人享受到充满安全感的自由,庭园的沿革也反映了人类文明中艺术文化、自然科学、社会学、人类学、科技、文学、美学等诸多领域的演变和影响,庭园的伟大创造,总被认为是一个时代知识、品位与感受性的总和。庭园如现实的再现和想象的镜子,一个充满奇想和诗意的空间。

埃斯特庄园

西方庭园的历史同样悠久而多面,但就艺术与自然间流动的关系这一观念,也经历了诸般沿革。要多一点艺术,可以看文艺复兴和17世纪的法式园林。多一点自然,出现的则是浪漫派的英式地景园林。

文艺复兴庭园的曲线美学

文艺复兴时期的壮丽庭园大多围绕着王公贵族的庄园领地而建,尤其在佛罗伦萨一代,从16世纪起,豪华园林便在那些拥有财势、喜好资助文艺的权贵的期望下诞生。显赫家族卡雷基(Careggi)、美第奇(Medicis)的城堡庄园都是典范之作。庭园象征了匿名合股的权利,庄园里的喷泉群组则往往会布置再现家族的族徽。

枫丹白露花园

在这个时期,庭园无疑也是思想潮流流经的遗迹。文艺复兴时期对于古代文化的兴趣,使得学科的发展大跃进。人文主义对于古代文化的兴趣,并非为了模仿,而是为了通过重新解读进而找出与自身时代相呼应的关联。但就这一点而言,借古以润今,如今在中国文化艺术界涌动的对古代文化的热情,也似乎孕育着又一股人文主义的复兴。而在16世纪的亚平宁半岛上,古代文化中罗马庭园的影响多有显现,但透过建筑师的巧思变得更加丰富。当时著名的建筑师尼可洛·提波罗、瓦萨利都曾在美第奇的城堡庄园中效力,他们运用精确的数学和透视法则来打造这座豪华庄园。这一时期的庭园规划尊崇视觉,依据远景透视手法呼应和谐艺术的旨趣。土地的高低起伏透过不同的景观设计创造视觉上的韵律感,露台、树丛、雕像、瀑布、迷宫将水流和天空的倒影与植物结合在一起。位于意大利蒂沃利(Tivoli)的艾斯特庄园,北部巴涅亚的兰特庄园,佛罗伦斯的波波里庄园,以及托斯卡纳的普拉托利诺庄园的庭园,都各具特色。

凡尔赛宫花园

跟随意大利的脚步,整个人文主义的欧洲也对庭园的建设深感兴趣。

法式园林:智识的艺术

法国接过了意大利造园美学的接力棒,如果说意大利人将曲线的美学据为己有,或许秉持的是托斯卡纳地区丘峦起伏的特殊地貌,而法国人偏好的则是直线美学和对称性。建筑无疑是法式园林的主角,笔直的过道,直角,法国古典风格的几何造型特点表露无遗。在王室的期望下,平台式园林将君王权势的尊容华贵尽力展现。精确的几何结构,由笔直的过道均匀对称地划分出花圃。枫丹白露宫、凡尔赛宫皆是典范。

枫丹白露花园

此时的园林也如同一座百草园,各式花木移植于此,郁金香、芍药、香桃木、熏衣草、迷迭香、冬青树、黄杨,它们往往围种于各式香料植物的四周:牛至、百香果、欧百里香、海索草、鼠尾草、洋甘菊、薄荷、雏菊、藿香等等。

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枫丹白露宫及其花园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这个时期,园林建造者的素养要求更为综合,往往要集制图师、园丁、构想者、景观设计师和空间建筑师于一身,经历过漫长的养成,法式园林的面貌才能初具规模。路易十四22岁时开始,直到他25岁时,凡尔赛宫的园林才稍具完貌。园林建筑师首先必须面对土地的种种困难:缺少流动的水源、土壤的性质、技术与财政上的限制。建造一座豪华的法式园林,往往需要上百个工人搬运土壤,好在小径边上种植成千上万的树植、园圃中的小灌木和树丛,也需要工人挖掘运河和水池,需要众多马匹拉扯,需要工程师规划督促三十公里的运河开凿,需要喷泉设计师令水池生机勃勃,花样翻新,需要雕刻师或铸铁匠打造出设计师设计的雕像,当然还需要最好的园丁,耕种各类奇珍异草,果蔬树丛,在园圃里细致地修剪树丛造型,以保持小径、黄杨和草坪的形状。

凡尔赛宫庭园

法式庭园是为了彰显权贵荣耀而生,也令工匠们的创造力得以留存。力求“美”与“自然”,坚守古典美学,凝固了一个时代之理性。

英式园林:欧洲园林的革命

在英吉利海峡的另一边,意大利和法式园林的转型操作首先遇上的是野生的抵抗,在庭院里保留一块低凹的草地,源自流行于英伦的绿地保龄球游戏,这块草坪也为欧洲带来一个主要的革命——不规则庭园的兴起。1700至1760年之间,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诞生:天然景庭园,或直接称之为英式庭院。英式造园也变成地景造园的代称。

斯托海德庄园

要理解英式庭园的起源和意涵,就必须要提及那些土地产权方面的演变以及士绅角色的兴起,随着平民区的土地所有权越来越开放而诞生的小贵族们,他们一心要改善自己拥有的土地,使其看起来更美,这是他们拥有地产后的新增责任,将一块地产变成一方园林,以树林和矮林种植出小径,饲养供打猎的猎物、供垂钓的鱼群,种植放养绵羊和其他家畜的牧场,栽种果树,某些大型庄园由我们今天称为“景观设计师”的人重新整顿,并逐渐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

斯托海德庄园

在那些景观设计师中,最富盛名的当属兰斯洛特·布朗,也被称为万能布朗,因为他习惯对他的客户说:“你的庄园充满极大的可能性。”这位英国最伟大的园丁不仅重新规划设计了斯托庄园,也为国王设计了汉普敦宫。他的理论基于三个字:带、丛、点,也就是环形的带状植栽,树丛和单独的树木;他还强调了四种元素:水、树、天空与土地。园林的小径自成环状但不规则,可依随漫步者的感受与心境任意而行。丘陵起伏,分散四处的花丛、岩石,景观随着漫步者步伐的节奏、视角而不同。事实上,布朗就是将风景本身转型为园林。自此,自上而下的趣味不断得到追随,人们接受了平面的扩大,曲线的线条,以及界定范围的沟渠矮墙,景观朝向周遭的自然全然打开,一种“不需要墨线和水平仪”的美学模范逐渐树立起来,庭园也从几近于专制的对称美学中解放出来。

斯托海德庄园

此间,另一位造园者威廉·前波来到中国游历,他以中式园林为范本,推崇更为精巧的景观布置,虽然他对于中式园林的精神意涵并没有全然领会,却对“多重视角”的布置非常着迷,中国风的凌空园桥一时四处都是。受北欧风景画同时也受英国诗人普贝田园诗和中国园林的启发,在称为“如画运动”的园林建造潮流中,英国人将园林艺术放在与诗歌、绘画同样的高度,“风景如画”的概念令理论家与实践者兴奋,庭园也变成一种有信念的生命,活生生的艺术。

斯托海德庄园

一座庭园即便再简朴,也跟我们诉说许多关于凝视它们的人们的故事,透露那些打造它、描绘它的人们所拥有乌托邦梦想,一座庭园的意义关乎游于其间的人们如何对待它,今人重游凡尔赛宫,观感必定和18世纪的人们完全不同,但曾经那些畅神的梦想、幸福的理想就那么完好无损的凝固在草木廊桥之间。

撰文/王葳

- end -

ISSUE024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