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良渚玉器雕琢工具之谜

2018/09/06141 作者:佚名
导读:见过良渚玉器上的“神徽像”的人,都会惊叹于良渚玉工的雕琢技艺。两手叉腰的神人骑坐在神兽之上的“神徽”,高不足3厘米,宽不及4厘米,神人的羽冠及手、胸和神兽的头部与前肢都刻划得十分生动逼真,线条纤细如发丝,通过放大镜,甚至能看到在1毫米宽度内

见过良渚玉器上的“神徽像”的人,都会惊叹于良渚玉工的雕琢技艺。两手叉腰的神人骑坐在神兽之上的“神徽”,高不足3厘米,宽不及4厘米,神人的羽冠及手、胸和神兽的头部与前肢都刻划得十分生动逼真,线条纤细如发丝,通过放大镜,甚至能看到在1毫米宽度内竟刻着四、五条细线,堪称史前微雕杰作,令寓目者拍案叫绝。

人们不禁又要问,在没有金属工具的良渚时代,硬度达6—6.5度的玉器是如何雕刻的呢?这是任何一个稍加留心的观众都会提到的问题,学术界却争论至今,有人说除了传统的细石器外别无它物能刻划出那么繁缛的图案;有人则认为良渚文化玉器纹饰是用鲨鱼牙刻划出来的,良渚墓葬中亦曾有鲨鱼牙的出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闻广先生研究的结果是良渚玉器大部分呈鸡骨白和象牙白,是采用焚烧加热的办法,使玉器表面硬度降低后再进行加工的。上述种种说法却遭到日本著名学者、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林已奈夫的否认,他认为,细石器虽然有的硬度很硬,可以超过良渚玉的硬度,但用来雕刻玉器时立即会钝化,不适合作精细加工工具。而鲨鱼的牙齿,硬度在5—6度之间,不能用于刻划6—6.5度的良渚玉器。至于闻广先生的先加热玉器降低硬度再雕刻的方法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从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纹饰来看,其加工工具是非常坚硬的,线条匀称流畅,迸裂开叉的极少见到,且表面非常光亮;而对于加热软化后的玉器却不再需要那么硬的加工工具,线条之间容易进裂开又,而且埋人土中至四五千年后的今天,不仅表面会失去光泽,而且会出现粉末状。林已奈夫教授主张良渚玉器上的刻划纹饰的刻刀是钻石。钻石的硬度足以用来雕刻玉器,可是目前我们还不清楚史前的先民是否已对钻石有所认识,同时太湖流域也不见有发现钻石的报道,况且钻石钻具又是用什么工具或方法制成的呢?这一雕刻工具之论战陷人了僵局。

良渚文化是一支石器文化,我们不妨再回过头来思索一下良渚时期的石器,属细石类的燧石,硬度达7度左右,要高于良渚古玉,可以用来雕刻玉器。这符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一说法。虽说用它来雕刻玉器容易钝化,但是从考古发掘来看,石器时代的良渚时期,这种燧石非常多,随处可见,完全可以满足作为一种易钝化的玉雕工具的需要。

“抛光”是治玉的最后一道程序。几乎每一件玉器都要经过抛光(当然也有个别小件玉器,在用竹片截割时已很光滑而不再抛光)。良渚文化时期抛光的物质可用光滑的竹片或兽皮,而用兽皮抛光的机会更多一些。兽皮上有动物性脂肪,呈弱酸性,用兽皮在玉器上来回摩擦直至光滑即可以了。竹子茎杆亦含弱酸性的“竹沥”,也可以用于玉器的磨擦抛光。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ID:jgcs003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