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高龄的老建筑自己就能“移步转圈”?
这不是科幻片!
今天上午,位于虹口区海南路84号的一座花园洋房缓慢向“新家”移动了3米左右,宣告上海“最难”老建筑平移工程成功完成。
海南路84号曾为虹口区政府办公场所,是一座三层砖木结构的徳式外廊式建筑,拥有折坡式屋顶、清水红砖外墙、砖雕花饰、立面连续券柱式外廊,保护价值较高。在正式平移之前,施工单位上海建工一建集团项目部结合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对房屋的平移路线进行模拟。
百年老建筑海南路84号
从“老家”搬到“新址”,海南路84号首先要向西南平移18米,顺时针转身89.6°,再向西南平移7米,并顶升0.5米,接着向西南平移21.45米,最后向东南平移6.872米。为何房子不能直接移动终点,而是转圈“跳华尔兹”?本次工程项目经理沈伟表示,因为房子的横截面是矩形,平移都要沿着房子方向进行直线移动,“斜”着移动会对房子造成损坏,而且移过去的角度也不对。
海南路84号的建筑面积只有近700平方米,体量远远不及此前被平移的玉佛寺、上海音乐厅,但它是上海迄今,路线最复杂、难度最高的工程。其中,建筑“转圈”的难度最高。“建筑如果进行平行移动,受力均匀,但是旋转时每个角度的受力都不相同,稍有不慎,就会损坏建筑。”沈伟说。因此平移之前,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准备工作,比如加固,设置平移导轨等。
此番平移工程用到的专利技术装置
如此高难度的“搬家”只用了1个半月,这要归功于百年建筑自己会“动”,而且“动得很快”。传统的平移要采用千斤顶支撑,速度慢、风险高、工序多、人力多。上海建工一建首创出房屋自动平移装置,平移速度较过去提高10倍。自动化控制还可以减少人力干扰,降低风险。整个平移过程都被监控视频全程记录。
由于海南路84号的“老家”“新址”全部在规划设计中的地下室基坑范围,未来还要在地下开挖地下四层地下室。本次“搬家”的主要原因是,周边地块正在开发,才需要移位进行保护。搬家后,这座百年建筑还将进行保护性修缮。
据不完全统计
上海至今已有十余栋建筑被保护性平移
↓↓↓
中国首个古寺“移动”
2017年,百年古寺玉佛禅寺大雄宝殿向北整体平移30.66米,并抬高1.05米,腾出公共活动空间。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古寺庙大殿平移工程,内部佛像及文物同步完成平移。
平移中的玉佛寺大雄宝殿
上海首个百年民居“移动”
2016年,位于上海老城厢花衣街116号的民居“沈宅”被旋转90°,再平移百米。
上海建筑体量最大的“移动”。2013年,建于1935年的梅林正广和大楼开始平移。该大楼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向西整体平移5.388米,向北平移33.258米,总面积达到7000平方米。这是上海体量最大的历史建筑平移工程。
施工人员正在为梅林正广和大楼平移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中国抬升最高的“移动”
2003年,为了配合延安路高架的拓宽建设,重达5800吨的上海音乐厅被整体平移66.46米。整体被抬升3.38米,彼时在中国建筑史上还属首次。
平移后完整“露脸”的上海音乐厅。
上海距离最长的“移动”
2001年,静安规划开发商业广场,80多年的刘长胜故居被保护性平移133米,分两次完成。第一次,采用转角平移法,只用了30多个小时就完成了33米的平移。二期工程又移动了100米。
整体平移后的“刘长胜故居”。
上海最老建筑的“移动”
1998年,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四明公所整体平移了23米,西侧用新设计建造的屏风玻璃跟相接的中国人寿大厦高楼相隔离。
上海“首移”。1993年,坐落于中山东一路和延安东路口的“外滩天文台”,建于1844年,最初是一座气象信号台。配合外滩二期改造工程,塔楼整体平移22.4米。这是上海第一个平移的老建筑。
上海外滩天文台。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戚颖璞
微信编辑:皮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