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是“国际档案馆日”。北京城市建设档案馆(以下简称“城建档案馆”)举办的《北京旧城中心城区历史照片展览》正在展出。高耸的城门、斑驳的石桥、古老的胡同……一张张黑白老照片展示出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北京旧城面貌,吸引着人们驻足观赏。老照片唤起了人们对城市的记忆,而城建档案也正在以鲜活的面貌走进人们的视野。
收集利用服务城市建设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建设工程的构造越来越复杂,对建设工程档案收集、整理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出来。只有以这些档案为依据,才能减少盲目性建设,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城建档案馆负责人说。为此,城建档案馆提出了“城市建设发展到哪里,城建档案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的工作准则,形成了以“工程开工—施工—竣工”为主线,以“项目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移交”为重点,按照“登记—跟踪指导—预验收—接收”工作流程,采取“事前介入—事中指导—事后跟踪”全程管理的工作机制,及时有效地实现建设工程档案归档工作。仅在“十二五”期间,城建档案馆就接收了园博园工程、APEC会议中心工程、轨道交通工程等档案,为城市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有人觉得城建档案只是记录了城市的历史,没有太多实际使用价值。实际上,城建档案正在通过各种途径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把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资料通过多种载体保存下来,为日后维修、管理、改建、扩建提供依据。“老旧小区综合改造项目”是北京市政府重大民生工程。2012年,为了配合此项工作,城建档案馆创新服务机制,突破只对原建设单位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的限制,为相关设计部门提供了8个地块17个小区20多个规划建设项目的档案利用服务,保证了工程的进程。
2008年,北京市教育系统对中、小学校舍进行抗震加固排查,朝阳区、丰台区、东城区、原崇文区等区县教委先后到城建档案馆查阅校舍建筑档案项目200余个。“这些校舍大部分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单位保存的建设图纸已大量遗失,有的单位甚至一张图纸都没有保存下来。城建档案馆保存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设计的工程微缩档案,给这项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该负责人说。
加强信息化建设适应时代发展
该负责人表示,当前,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很难满足政府部门、建设单位及社会公众同时查询档案的要求,加强信息化建设,成为城建档案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建档案馆在加强纸质档案接收进馆的同时,积极开展电子档案著录数据接收工作。截至2014年年底,已完成纸质档案数字化145916卷、5058181幅,照片档案35751张,实现了年度目标任务三个百分之百,即新接收档案文件级著录达100%、规划审批档案数字化率保持100%、新进馆工程数字档案中可公开的政府许可信息数字化率达100%。
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战略工程,为此,北京市加强区县城建档案机构管理,形成以市城建档案馆为主、远郊区县城建档案机构为辅的城建档案管理网络,推动市区两级目录中心建立,实现各区县城建档案信息在互联网上的查询检索,共享资源,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服务。目前,北京市共有16个区县、11个远郊区县建立了城建档案管理机构。
目前,城建数字声像档案管理系统已经正式交付使用,实现了对各类视音频、照片图片等媒体资料的数字化信息接收、编目、存储、检索、提供利用等声像档案管理功能,使声像档案信息得到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更有效、更直接、更专业的声像服务。
逐渐走入百姓生活
“近年来,城建档案馆利用馆藏照片档案举办了大量展览,包括北京内城外城的城门展、北京旧城老照片展览等,这些都是这座城市的记忆,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该负责人介绍说,这些照片和影像资料都是城建档案馆馆藏的珍贵档案,得来和处理很不容易。老照片拍摄于不同历史时期,时间跨度100余年,需要经过专业的影像修复处理,才能还原出来;声像资料更是需要经过后期拍摄、处理才能够呈现在人们面前。
近年来,城建档案馆开辟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收集和接收各类城建档案,馆藏档案数量逐年增加,载体形式日益丰富。开展“城市记忆工程”,把城镇化进程中的首都变革以声像形式记录保存下来,共形成照片1600余张、录像297分钟。同时,征集接收照片6673张,其中名人故居、北京四合院等承载历史积淀的照片5738张,展现了北京市丰厚的文化底蕴。
现在,城建档案离普通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近,由于维修、改造、诉讼、纠纷等原因查询档案的人员不断增多,城建档案馆开发了“竣工档案数字化影像查询系统”,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查询服务。此外,针对有关部门在专题研究中对档案需求的特点,城建档案馆还提供专题档案查询服务。目前,在线服务平台也正在积极筹备中。不久的将来,城建档案的管理将更加科学安全,城建档案的利用将更加高效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