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软管泵砂浆喷涂机 软管泵该如何保养

2018/09/06141 作者:佚名
导读:软管泵砂浆喷涂机 软管泵该如何保养在布置管道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A、合理选择管道直径,管道直径大,在相同流量下、液流速度小,阻力损失小,但价格高,管道直径小,会导致阻力损失急剧增大,使所选泵的扬程增加,配带功率增加,成本和运行费用都增加。

软管泵砂浆喷涂机 软管泵该如何保养在布置管道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A、合理选择管道直径,管道直径大,在相同流量下、液流速度小,阻力损失小,但价格高,管道直径小,会导致阻力损失急剧增大,使所选泵的扬程增加,配带功率增加,成本和运行费用都增加。因此应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综合考虑。

B、排出管及其管接头应考虑所能承受的最da压力。

C、管道布置应尽可能布置成直管,尽量减小管道中的附件和尽量缩小管道长度,必须转弯的时候,弯头的弯曲半径应该是管道直径的3~5倍,角度尽可能大于90℃。

D、泵的排出侧必须装设阀门(球阀或截止阀等)和逆止阀。阀门用来调节泵的工况点,逆止阀在液体倒流时可防止泵反转,并使泵避免水锤的打击。(当液体倒流时,会产生巨大的反向压力,使泵损坏)

软管泵砂浆喷涂机 软管泵该如何保养的选择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方面:

1、完全理解媒体的情况。不同的媒体,pH值是不同的,腐蚀是不同的。选择合适的软管和喷嘴插管根据化学性能控制。

2、理解蠕动泵的操作。蠕动泵的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点,运行一小时停止一个多小时是间歇操作,运行一个小时停一个小时或更少的属于连续操作。胶管连续操作将加速疲劳,所以运行时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命的软管或有机会选择一个较小的泵型。

3、考虑到介质温度。操作在高温条件下将加速疲劳和老化的软管。随着温度的增加,软管泵的速度降低,所以在选择蠕动泵的过程中,不同的材料,软管的温度极限也是考虑的一个因素。

4、根据流量的蠕动泵的选择。蠕动泵的流量取决于软管的容量,泵的转速,和操作环境。当然,我们可以选择相同的流泵的几种类型,所以我们必须考虑用户的一些因素,如初始投资和长期运营成本之间的关系。

5、压力和流量客户和实际情况完全匹配。流可以设置泵的速度旋转,根据客户需求设置泵压力(16条),然后选择泵的类型,确定净功率,装机功率。

工业软管泵产品广泛应用于采矿、冶金、污水处理、电厂、石油化工、固废处理、生物质发酵、清淤、水泥、隧道施工、填海造地等领域。为成分复杂的高含固率、粘稠物料提供安全、可靠的高压、远距离管道输送解决方案。自动控制程度高,并可以实现精准的排量调节。

在运用软管泵时应该留意的事项:光滑保养、软管的调整及替换、压辊的调整、软管的运用与保护。

榜首、光滑保养

1、侧导辊每隔24小时用油枪从注油咀注油(高温锂基脂GB5671—91)一次,注油时留意侧导辊的松紧状况,若发现过松,用尖咀钳将其旋紧,使侧导辊处于杰出的光滑状况,如发现侧导辊有反常声响,经调整松紧,仍不能消除,应考虑侧导辊内铜套是否磨损,将其拆下换铜套。

2、压辊每隔三个月拆下来保养一次,给内腔和轴承加高温锂基脂(GB5671—91)。

3、转子轴承每隔三个月加高温锂基脂(GB5671—91)一次。

4、新的减速机在运转一段时间后,将油箱内的机油放掉,重新加30#机油。

第二、软管的调整及替换

1、替换软管时,先将两头管卡螺栓松掉,并将管卡拆下,再将其间一端的吊圈螺栓松掉,将一端短管从胶管中抽出,点动电机将胶管自泵内推出;然后将新的软管从拆下短管的一端刺进泵壳与压辊之间,点动电机,将软管装入;再将吊圈固定、管卡装上,至此替换任务完结。尤其留意再装置软管时,务必将软管与泵壳贴紧,承认后方能投入正常运转。

2、软管运用200小时左右,可将软管滚动90度,对单管软管泵除滚动方向外,还可前后抽动软管,以改动软管的压点,延伸软管的运用寿命。

第三、压辊的调整   泵出厂时,压辊已按正常状况调整到位,如遇物料吸不上,或在泵的额外压力下,出口量达不到要求,请调整压辊的偏疼距,其步骤如下:

1、先将泵壳两边相应的圆孔有机玻璃盖板与泵出口端的长方形有机玻璃盖板翻开,将转子压辊旋转至两圆孔之间,其螺栓正对圆孔,然后用套筒扳手将两头螺栓拧松,再用小圆棒或十字螺丝刀,对准标有0,1,2,3的圆孔,拨动压辊一侧内的偏疼套滚动,偏疼套的数字越大,其压辊与泵壳间的距离越小,软管压的越紧,其调整是以转子的最顶端的刻线为基准,数字越大,压的越紧,反之亦然。

2、调整空隙时必定要留意不要压的过紧,以到达流量为准,压的越紧,对胶管的寿命影响越大。

第四、软管的运用与保护   软管的寄存期不宜过长,一般以一年为限。对装有软管的泵,若长期不必,每隔一个月至少滚动泵一次正确运用和妥当保护软管泵,可延伸软管泵的寿命。

▼▼▼详情请点击下方链接进行详细了解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