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段时间召开的中国早期铁路建设研讨会上,唐胥铁路作为中国铁路源头受到了与会代表的赞誉。唐胥铁路的历史地位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但唐胥铁路仍有诸多细节有待论证,在没有新的史料、图片、实物出现之前,还将引发关注。
分析晚清洋务运动,在兵工厂、机器局、轮船招商局、煤铁矿等新型事业的创办过程中,都有共同特点:自下而上,缺乏统一规划,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或多或少借用西方技术和管理;资金紧张,官款不足、商人和百姓不信任导致集股困难,等等。这些特点,在唐胥铁路的建设与运行上,全部得到印证。
技术已经成熟
从1660年英国矿山铺设木轨开始,经历了近200年的发展,就轨道而言,由木轨到铁皮包木轨,再到钢轨;与轨道配合的车轮由最初的凸车轮,改进为凹车轮,逐渐具备了今天火车轨道和车轮的雏形。
就动力而言,最初是人拉马拖,速度及承载能力均有限,蒸汽机的发明,使铁路的春天到来。1769年,蒸汽动力机车出现,最初的机车车头重、速度慢、操控难,还不得不经常停下来加煤加水。西方人反复实验,不断改进,1814年,已经出现了可以拉8节煤车,载重30吨,时速6.4公里的车头,由于机车燃煤,烟囱喷火,开始称之为火车。
随着机车及轨路技术的成熟,铁路终于由矿山走出来,开始了更大范围的铁路铺设。1825年,英国诺斯贝兰德煤矿公司聘任斯蒂芬森为工程师,成功修筑从达灵顿至斯托克顿的铁路,这是铁路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到1870年代,铁路建设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机车、车皮间的联结、适应高海拔地区、穿山过河等技术相继破解。西方国家的铁路运营总里程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此时的西方列强,已经由贸易掠夺向资本输入转变,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非常乐意通过借款、技术援助的方式帮助中国修筑铁路,以达到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目的。他们主动制定宏伟的铁路修筑计划,甚至是在未经允许,通过偷偷的方式修建,以探清廷的态度。先后于1865年和1876年建成北京宣武门和上海吴淞两条窄轨铁路,由于这两条铁路的无视中国主权,最终全部拆除。
辩论没有结果
1865年11月6日,对中国情况比较熟悉的英国人、总税务司赫德向总理衙门递交了《局外旁观论》,劝说清政府亟宜试办铁路。
赫德认为,外国好的办法,中国政府应学应办,比如,就铸造银钱以便民用、做轮车以利人行、造船以便涉险、电机以速通信等。1866年3月5日,英国公使阿礼国照会总理衙门,并附了参赞威妥玛的《新议略论》。认为中国政府如果修建铁路、采五金煤炭等矿、练新军等事项,西方国家既高兴,也会出手相助。
面对洋人的建议,1866年4月1日,清政府下发上谕,要求江苏、江西、浙江等地沿海沿江各省,就开矿、筑铁路等展开讨论,官文、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意见基本一致,就是不可办理,即便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也要中国人自己办理,万不可将主权拱手让于洋人。
1870年代,日本占领琉球,显露觊觎台湾之势,朝廷中的一些有识之士观念有所转变,出现从国防的角度修建铁路的呼声。1877年3月,清廷驻英国公使郭嵩焘,在到达英国数月之后,曾经写信给李鸿章,向他陈说铁路的便利,英国富强的原因就是有铁路,各国都在积极修建铁路,中国应当把握时机抓紧开建。
1877年4月7日,恭亲王奕訢以总理衙门的名义呈报了奏折,列举了关于修建铁路的好处:“而实为台地所宜行,至铁路、电线相为表里,无事时运货便商,有事时调兵通信,功用最大。”
1877年11月25日,李鸿章呈报了《筹议海防折》,出于对国防建设的考虑,他指出“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煤铁矿,自铸造洋钱,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1880年12月,刘铭传呈报《奏请铸造铁路折》,认为“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厘捐、行旅者,不可殚述。”虽然李鸿章极力建议修筑铁路,但他仍然比较谨慎地提出,应该先从卓有成效的矿山试办为妙。然而,面对大臣的建议和争论,清廷未置可否,对于铁路的修与不修,并没有明确表态。
行动遮遮掩掩
唐胥铁路的修建可谓一波三折。早在1876年11月,唐廷枢勘察开平煤矿赋存状况后,写给李鸿章的《察勘开平煤铁矿务并呈条陈情形》“论由开平至涧河口筑铁路情形”一节中,就提出了拟需银40万两,购买土地修筑开平至涧河口长100里的铁路计划。唐廷枢这个开平运输的最佳方案,如果得以实现,对煤矿的开采将非常有利。
1877年9月9日,唐廷枢在呈报煤铁化验结果时,向李鸿章上报了题目为《开采开平煤铁并兴办铁路》的禀帖。唐廷枢在“论开平采煤的把握”“论煤铁铁路一齐开办”专题中,援引台北矿务未开,铁路已成之例,大谈40万两100里的铁路修建规划,并称若铁路得以修通,将再开一井,不但可以畅销天津,还能解决轮船招商局轮船空回上海问题。
此时,清廷正与怡和洋行就购回上海吴淞铁路进行谈判,唐廷枢的哥哥唐廷植身为怡和洋行总买办,唐廷枢当然非常清楚此事进展情况。就在同年的10月20日,上海吴淞铁路购回拆除事件,应该会影响到唐廷枢的铁路修建计划,他不得不重新审视开平的运输方案。
1877年9月27日,在唐廷枢向李鸿章呈报的《禀覆遵批议定开平矿务设局招商章程由》中,唐廷枢绝口不提铁路,只言筑路。在唐廷枢的宏伟计划中,煤矿、铁路、炼铁本为一体,不但章程中不提铁路,后来所有出自唐廷枢的文字材料中,再也见不到铁路字眼。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唐廷枢的态度何以出现如此巨大转变?除了李鸿章、唐廷枢二人议定保守修建铁路的秘密之外,再没有其他的可能。
随着开平煤矿的建设深入,煤炭运输问题已经非常紧迫。1879年2月7日,《捷报》报道了开平已经打消了铁路修建计划,原因是“所经之路大半旗地,躲避旗地,费用过高;北方昼夜川流不息的骡马车辆,难保无虞。”时至今日,人们普遍把此论作为放弃开平至涧河口铁路的重要依据。
1880年10月21日,唐廷枢在《禀拟开河运煤并呈章程由》向李鸿章汇报时,称经过亲自查看,涧河口太浅,沙淤过重,勉强开浚不但费用高,还有海水倒涌浸淹农田的风险。唐廷枢的这次勘察,应与《捷报》报道是同一次,放弃修铁路的借口却不相同。我们有理由相信,唐廷枢在利用《捷报》向公众表明,开平矿务局已经放弃了近期修建铁路的计划。
涧河口不可用,唐廷枢不得不另寻运路,经过多次查看,反复论证,最终形成了阎庄至胥各庄运煤河,胥各庄至矿山“快车路”的组合运输方案。李鸿章在1881年5月20日的《直境开办矿务折》中说,胥各庄至矿井筑“马路”15里。二人相当默契,闭口不提铁路和铁轨,更没有说到机车等字眼。虽然唐胥铁路铺轨时间是6月,但路基的准备,铁轨的购买,唐廷枢不可能对李鸿章有所隐瞒,李鸿章也不可能毫不知情。
曾有人以“当时报纸没有报道马拉火车,也没有报道唐胥铁路通车一事”,从而推断唐胥铁路并没有遭到反对。从目前掌握资料看,报纸未曾报道确为实情。但无论唐廷枢还是李鸿章,当年应该不愿大张旗鼓宣传。唐廷枢等完全有能力阻止《申报》等媒体的报道,李鸿章完全可能封锁消息。
除了这些之外,50公里的铁路修筑费用也没有着落,是另一个关键因素。唐廷枢在《禀拟开河运煤并呈章程由》中指出,“矿局只招股本30万两,现已多用10万两有零”。退而求其次,资金仍难以解决,需要李鸿章给予支持,从机器局、海防支应局酌拨5万两。最终,李鸿章并没有满足5万两的要求,只给了3万两。招股未足,官款无望,此时资金是开平建设的瓶颈。最终,运煤河费用11.5万两(预算14万两),唐胥铁路费用11万两(18430镑),合计22.5万两,如果按同等地价计算,那么唐山至涧河口100里铁路费用支出将达到57万两(比预算40万两多17万两)。因此,笔者认为,开平矿务局巨大的资金缺口,不得不使铁路改道,这是成就唐胥铁路的另一个决定性因素。
从地理位置看,如果唐山至涧河口铁路得以修通,那么它只能是一条矿山至港口的专用铁路。正是这种阴差阳错,使唐胥铁路得以修通,随着前后的不断延展,最终成为中国的铁路源头。(文章来源:开滦日报 文/ 蔡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