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区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机遇,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农产品
打造现代农业“安居样板”
大安乡铁碑村700余亩水稻长势喜人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反映在农业领域,表现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化。安居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因地制宜,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奏响了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奋进的最强音。
抓住机遇培育特色农产品
彭巧是会龙镇巧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在安居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他敏锐地嗅到了粮食生产的商机,组织当地农民成立了巧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水稻500亩,年产稻谷250吨。
“通过秸秆粉碎,还田绿色防控,我们亩产量能够达到1000斤左右,能够带动当地就业200人次,发放人工工资每年5万元。”彭巧告诉记者,通过这三年的发展,不管是品牌市场还是普通市场,稻谷基本上达到供不应求,满足高端的市场需求。
同样,在巧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基地,一大片绿意盎然的水稻长势喜人,记者了解到巧农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了川优6203和宜香优2115这两种优质水稻,它们均属于国标二级优质水稻,也是安居区重点推广的水稻品种。
据悉,为做大安居区粮食生产规模,打响安居稻米品牌,安居区在全区范围内规划建立了两大核心示范片区,大力发展川优6203和宜香优2115特色优质稻,并在巧农农机、兴耘农机等大型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作用下,全区水稻种植快速发展。
区农业局农技站站长陈才贵介绍,全区总共规划是两片,总基地面积是10万亩,第一片是在三家西眉片区,涉及六个乡镇,优质稻基地规划的是10万亩;第二片是在石洞,以石洞、会龙、横山三个乡镇为核心,建立5万亩的优质稻基地。
近年来,安居区把粮食产能与效益的双提升作为发展粮食产业的重要目标,大力推广优质稻、有机稻等高效种植模式,全区粮食总产量逐年递增。2017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43.5万吨,较2016年增加0.36万吨,同比增加0.68%。
多点开花打造现代农业龙头“样板”
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安居区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地方精品524红苕产业。近年来,524红苕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参西博、进农展、奔上海、到北京,销售市场不断拓展,发展前景持续向好。
面对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品牌升级,如何进一步提升524红苕的品质成为524红苕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今年,区委、区政府把524红苕作为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共投资500余万元,用于建设524红苕大棚核心基地和基础设施,并支持合作社在省农科院引进脱毒苗新品种。
区农业局农技站站长陈才贵告诉记者,整个红苕基地是12.3万亩,524红苕今年规划是5万亩,发展的方式就是以李远林524红苕基地为核心。
“从今年来看效果还是很明显,这些苗子是我们引进的脱毒苗,杆比较粗壮,而且结疤比较密集,为我们2018年524红苕提高质量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据永丰绿色524红苕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远林介绍,今年引进的脱毒苗能够带动11个贫困村近2000余户贫困户种植524红苕,下一步,合作社将在专注524红苕提质增效的同时,通过“电商+实体店+快捷物流”的模式,进一步拓展销售市场,使广大群众真正通过种524红苕增加收入。
“万花齐放才是春”。除了发展水稻产业和524红苕产业,安居区其他农业产业也呈现全面开花、全面丰收的态势。目前,全区共建成优质粮油50万亩、绿色蔬菜2.5万亩、特色水果17.7万亩、绿色畜禽基地60个、生态水产3.8万亩。
陈才贵向记者介绍,要做大做强安居农业,一方面要巩固现有粮油生产基地,比如三家大米、524红苕是安居知名的优势品牌、优势产业,需要进一步要巩固发展;第二个方面是安居的优质水果,比如柠檬、黄金梨、沙田柚等同样需要巩固,在现有基地上扩大种植规模,让安居的农业发展多点开花。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近年来,安居区先后出台《关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系列文件,拓宽新渠道、扶持新主体。2017年,安居区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未来,安居农业将全面实现自我超越,做到更高、更好、更强。(全媒体记者王超)
作者:全媒体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