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泰顺--“中国古廊桥之乡”
文&图 相聚是缘
张氏始祖张应祯,于康熙元年自福宁府二十八都牛路洋外洋迁居泗溪前坪。张家传四世后至张日华一代,家业开始兴盛,声名顿起。张氏家族传至五世人丁异常兴旺。五世张鸿共娶妻三房,生有十五个儿子四个女儿。张十一,正名楠青,因排行十一,故名。
前坪的张宅,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后由其父张日华于乾隆末年复建,此次扩建规模浩大,直至嘉庆三年才竣工。占地约有 6000平方米左右,有三进五厅,屋44间,光是柱子就有360余根。依中轴线而建,前后左右有门楼五座,门内各有小院,门外又能共享一个大院,结构既考究又实用。里头的门窗、梁柱、墙壁等均有精致的雕镂,读来都是一种文化。院内又有水井五口,清冽甘甜,供各房饮用,可谓一应俱全。
张楠青是张家的第六代,也是张家比较杰出的人物。据史料记载,张楠青(张十一)“入府学,光绪丁丑岁,钦加卫千总,补授四品衔”,张十一“聪明才智,出人意表,秉性忠厚,不惧权贵,一生游乐国内,为平民伸张正义的典故,不胜枚举”。所以,当时各地的官府,只要一听说张十一到了,无不惧怕三分,所以,当地有一句俗话,叫“张十一、敲官筒”。在温州一带民间,留下了许多关于张十一的有趣故事。张楠青的名字知道的人却不多了,所以,我们见到的老房子,称为“张十一故居”。
张十一故居.感怀
三五百年
不过弹指一挥间
旧墙古瓦
留下多少曾经的遗憾
在时光的洪流中
谁是谁的美丽
谁是谁的唯一
都不重要了
就让所有的点点滴滴
皆随波而去吧
就算因我随缘而来
也不踏寻
也不叩问
泗溪历史悠久,相传元末明初建此地居于湖溪、地溪、洋溪、淋溪之中,故名泗溪。革命历史传统厚重,是抗日战争上高会战的主战场之一,廊桥之乡,群众文化底蕴浓厚,人杰地灵,是久负盛名的农民版画之乡。
北涧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因跨北溪之上,故此得名。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5年),后经6次重修,至今容颜不改。北涧桥是宫殿式重檐,结构精巧,造型古朴。然而北涧桥的美不仅美在桥本身的轻灵飘逸或是拥有虹桥的独特结构,更美在桥周围的环境。两条溪水在桥边汇合,溪水清澈见底,水面上还有一条用石梁搭起来的小石桥,接以矴步。
相约廊桥.感怀
绿水青山风问路,廊桥不语几凝眸。
凡尘笑我多情趣,一半痴迷一半忧。
泰顺境内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代的木拱廊桥达30余座,其数量之多、工艺之巧、造型之美以及与周边环境之和谐,在世界桥梁史上堪称一绝,是《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结构的再现。
文重桥,位于筱村镇东洋村水尾,始建于轻乾隆十年(1745年),屡建屡毁,民国10年(1921年)重建,为伸臂梁木平廊桥。文重桥周边的环境非常优美。2015年的一场大水,又毁了这三座廊桥(薛宅桥、文兴桥、文重桥),当年都已重建。
文兴桥,位于泰顺县筱村镇坑边村,横跨玉溪之上,全桥长40.2米,宽5米,单孔净垮29.6米,距水面11.5米,为叠梁式木拱廊桥。该桥始建于轻咸丰七年(1857年)民国十九年重修。这是泰顺唯一一座左右不对称的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