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的外部,出现一座白色脚手架搭建的巨大山形建筑,这便是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的艺术装置作品——“远景之丘”。
远景之丘
藤本壮介设计的建筑往往打破內、外空间的隔绝,运用通透的建筑结构与大量玻璃的使用,使人们在室内空间依然可以自由沐浴阳光,依然可以毫无阻隔地看到外部世界发生的事。
在“远景之丘”中,他延续了这种设计思路,600平米的脚手架山丘下坐落着300平米的玻璃房。人们经由脚手架的阶梯,人可以攀爬山丘、眺望远方。玻璃房内人们可以享受阳光、植物、咖啡所带来的愉悦。
藤本壮介同时也希望通过远景之丘,探讨如何弥合工业与自然的矛盾,展现他理想中的未来建筑。脚手架的刻板刚硬,白色不带感情色彩的极简,是工业时代的缩影,而它却为这座现代化都市的人们奉上一座可以登高望远又可嬉戏其间的“山水”。
从某种角度来说,人们置身其中与置身自然山水的美好如此相似,放松、舒适、从容、有趣……
在脚手架下的“隐藏”玻璃房
被装点成山水·远景之丘
内部的陈列用具跟外部原本的结构几乎一样。
光会透过一层层支架照到地面,
形成了一种类似丛林的效果。
空间中的鲜花、绿植、
还有高大的树,
令这种感觉更加强烈真实。
置身于此,
虽在一间“封闭”的玻璃盒子里,
却有淡出世外,
栖身于山水间的意境。
时代的发展不可逆,然而,现代工业与回归自然一定是冲突的么?至少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工业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看到了这座巨大的白色脚手架“山水”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美好感受。
这座伴随人们两年的脚手架“山水”即将在今年年底离开这座城市。作为艺术装置作品,它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它留给人们的美好与思考会像细胞分裂一样,继续繁殖生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