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机械组成与土壤质地
为了充分研究土壤矿物质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了解土壤的矿物质。若了解土壤中的矿物种类与数量,则是研究土壤矿物组成;若了解土壤中化学元素的种类与数量,则是研究土壤的化学组成;当我们了解土壤中粗细不同的矿质颗粒的组合与数量,则称之研究土壤机械组成。
种植土粒分级及其意义
土壤矿物质颗粒通常称为矿质土粒,土粒大小不同,其矿物成分、化学组成往往也不同,所表现的物理性质也有很大差别。
粒径)1mm的矿质土粒,均为原生矿物,在山区和近山区的土壤中数量较多,称为砂砾或石砾。它们大多是岩石风化的碎屑,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与岩石相同。粒径1-0.001mm的矿质土粒,它们的矿物组成主要有石英、长石、钾长石、钠长石、钙长石、云母(包括铁、钾等的黑云母,含钾的白云母等)以及少量的角闪石和辉石,它们都是一些含铁、镁、锰等元素的硅酸盐类矿物。
就物理性质而言,粒径小于0.01mm的土粒,才具有明显的吸湿性、黏结性和可塑性等,当土壤中粒径小于0.01mm土粒含量较多时,会使土壤透水性差。粒径Imm左右土粒堆砌是土壤出现毛管现象的界限,大于这个界限的土壤则渗漏作用增大。
从总体上看,0.01mm是土粒物理性状变化的明显界限。卡钦斯基把物理性沙粒和物理性黏粒的分界限定在0.01mm的数值上。
粒径小于0.001mm的矿质土粒,它们的比表面积明显增大,同时带有电荷,所以小于0.001mm的土粒具有明显的胶体性质,是矿质土粒中理化性质最活跃的部分,对土壤的各种性质都有重要影响。在土壤研究中,把粒径小于0.001mm的矿质土粒统称为黏粒。
构成黏粒的矿物,主要是在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新生成的矿物,属次生矿物,有铝硅酸盐类,水化氧化物和三氧化物。
从化学成分上看,土粒大小不同,其化学成分也有很大差异,给土壤带来的影响也不同。
由于矿质土粒粒径不同,其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均不同。因此,为了便于研究它们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常把土壤中粒径和性质相似的土粒相对划归为一组,称为一个粒级。
土粒粒级划分的标准,世界各国大同小异,大都把土粒分为砾(石块)、粗砂粒、细砂粒、粉粒和黏粒五个基本粒级,只是各粒级的具体粒径范围稍有不同,中国土壤土粒分级标准如表1-
A 通常较普遍采用苏联土壤学者卡钦斯基的粒级划分方案。卡钦斯基根据矿质土粒的物理性质,把小于粗砂粒以下的几个粒级概括为两个部分:大于0.01mm.的土粒合称为物理性砂粒,小于0.01mm的土粒合称为物理性黏粒,使用时较方便。
本文转载自宝林沉香种植专业合作社
沉香苗www.baolinc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