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国宝”虞弘墓石椁“被磕坏”? 博物馆:正在核实

2018/09/06147 作者:佚名
导读:虞弘墓石椁 近日,山西博物院展出了国宝级文物虞弘墓石椁。然而眼尖的文物爱好者发现,在石椁边缘有很多“新磕坏”的痕迹。一名文物爱好者给北青报记者发来了他17日拍摄的虞弘墓石椁照片,在部分石板的底边、侧边上,有很多白色凹陷,颜色与周边的部分明

虞弘墓石椁

近日,山西博物院展出了国宝级文物虞弘墓石椁。然而眼尖的文物爱好者发现,在石椁边缘有很多“新磕坏”的痕迹。一名文物爱好者给北青报记者发来了他17日拍摄的虞弘墓石椁照片,在部分石板的底边、侧边上,有很多白色凹陷,颜色与周边的部分明显不同。“看到这些伤痕,我感到很痛心,担心是不是在过去外出展览的过程中在运输过程中被弄伤的。”

此前,虞弘墓石椁2014年曾被送到北京国家博物馆展出,北青报记者对比了当时国博出版的文物画册和此次网友拍摄的照片,发现部分伤痕在当时已经存在,但网友拍到的石椁正面石板左下方的伤痕在国博的画册中并未出现。

此外,有文物爱好者给北青报记者提供了《文物》杂志2001年发布的《虞弘墓清理简报》的照片,部分伤痕并未出现在当时发布的照片中。

今天上午,山西博物院针对网友的质疑回应称,非常感谢大家对山西博物院的关心与支持。就网络上反映院藏虞弘墓石椁的有关情况,院内高度重视,正在做进一步核实。

虞弘墓石椁曾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这件文物被誉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虞弘墓是我国第一座经过科学发掘、有准确纪年、并有着完整丰富中亚图像资料的墓葬,同类的墓葬,全国也仅发现三处。

石椁为汉白玉材质,雕刻图案中的人物服饰、器皿、乐器、舞蹈内容以及花草树木,均取材于波斯和中亚诸国,有些画面为明显的祆教内容,被誉为我国目前发现的反映中亚古国和东西文化交流最集中、最丰富、最珍贵的实物资料。(北青报记者 屈畅)

虞弘墓石椁

虞弘墓石椁

虞弘墓石椁

虞弘墓石椁

虞弘墓石椁

虞弘墓石椁

虞弘墓石椁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