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2018中国(青海)锂产业与动力电池国际高峰论坛”把脉产业发展

2018/09/06195 作者:佚名
导读:中国青年报汽车周刊讯 6月27日,“2018中国(青海)锂产业与动力电池国际高峰论坛”在西宁召开。与往届不同的是,本次论坛出现了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比翼双飞”的局面。实际上,由于近期产业上游的能源材料价格出现波动,动力电池企业技术研发、新

  中国青年报汽车周刊讯 6月27日,“2018中国(青海)锂产业与动力电池国际高峰论坛”在西宁召开。与往届不同的是,本次论坛出现了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比翼双飞”的局面。实际上,由于近期产业上游的能源材料价格出现波动,动力电池企业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价格水平都成为了此次论坛的焦点。

发挥资源优势 青海省强化与企业合作

  我国有相对较丰富的锂资源储量,其中青海省已经探明的锂资源储量占全球资源储量的1/3以上,占全国储量的75%以上。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黎明表示:“青海将发挥资源优势强化与企业合作,将围绕电池隔膜、电解液、新能源电池生产的产业短板,积极谋划对接产业链的上下游,实施‘天平工程’项目,大力实施产业链的招商引资,支持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锂电池的正负极材料以及配套生产项目的建设,促使青海锂电产业实现高速、稳定的增长。”

  据统计,2017年我国动力型锂电池的出货量达到了39.1 GWh,占锂电行业总体规模约50%。其中汽车动力电池的出货量达到了38GWh,占全球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的65.4%。装机量方面,2017年装机的整车达到了81.8万辆,2018年预计整体整车的装车量将超过100万辆。

固态电池或成焦点 技术竞争形势严峻

  在国际市场上,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日韩企业进一步向中国市场发力,中国被视为动力电池业国际势力竞争的主战场。其中,下一代电池主流技术中固态电池或成竞争焦点。

  6月15日,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宣布将与丰田、松下等企业启动固体电池技术开发,力争在2022年前确立核心技术,试图夺回电池产业的霸权。同时,欧美企业虽然在本轮竞争中错失优势,但已经在为下一阶段竞争布局,是国内企业潜在的强大竞争者。

  为了使中国汽车产业在第二阶段竞争中继续占据优势,本次论坛发布了《锂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以下简称“白皮书”),从锂电池产业发展概况、产业竞争格局和发展态势、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电池运营模式发展和电池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秘书长兼首席专家张永伟指出,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归根到底还在于创新和研发,特别是电池技术的突破。他表示:“中国在电池领域技术和应用创新是最快的,但是在整个汽车产业链当中,实际最拿得出手的也就是电池,其他的方面还存在着过多短板。”

  下一代电池技术到底是什么?会走哪一条技术路线?张永伟指出,这些目前还存在着不确定性,潜在的替代技术、颠覆性的技术或许即将出现,诞生“黑天鹅”的概率很大。因此,他认为目前动力电池企业绝不能将创新停留在现有的层面,加大研发投入而非拼产能规模才是正确的做法。

动力电池两极分化 供应紧张和产能过剩并存

  由于全球锂、钴、镍资源呈现寡头垄断的特征,电池企业往往要承受上游材料和下游车企的双重夹击。由于部分电池企业经营困难,近期国内出现了动力电池市场供应紧张和产能过剩并存的现象。

  宁德时代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新能源整车装机达81.8万辆,但产能规划已经高达1100余万辆。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指出:“2017年,排位前十的企业占到了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的80%,中国动力电池配套企业已经从2015年的大约150家降到了2017年的100家左右,1/3的企业已经被淘汰出局。国家应该制定中长期资源规划,加强市场监管,降低资源浪费的风险。”

  还有业内专家认为,加强基础研究和源头研究的创新是关键,企业需要与高校、研究机构加强合作。除此之外,考虑到动力电池是一个高技术新兴产业,这个领域的创新发展涉及到诸多交叉学科和产业的协同与合作。因此,陈清泰理事长还建议:“电池企业应该提升对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加强与研发机构、企业在核心材料、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动力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对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目前,由于电池回收利用技术还不太成熟、收购网络不太完善、管理措施不够健全,动力电池回收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尚待探索。

  在陈清泰看来,我国应加快电池回收再利用的体系建设,从战略高度来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体系,并制定相关的技术、安全、环保标准,鼓励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企业的发展。

  毫无疑问,处理好动力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对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白皮书”指出,在动力电池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上,首先应提高开采技术水平,严控资源开采项目,集中力量实现资源的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开发利用。其次,从发展阶段看,最早投入市场的车载动力电池已经开始进入退役期,第一波规模化的退役即将到来,动力电池的回收和梯次利用对环境保护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性、资源再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研究布局。

协同发展提高全行业竞争力

  动力电池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日韩企业正进一步向中国市场发力,中国将成为动力电池竞争的主战场。在论坛上,韩国SK Innovation电池事业本部长姜相焄表示,该公司正积极在华进行产能及研发投资,打造具备价格优势的电池。他向记者坦言,“我相信,这些努力终会转换为中国所有合作伙伴的协同发展。这也是SK从不以外来企业自居,而是立足成为中国本土企业的信念。”

  未来,市场将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小型、低水平的动力电池企业将在竞争中被淘汰。从企业关系来看,电池企业与整车企业的关系已经不仅是纯粹的供需关系,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

  浙江电咖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亮认为,应让动力电池生产商从前端介入与整车厂共同参与研发设计,让电池生产商充分了解主机厂的配套需求。他说,“整车企业需要抛开整车厂与供应商的固有关系,转而成为密切配合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电池技术的迭代与进化。”

  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林密表示,作为新兴企业,云度也在积极思考怎样应对即将到来的“后补贴时代”和“无补贴时代”。

  “加强上下游企业间协同”是本次论坛中多名演讲嘉宾的一致呼声。作为高技术新兴产业,动力电池领域的创新发展涉及到诸多交叉学科和产业协同与合作,只强调动力电池单个主体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产业的需要。

  张永伟表示,电池企业和整车企业应该提升对产业链的整合能力,通过战略合作、联盟合作和合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协同,从而保障我国动力电池技术的持续进步,形成越来越强的国际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京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