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民国时期的民间消防组织——通济洋龙局

2018/09/06129 作者:佚名
导读:历史文化 晚清民国时期,在官办消防组织尚未完善以前,上虞各地的消防主要由民间组织“洋龙局”发挥作用,通济洋龙局就是丰惠民国时期的民间消防组织。 通济洋龙局位于丰惠镇虞光村通明自然村十八里河北岸,南紧靠建于南宋的新通明坝。周围地势平坦,水网纵

历史文化

晚清民国时期,在官办消防组织尚未完善以前,上虞各地的消防主要由民间组织“洋龙局”发挥作用,通济洋龙局就是丰惠民国时期的民间消防组织。

通济洋龙局位于丰惠镇虞光村通明自然村十八里河北岸,南紧靠建于南宋的新通明坝。周围地势平坦,水网纵横,交通便捷。建筑坐北朝南,为三间普通老式平房,通面阔9.6米,通进深4.9米,建筑面积47 平方米。各缝梁架穿斗构架,四柱用八檩。西次间门楣上挂有“丁巳季秋吉旦通济洋龙局众姓公立”横匾一块,中间对开实榻大门上墨书“通方自具出洋志,济世尚怀卧龙心”对联一幅,字迹已模糊不清。

晚清民国时期,十八里河一带由于新通明坝物资运输繁忙,带来运河两岸人口稠密,经济活跃,但火灾频发,给许多人造成损失惨重。通济洋龙局建于1917年,由当地众姓出资修建,主要负责十八里河沿线新通明坝一带及相邻地区的消防事务。目前在西次间尚保存一套基本完整的消防灭火设施。这套消防设施包括帅旗、龙头、铜锣、木桶、水机子等设备。一旦发生火灾,救火队员就会拿起铜锣,快跑急敲高喊“救火”,其他救火队员听到后会迅速从附近赶来,由帅旗开道,抬着救火工具,赶往事发地点,然后担着水桶来回挑水,轮流为水机子提供水源,救火时,由4名会员压杠,水从龙头中喷出,一人拿着龙头灭火,喷出的水柱最高可达十余米。通济洋龙局原有五个龙头,四个锡制,称“天、地、人、和”,一只铜制,在许多火灾事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随着专职消防队的建立,民间机构逐渐淡出。传统的救火行业,也渐渐为更先进更有效的消防力量所替代。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