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色料种类极多,且各种类型的色料的制造方法不尽相同,甚至同种色料也可用不同方法来制取,因而这里只能介绍一般的制备工艺。
色剂的制备流程有以下几种主要步骤:
配料——→混合——→煅烧——→破碎——→磨粉——→烘干
陶瓷色料用原料可分成色基,载色母体以及矿化剂。色基是色料中能发色的原料,常用的有着色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碳酸盐,氯化物,有时也用磷酸盐,硫酸盐等色盐类。载色母体通常是无色氧化物,盐类,固溶体,矿化剂常为碱金属氧化物碱盐,氟化物等,使用哪种矿化剂取决于色料种类与制造方法。
原料在使用前需经过粉碎。粉碎设备中与原料接触的部件不宜用铁质的,以免铁粉填入。此外,也要防止各原料之间的相互污染,放置时不能落入灰尘,否则影响色料的色泽,发色均匀性及鲜艳性。
煅烧是制造色料的重要工序,一般要求煅烧温度至少要和色料的使用温度相同,一般为800~1400℃。由于采用了矿化剂,故最高温度均低于1400℃。由于采用了矿化剂,故最高温度均低于1400℃.烧成气氛需视色料的品种而定,一般采用氧化焰煅烧。为稳定呈色,有时要进行2~3次复烧,但不宜烧结成硬块。煅烧中的反应为分解与化合,通常用密封钵内在素烧窑或釉烧窑中进行搭烧,但高质量的色料最好用许多小隔焰窑进行煅烧。
陶瓷色料的着色能力除与其本身性能有关外,还与其细度有关,颗粒越细,着色能力越强。所以,色料的最后研磨工序是必不可少的。
物体之所以显色是由于它对可见光选择性吸收与选择性反射所致,凡是使陶瓷坯,釉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物质均可制成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