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人防防护密闭套管厂家

2018/09/06207 作者:佚名
导读:人防防护密闭套管的基本功能是防护和密闭,因此,外墙有防水要求,所有进出该工程结构的外墙管道都要采取密闭、防渗措施。所以,一般情况下均采用预埋人防防护密闭套管的办法。套管分刚性套管和柔性钢套管的办法。埋设套管时人防防护密闭套管不得有接头,预埋

人防防护密闭套管的基本功能是防护和密闭,因此,外墙有防水要求,所有进出该工程结构的外墙管道都要采取密闭、防渗措施。所以,一般情况下均采用预埋人防防护密闭套管的办法。套管分刚性套管和柔性钢套管的办法。埋设套管时人防防护密闭套管不得有接头,预埋套管一定要直接埋置在墙体或顶板内,严禁先留孔后埋置;套管一定要焊上止水翼环,焊缝要均匀、饱满。当结构有变形、振动的可能或介质温度为40℃~100℃时,穿墙应采用柔性钢套管。按设计要求易变形位置应选用沥青麻丝、石棉水泥或沥青石棉绳等柔性材料进行填充,在浇筑砼时墙体中的预埋套管下侧一定要振捣密实,尤其是大口径预埋套管,其下侧砼振捣的要求更严格。

1、人防防护密闭套管厂家钢筋混凝土防护结构,必须采用热轧钢筋,不得采用冷轧带肋钢筋、冷拉钢筋等经冷加工处理的钢筋。钢筋除锈也不能用冷拉方法。冷拉除锈既不能控制拉伸率,也不能控制强度,易造成钢筋脆变,在承受核爆动荷载作用时,达不到设计承受能力,将会使结构遭到脆性破坏。

2、人防防护密闭套管厂家的底板、墙板、顶板和防倒塌楼梯板在两层钢筋网之间,应设梅花形布置的拉结筋,其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500mm,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小于拉结筋直径的6倍且不小于50mm。

3、钢筋的焊接接头,焊接长度通常为土建的1.05倍,两焊接接头间距不得小于钢筋直径35倍且不小于500mm。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受拉区不宜超过50%,受压区不限。

4、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在正常环境下,不宜小于25mm;在高湿度环境下,不应小于50mm。由于人防防护密闭套管厂家结构处于地下潮湿环境,为防止钢筋锈蚀,提高结构的耐久性,钢筋保护层厚度应适当提高。

5、人防防护密闭套管厂家中施工缝和后浇带应留置合理,尽量避开人防口部。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后浇带不得穿越人防金属门框,且应做好结构加强及防水措施。在施工期间后浇带跨内的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否则可能引起各部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问题。

6、人防防护密闭套管厂家围护结构上不得随意留设孔洞,预留的孔洞必须在设计文件中找到依据,并做好防护措施。容易忽略的地方有:a.放线孔b.拆钢管、模板等孔洞c.上部建筑排水、排污管进入人防区孔洞d.设计图纸未涉及的弱电施工孔洞e.临时用水管、电气线路穿孔f.未出专项施工方案的塔吊孔。

7、底板上层钢筋要求从地梁上层主筋下穿。

8、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及竖向临战封堵均应设置人防门槛。活门槛配筋上翻高度应与建筑标高平,固定门槛高度宜高出建筑标高150mm。所有门槛均应配置纵筋和箍筋,纵筋直径不小于16mm,箍筋由受力计算控制。

9、门洞口每角设2根16mm以上的加强筋,紧贴洞口边45角设置,长度不小于1000mm(当门框墙宽度大于400时数量为三根)。风管周边切断钢筋应进行补强,并在周边加设加强筋。

10、门框墙模板内钢筋密集,预埋构件的锚固筋多,混凝土下料和振捣比较困难,应配合人工振捣,宜采用分层浇注的方法。门框墙的混凝土应振捣密实。每道门框墙任何一处麻面面积不大于门框墙总面积的0.5%。

11、人防防护密闭套管厂家门上部加强梁应锚入两端竖向构件,全开口的竖井,井内的防护密闭门上方应增加遮挡梁。

12、人防防护密闭套管厂家门框和临战封堵周边支模时,应留出墙体的粉刷面,粉刷完成后,墙面应与门框和预埋角钢框齐平。

13、人防临空墙、防护密闭墙和密闭墙均应采用止水螺杆支模,采用止水螺杆的墙板严禁出现木头撑条、灌浆塑料撑条和带塑料套管的螺杆等。容易遗漏的地方为:人防单元间隔墙,临战封堵梁。

14、各人防门、临战封堵吊钩应在墙顶板浇注前预埋到位,吊钩位置主要有两种:防护门埋在门开启侧门洞中,距门框墙边一般为500mm;外封堵的临战封堵应根据门洞宽度在封堵侧设置吊钩,如门洞宽6米内,一般应设置2根吊钩平面垂直于封堵面。吊钩放置时应勾住上层板筋。

15、在施工现场常见到地面超高,门扇开、关碰地面受阻的情况。正常门槛设计高度为150mm。

16、采用竖向封堵的出入口临战封堵均应设置封堵槽,槽的尺寸应严格按图纸或图集施工,并一直保留至竣工验收结束,在验收通过后再将槽填平。

17、人防防护密闭套管厂家底板马凳可按2m加密,以保证板的有效厚度,顶板马凳应适当加密。马凳不得直接支撑于垫层,应在下面加设垫块。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