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喜讯|贵安两座建筑斩获德国建筑设计大奖

2018/09/06171 作者:佚名
导读:近日,记者再次走进贵州西线工作室,缘于其作品再次荣膺国际金奖。 不久前,德国官方公布2018德国国家设计奖名单,由贵州西线工作室设计的作品“贵安新区车田村文化中心”项目获得唯一金奖。同时获奖的,还有该工作室的“贵安新区大学城消防应急救援中心

近日,记者再次走进贵州西线工作室,缘于其作品再次荣膺国际金奖。

不久前,德国官方公布2018德国国家设计奖名单,由贵州西线工作室设计的作品“贵安新区车田村文化中心”项目获得唯一金奖。同时获奖的,还有该工作室的“贵安新区大学城消防应急救援中心”项目,获建筑设计类优胜奖。

这是中国建筑师首次问鼎德国国家设计奖建筑设计类金奖。而同一建筑师的两件作品同时获奖,这在德国国家设计奖设立60多年来也是十分罕见的。

“世界著名的有特色的消防站之一”

在2018年度德国国家设计奖获奖通知书上,看到贵州省贵安新区大学城消防应急救援中心项目获得优胜奖时,作为设计主持的魏浩波颇感意外。

“这个被业界誉为‘奖中奖’的建筑设计奖,作品均要获得国家级或国际性荣誉,才有参赛资格。”魏浩波说,“刚建成的贵安新区大学城消防应急救援中心还未参与过任何赛事。”

德国设计委员会通过国际权威建筑媒体ArchDaily了解到贵安新区大学城消防应急救援中心的建造技艺后,破格提名,该项目在5000份设计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建筑设计类优胜奖。

“这个建筑还被业界誉为‘世界著名的有特色的消防站之一’。”魏浩波说,“该项目试图探索山地建筑的空间控制机制与光的幻想氛围,同时尝试建立物化的共同体公共生活模型。”

项目主体的消防红与贵州常年阴雨绵绵的雾海天气形成强烈反差,建筑因山就势的场地设计,充分利用喀斯特地貌的山地特征,平行退台的方式组织空间,借助山势达成恢宏的建筑意象。

白色竖向,穿过巨大的斜坡,打破空间秩序,那是救援中心的荣誉展厅。“白色,代表纯洁和至高无上的荣誉。”魏浩波说,“突兀的白色建筑,彰显着消防事业的纯粹。”

花溪大学城消防应急救援中心

“台阶广场和荣誉展厅,形成了一个仪式性广场。”魏浩波接着说,“层层而上的台阶,诉说消防事业是神圣的。”

救援中心的设计建造惯用了西线工作室“单元平行成组+复杂空间”的组织方式,以单坡梯形剖面为基本单元,实现了从大功能空间到小天窗群组的全面贯彻。

“像游走在山寨里一样。”这是参观救援中心后人们的共同感受。

“救援中心给人很明显的场所感。”魏浩波说,“台阶是一种对外的场所,露天的庭院给人产生了不同的生活场所的感觉。”

“不改变原有的山地标高,以退台方式组织空间,试图在构建现代部队生活的共同体模型。”魏浩波说,“公共服务中心、救援车库、办公楼和体能训练中心,都以白色的荣誉展厅形成一个向心格局。”

“光的处理也很讲究。就拿荣誉展厅来说。”魏浩波介绍,“有天窗,有侧窗,精准的光控制设计形成了很好的纪念性光氛围;水上训练区和室内运动场中,采用横线条窗户,形成漫射光氛围,既明亮又便于训练。”

“山地建筑很容易做得零碎。”魏浩波说,“但救援中心层层的退台关系,给人以从山峰中自然长出的幻想,不仅与周围的地形完全吻合,还重新提升了这片地貌的品质,这大概也是获得大奖组委会青睐的原因。”

消防应急救援中心因山就势而建

车田文化中心“讲述石头的故事”

说到贵安新区车田村文化中心项目的获奖,魏浩波并不感到意外。

早在今年3月,车田村文化中心就已获得世界权威建筑网站ArchDaily评选的2017中国建筑年度冠军。

“再次获奖,说明了西线的工作方法论已经充分获得国际认同。”魏浩波自豪地说。

大奖组委会是这样描述车田村文化中心的:“一块简单普通的石头,却能讲述整个工程的故事、背后的文化、建造的过程以及建筑师对当地文化的深深尊重。它再建了一种信仰教化+世俗公共性+技艺传播的社会物质性结构。”

“这个建筑,的确讲的是一个石头的故事。”魏浩波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石头房、九龙坡、水车水渠、苗戏台、空坝子……依照地缘秩序,营造出贵州少数民族村落氛围场所,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乡愁。”

就地取材,是车田村文化中心项目的最大特点。

车田村是一座拥有400年历史的自然村落,村庄周围盛产青石。自古以来,村民都以青石为材,建造自己的住宅。

为了让车田村文化中心融入当地环境,魏浩波决定,用青石板作为建造文化中心的原材料,还原乡土本色的建筑基调。

车田村文化中心俯瞰

“一开始还试图用古老的砌筑方法来建造,实践后发现不可行。要考虑到房屋的防震和保温功能,最后还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法来建造。”魏浩波说,在对建造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的当下,石板房也要发展和进步,除了建造本身要具有逻辑性外,要与如今的生产技术相结合,要与整个乡村发现相融合,还要反映当下的社会特征和生产力状态,才能称得上是充分显示出地形的完美现代建筑。

“让金属材料、彩色玻璃,通过现代技术工艺与青石板发生历史碰撞,使传统的地缘与人文关系产生故事,实现了现代主义与乡土的完美结合。”魏浩波告诉记者,车田村是一个山石地的自然村落,地形沿山坡与河流走势布局,自然造就了不同朝向的层层叠叠的条带平行组织方式,也由此形成了“单元结构+列平行”的空间控制模式。这种模式,既保持了列与列之间相对的空间独立,亦获取了平行组合所具有的匀质性与整体性,因而透射出重复性与差异性共存的乡土空间控制思维。

走进位于贵安新区车田村中寨的车田村文化中心项目,看似冰冷的石头建筑却给人久违的亲切感,层层递进的空间,像是逐个被放大的院落。700多平米的庞大建筑突然变生于寨子中央却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它与整个村庄是如此的和谐。”魏浩波说。

车田村文化中心建筑取材于当地盛产的青石

在乡土建筑设计中找到一个巧妙的平衡点

“地缘秩序,氛围制造,共同体模型。”魏浩波在和记者的交谈中,多次提及这三个词组。这是西线工作室一以贯之的工作方法。

“其实我们是两条腿走路。”魏浩波说,“村落考察,熟知自己土地上潜藏的专业资源;国际接轨,了解世界建筑的发展前沿,只有两者结合,才能产生迸发性的现代主义载地性建筑作品。”

“贵州地貌较为特殊,存在正、负地形的明显反差。彼此在形成过程中伴生,且有一定的成因联系和组合规律。”长期以贵州为背景,致力于特殊地缘结构与多样次文化圈层状态下的地方性工作实践,西线工作室通过长达10余年,逐渐累积了一套理清复杂地缘关系、乡土社会基本架构与建造规律基础之上有的放矢的工作系统,并建立了“地缘秩序”+“公共生活模型”+“氛围制造”+“建造经验+当代技术思路”的工作框架,试图寻找一种渗透着多元次文化圈层社会存在结构、特定地缘模型与当代性的建造方法,由此尝试达成与鲜活的“生活世界”相默契的实践方向。

车田村文化中心吸引外国专家前来考察

“用现代思维模式探讨单体民居的建造方法,这套工作方法不是舶来的,而是在自己的土壤上探索延展出来的建造体系。”魏浩波说。

牛津大学新版《地域百科全书》这样评价:西线工作室主持建筑师魏浩波在乡土建筑设计中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点,使得乡土文化的魅力在建筑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这显示出了在如今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中国,需要建筑师拥有更加新颖开放的眼光。西线工作室所倡导的建筑理论不仅是现代化、微妙而又深入的,同时也为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树立了一个风向标。

来源:贵安新区报

文:秦声

图:谢佳杰

编辑:杨凯茗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