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多杆合一亮相】通信杆、路名牌杆、监控杆,统一“收入”路灯杆

2018/09/07189 作者:佚名
导读: 在上海市区漫步,时常看到黑压压的架空线,以及路口繁杂的监控杆、通信杆、路名牌杆……今年起,这些不太美观的街头设施将大幅减少。 伴随《上海市道路合杆整治技术导则》出台,一种新型综合杆将走进人们的生活。昨晚,南京东路上首个“多杆合一”的灯

在上海市区漫步,时常看到黑压压的架空线,以及路口繁杂的监控杆、通信杆、路名牌杆……今年起,这些不太美观的街头设施将大幅减少。

伴随《上海市道路合杆整治技术导则》出台,一种新型综合杆将走进人们的生活。昨晚,南京东路上首个“多杆合一”的灯杆亮相,通信杆、信号杆、路名牌杆、电线杆……全部收进“升级版”路灯杆。

黄浦区首根“多杆合一”路灯杆位于南京东路河南中路口,小编看到,新型路灯杆由多节构成,高度可以上下伸缩,目前已经在杆上融合了路牌和路灯,整体为黑色,远远望去,简洁明了。

据黄浦区建管委介绍,黄浦区多杆合一工程将包括合杆整治、废旧杆拔除、全要素道路景观提升等,多项工程同步进行。整治以后道路环境、空间视觉有大幅提升。

“多杆合一”灯杆采用分层设置原则,根据《上海市道路合杆整治技术导则》,按照“多杆合一”“多箱合一”“多头合一”集约化建设原则,各类路杆集中统一。建设以道路照明灯杆为载体的综合杆,废弃杆全部拔除。

综合杆分层设计示意图

前一阶段,黄浦区已经针对南京东路沿线老旧杆件进行了统一拔除。

架空线入地一直是整治难点,违规架设成本低、权属多难管理、地上地下资源紧张、资金需求量大。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上海开始实施架空线入地及整治。20多年来,共完成600公里架空线入地,内环内完成231公里。2011年以后基本处于停滞阶段,截至目前,内环线内仍有71%道路有架空线。

本次架空线入地采取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中心城区、老城区地下空间有限,将因地制宜,建设缆线型管廊;在重要交通节点,通过装配和拼装等快速施工方式,减少占地围挡、夜间施工、穿缆割接等影响。电力架空线入地的配套电力设施也将采取小型化的设备。

除了在南京路推进多杆合一项目,未来三年黄浦将推进区域内69公里架空线落地,今年有望开工17公里、完成11公里。汪珺告诉记者,今年开工的项目将集中在环人民广场、新天地、环豫园(中华路—人民路)区域,同步推进多杆合一项目。今后在有条件的支小马路,黄浦也将推进多杆合一项目。

(文:高磊 图:陆炜 高磊 编辑:高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