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跑道、塑胶操场在非专业运动场地,尤其是在幼儿园、中小学的铺装面积大幅增加,现有作为推荐性指标的国标,已无法在低价竞标的行业环境中为质量提供“兜底”保障
2016年6月20日早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实验二小白云路分校,迎来了一个有些特殊的周一。该校“毒操场”事件受各界关注已一月有余,这是拆除曾经散发异味的塑胶操场后,该校第一次迎来上课的学生们。当天,周一例行的升旗仪式和课间操被取消。
5月下旬,实验二小白云路分校多名学生家长反映塑胶操场散发异味,并怀疑其与多名学生先后出现流鼻血、身体不适等症状有关。
6月4日、5日,在北京市精诚公证处,公证员和17位家长代表全程参与下,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工作人员分别对该校室内空气和操场进行了采样。按照专业流程,检测周期为期一周。
12日,西城区召开检测结果通报会,检测报告在西城区联合工作组、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北京市精诚公证处、项目招标单位、设计单位、施工方、监理方,以及五家媒体代表的共同见证下启封。检验国家规范要求的苯、甲苯、二甲苯、甲醛、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等五项指标,结果显示,操场各项指标符合国标。
尽管各项指标均显示合格,在学生家长们的要求下,6月17日,该校塑胶操场开始拆除。
实验二小白云路分校并非唯一爆出有塑胶跑道问题的学校。同在西城区的展览路第一小学,2015年爆出塑胶跑道散发异味,多名学生出现身体不适。实验二小白云路分校异味塑胶操场事发后,展览路第一小学学生家长们一度中断的维权呼吁再度开启,要求完全拆除塑胶跑道及其下的沥青层。该校网站公告栏于今年6月7日发布了《关于对学校操场进行专业检测的通知》,称将“组织有资质的权威机构对操场进行专业检测,并邀请家长代表全程参与”,“根据检测结果,决定下一步处置方案”,“在检测报告出来以前,学校停止使用操场”。检测结果尚未公布。6月17日,该校施工拆除塑胶跑道面层,沥青层仍保留。
央视根据已有报道粗略统计发现,2015年9月至今,已有25所中小学和幼儿园被报道存在异味操场或异味跑道,均为塑胶场地,其中幼儿园和中学各为5所,其余15所均为小学。而在公开报道中,经检测后显示相关指标不合格或超标的,仅有2例。
于是,相关标准是否足够严格,或滞后成为焦点。现行实施的《合成材料跑道面层》(GB/T 14833-2011)于2012年5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迄今国内唯一一部关于塑胶跑道面层的国家标准,但仅为推荐性标准。
鉴于近期校园环保问题多发,该标准主要起草人之一师建华表示,随着行业发展和塑胶跑道、塑胶操场在非专业运动场地,尤其是在幼儿园、中小学的铺装面积大幅增加,现有作为推荐性指标的国标,已无法在低价竞标的行业环境中为质量提供“兜底”保障,亟待更加严格、细化的新标准出台。
跑道主原料“带毒”?
“检测结果说合格,说有害物质没超标,刺激性气味怎么解释?”北京实验二小白云路分校一名学生家长刘思,直到现在,对塑胶操场复检结果显示合格, “完全不能认可”。
被家长们屡次提及的刺鼻气味,其主要来源是塑胶场地的浇注原料。
塑胶跑道、球场等体育场地的表面,被统称为“面层”。根据铺装工艺和方式,塑胶跑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按照铺装场地需求和面积,提前生产出面层、到现场直接黏合铺装的预制型跑道;另一类,就是在运动场地现场,使用多种原料浇注铺装的现浇型面层。
大多数非专业运动场地选用了现浇型面层。按上述统计,全国范围内已被报道出的25起中小学、幼儿园异味体育场地事件中,所采用的均系现浇型塑胶面层。
所有已被曝光的“毒跑道”中,最核心的原料为聚氨酯胶体。聚氨酯俗称PU,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都是生产聚氨酯的重要基础原料,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现浇型塑胶跑道。其中,TDI有刺鼻气味,易挥发、毒性大,超出标准的游离TDI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主要是致敏和刺激作用,已于2003年被列入《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与TDI相比,MDI毒性较小,相对环保,但价格更高。
2002年,以聚氨酯为主要原料的塑胶跑道在国内初步打开市场时,业内对TDI潜在的毒害问题便开展了讨论。
对于现浇型塑胶面层,有害物质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完成之后均有挥发,如果现场铺装过程中原料反应不充分,便意味着随后挥发出的有害物质将增加。
“塑胶面层有害物质挥发出来后,浓度最高的区间在0.8米至1.2米之间。” 一位北京体育设施工程公司张姓负责人说,“这也是小孩、小学生的大致身高范围,事实上现在铺装塑胶面层的大多是幼儿园、中小学。”
其实,早在这类跑道推行之初,业内人士已发现塑胶面层铺装之后第二天,表面布满苍蝇等小虫的尸体,由此意识到其“毒性”,并引发了对其主要原料TDI安全性能的讨论。
“TDI本身是剧毒,这是没法改变的。”北京一家塑胶制品企业负责人侯志(化名)透露,于是,为了减毒,基于施工工艺方面的可操作性,业内逐渐达成了一些共识。
比如,当时有厂家提出,采用真空吸入法,这样可以降低TDI与空气的接触,避免向空气中挥发。一些厂家还提倡施工场所应该有良好的通风情况,如果TDI不慎落在地面上,应该迅速用含氨类的清洁剂清除,所有被污染物品严格来说都应该按照有毒有害危险品的处置规定来处理。
这样一来,TDI虽然有毒,但只要每个工艺、工程环节都严格、合规操作,就可以做到低毒和安全。
无序竞争毁行业
随着行业发展,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一些不良企业使用低质原料“尤其是那些并不打算在这个行业里生存下去的小厂,会采购低质的原料,施工过程中为了使最终浇注出的面层在延展度、韧性等物理特性,以及有毒物质检测等化学性能方面能够达标,还会使用甲苯、二甲苯等带有明显刺激性味道、毒性大的稀释剂,加入便宜的无机填料,这样能够整体降低施工成本。”侯志说。
优质聚氨酯胶体价格,现约为每吨1万多元。添加其他东西,比如售价每吨约100多元的石粉,能够明显降低原料成本。可是添加这些东西后,会导致跑道弹性降低,那么又需要加塑化剂,塑化剂也是越便宜,气味、毒性会越大;想要提高跑道面层的强度,还可能加交联剂;实际铺装过程中还要加溶剂等其他材料。
据侯志透露,很多塑胶跑道工程已经开始使用“硅PU”,这是一种具备上硬下弹的结构特征,且能直接在水泥、沥青等基础上施工的面层材料系统。硅PU原本是跑道业工艺的进步,被一味追求低成本行业环境下的更高收益的小厂使用后,事实上为低质量、高毒性的劣质跑道提供了“保护”。
“耐磨面层起遮盖作用,直接导致下面塑胶层挥发出来的气味降低,但这不代表这些有毒有害物质不挥发、少挥发,只是挥发速度变慢,总量不变,在工程验收时相关指标也是合规的,能够达标。”侯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