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范一飞: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

2015/06/261186 作者:佚名
导读:央行副行长范一飞26日在201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央行将会同相关单位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打通个人跨境投资渠道,推出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26日在“201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央行将会同相关单位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打通个人跨境投资渠道,推出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完善沪港通,推出“深港通”;修订外汇管理条例,取消大部分的事权审批,建立有效的适合监测和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提高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我国资本市场的便利性等等。

范一飞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换档变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长动力转向创新驱动。中国金融业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关键在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改善金融服务。

经济新常态下金融改革开放的显著特征表现为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序推进,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我国于1996年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以后,即开始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2014年沪港通顺利推出,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更加便利,资本项目外汇管理进一步简化。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单位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打通个人跨境投资渠道,推出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ID境外投资试点;完善沪港通,推出“深港通”;修订外汇管理条例,取消大部分的事权审批,建立有效的适合监测和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提高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我国资本市场的便利性等等。

他表示,总体来看,随着一系列金融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距离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目标越来越近。与此相应,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地上升。2009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逐步取消人民币用于跨境结算的限制,基本建立了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政策框架,有力促进了贸易投资便利化。人民币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 2015年1-5月份,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重上升到27.7%。人民币国际使用逐步扩大,截止2015年5月末,我国境内银行非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2.1万亿元;到4月末,境外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资产余额约6667亿元。人民币国际合作成效显著,截止5月末,人民银行与32个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付款协议,协议总规模达到3.1万亿人民币;在1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支持人民币成为区域结算货币。2015年4月,人民币继续保持第五大支付货币地位,市场占有率上升了2.07%。

文章来源:证劵时报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