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广州市市政工程监理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周玉峰,在建设监理、材料、信息化专题论坛上,作关于《基于沉管法隧道发展简史从内河沉管到港珠澳大桥监理历程谈监理工作的实践与创新》的主题论坛演讲。
广州市市政工程监理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周玉峰
周玉峰,湖北黄冈人,从事监理工作 18 年,长期坚持在一线并致力于沉管隧道的监理工作。2001 年开始接触内河沉管工程,曾担任广州市生物岛-大学城沉管隧道土建工程的总监理工程师,工程监理期间圆满地完成了本职工作,该工程获得 2012 年度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奖。2001 至 2018 年,担任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岛隧工程监理项目负责人,成为“大桥”建设的首批拓荒者。2016 年编写的《工程监理信息化技术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应用》获广东省建设监理协会颁发“庆祝协会成立 15 周年纪念活动”征文比赛二等奖;2017年获港珠澳大桥建设工程工会联合会颁发“2016 年度港珠澳大桥建设劳动竞赛‘先进工作者’”称号。
迄今为止建成的大多数沉管法隧道均集中在美国、荷兰和日本,然而自2000年以来,中国(包括香港)的沉管隧道建造速度已经和荷兰同时期建成的沉管法隧道总数相当,并可能继续保持数量最大的新建隧道项目计划并且这种势头仍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生物岛隧道采用干坞、半潜驳预制沉管管段;广州市区洲头咀隧道变截面管段技术在国内属首创;珠江横琴新区马骝州交通隧道国内领先的双向盾构广州车陂路-新滘东路隧道工程(黄埔大道至新港东路)施工监理项目;港珠澳大桥,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的超级工程;集桥、岛、隧为一体的超级交通集群工程。
港珠澳大桥特点及难点
特点:港珠澳大桥东连香港、西接珠海或澳门,是我国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京沪高铁之后又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三地总投资超过1100亿元人民币,目前已具备通车条件。
一桥连三地,是一国两制条件下大型跨界工程,建设管理极具挑战;同时满足三地标准及要求,设计寿命120年,质量及耐久性要求高;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决策机制、管理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建设管理极具挑战;质量及耐久性要求高;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决策机制、管理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建设条件复杂,HSE管理极具挑战;地处外海,气象水文条件复杂;航线复杂、流量大,海上安全管理难度大;环保要求高。
岛隧工程技术难点及取得的成果
人工岛快速成岛:215天完成东西人工岛120个圆筒振沉施工;100天完成地基加固,工后沉降小于500px,如期具备首节沉管对接条件。沉管管节工厂化预制工艺:入模控制25(28)C以内;冰水混合物拌制混凝土;各环节全过程温控。沉管隧道基础设计与施工:沉管隧道基础总长近6km,坐落于深厚软基层;控制目标为沉管基础刚度协调、控制总沉降和差异沉降。采用复合地基+组合基床方案,实现隧道基础刚度平顺过渡。外海沉管管节的浮运与安装:沉管浮运安装面临第一次外海安装,无经验、风险高;管节体量巨大,控制难度大;对接精度要求高的挑战;沉管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构件之一;浮运线路位于目前我国航运最繁忙的水域;沉管无动力、无舵效,航道窄、多拖轮协作操控难;需要在横流、横浪情况下狭窄基槽内长距离横拖。首创整体式最终接头:采用12000T大型浮吊海上吊装最终接头。
岛遂工程监理工作实践与创新
一、开启全新的水下检测监理任务。机床检测、潜水探摸、隧道监测、贯通测量。
二、高效的信息化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管节预制各环节、全过程的可视化监测预警系统对预制沉管实施现场监控。
三、程序和标准的制定者。1、工厂化、全断面沉管预制,国内极少有类似工程可以借鉴,监理工作验收标准与验收程序国内相关的规范。2、全新的外海沉管浮运。3、对管节的水密及耐久性等关键质量要求制定严格的检查和验收程序。4、推广“首件制”和“典型施工”。
四、精细化管理。针对沉管预制工序复杂,检查要点多,项目监理部设置质量控制点,进行清单式管理。
五、深入工法创新、广泛参与工艺优化。沉管的水密性防水质量是沉管预制重大质量控制点,决定沉管120年使用寿命。
六、持续开展质量通病排查。对沉管预制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直螺纹钢筋丝头加工、安装不合格,保护不规范;扎丝头、钢筋、预埋件等伸入钢筋土保护层;保护层垫块质量差;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差;大体积混凝土开裂;混凝土缺陷修补工艺不合理,修补随意。
七、模块化的HSE管理。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
未来沉管法隧道发展的趋势:已由内河走向了海洋,近阶段沉管的工法更是多样化,沉管的施工方法(干坞法、工厂法);沉管的结构(混凝土结构、钢壳混凝土结构、半钢壳混凝土结构);沉管的受力(刚性沉管、柔性沉管、半刚半柔性沉管);基础垫层(先铺法、灌砂法);沉管的浮运(绞移、拖带、一体式沉放船)。沉管的长度更长(港珠澳大桥之前公路隧道不超过4公里)断面更大、埋深更深。一种悬浮法沉管隧道代表未来的更高技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