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王广斌:BIM技术全过程集成应用要与组织管理模式紧密结合

2019/07/2412825 作者:高洋洋
导读: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作为建筑业改革创新的关键性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工程成本和缩短施工工期等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在工程建设领域具有广阔前景。201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后,极大地推进了我国BIM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作为建筑业改革创新的关键性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工程成本和缩短施工工期等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在工程建设领域具有广阔前景。201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后,极大地推进了我国BIM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同济大学建筑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广斌教授

BIM技术实际应用有关话题,同济大学建筑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广斌教授在接受中国建设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建筑业企业要意识到BIM应用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其应用功能点也不仅是3D可视、漫游和碰撞性分析等,BIM的深化应用涉及企业和项目的方方面面:制度、组织流程、领导力,还有人员技能。要把BIM技术与企业的组织环境、管理模式以及人员知识技能培训等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真正发挥BIM的价值。同时,BIM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需要政府、企业、项目和个人协同共同努力。

 

记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均提出,要加快推进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目前来看,您认为BIM技术实际应用情况如何?

王广斌:BIM技术在建设项目全过程集成应用确实是目前非常热门的话题,这是BIM技术应用经过十多年发展后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最大困难。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仅要从技术上着手,更需要从过程、组织和产品不同的角度进行改革创新,需要更大投入,该问题解决不好甚至会导致大家对BIM技术真正的应用价值产生了怀疑。这也是业内非常迫切需要重点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只有BIM贯穿于建筑设计、施工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才能真正令其价值最大化。但由于当前建筑业相关体制机制、生产流程、专业化人才、工人素质等仍然呈现出割裂的特点,难以从建筑全生命周期打通建设项目项目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交互,信息孤岛依旧存在。比如,项目设计阶段的参与方无法提前获取施工和运营所需要的信息,其设计的依据还是传统的设计标准和规范,难以考虑可施工性和可维护性的信息需求,这种情况下难以将BIM从设计阶段有效的传递到施工阶段,更不要说运营阶段。要想解决割裂的问题,除了推动BIM技术本身进步外,还要把它与现有的行业环境、组织流程、管理模式以及人员知识技能培训紧密结合在一起,甚至还要对现有的规范、标准、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全球BIM最佳实践也证明,BIM全生命周期成功应用的组织模式是IPD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集成项目交付),在这个模式下,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的参与方提前介入到设计阶段共同工作各个环节割裂的问题都得到了很好解决。

 

记者:总体而言,您认为我国BIM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还存在哪些问题?

王广斌:一是行业需求发生了变化。BIM技术已经从之前的房屋建筑领域逐渐扩展到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而且在很多大型项目中得到了应用和认可,比如机场、轨道交通、医疗建筑等。二是BIM技术本身也在快速发展。除了相关软硬件的发展外,5G等新技术已经开始试用,这将深刻改变BIM技术的未来。三是行业环境不断改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倡全过程工程咨询和EPC(工程总承包),这种政策和组织结构的改变,对于BIM技术的应用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BIM技术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业内设计、施工的组织流程和人员知识技能的提升与BIM技术的发展还不是很匹配。其次,行业对BIM人才需求巨大,但符合要求的人员数量却很少,市场得不到满足。最后,虽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倡全过程工程咨询和EPC,但在现有制度下,BIM技术的应用还是没有取得新的突破。比如,设计阶段的模型还是难以直接应用于施工,传统招投标制度、承发包模式等存在的矛盾尚未突破。

 

记者:作为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IM技术将极大地促进建筑领域生产方式的变革。您认为政府、企业和从业者分别应该做些什么?

王广斌:从政府层面来看,我国已经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能够促进产业的不断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政府亟须出台政策进一步引导新兴技术与BIM在建筑业更加深化地融合应用。比如,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等新兴建造技术与BIM技术的融合,3D扫描、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与BIM技术的融合。更重要的一点是,政府需要从制度上破解BIM人才的培养与生产需求的矛盾,这是保证整个行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

从企业层面来看,要意识到BIM技术需要紧密和企业业务生产深度融合,而非简单用来3D可视、漫游和碰撞检查。可视化是BIM技术基本的特征之一,并不能充分发挥BIM的价值。企业一定要深刻意识到,BIM技术一定要深入企业生产过程、紧密与项目的各个岗位融合创新,与企业的管理和组织流程相结合。只有这样,BIM技术的价值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对于从业者而言,要明白BIM技术是涉及行业中各个岗位和专业的基本技能。我在2005年的时候就说过,BIM技术可能是建筑行业的“Windows系统,将来大家可能都会在这一环境下工作,BIM技术将来应成为每个从业者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记者:2019年,我国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下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同时今年4月,人社部把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列为新职业。您对此怎么看?对于我国BIM人才的培养有什么建议?

王广斌:BIM人才培养上,首先要明确,这需要政府、企业、个人等多个层面联合起来实行,不能把责任推给其中任何一方。另外,国际上的欧美、韩国、新加坡等都有比较完备的BIM技术教育培训机制,值得我们学习。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这是适应我国未来产业需求和人才培养创新的重大变革。BIM作为“1+X证书制度试点首批技能以及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被列为新职业,都说明了相关部门对BIM人才培养的重视,意识到了其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变革中的作用,具有战略远见。

当然,国家层面重视的同时,企业和个体也应该重视起来,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宏观环境和时代发展的需求。要想在未来具有竞争力,企业必须要清晰了解BIM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并要注重BIM人才的培养,这一点我觉得亟须进行改变。


文章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