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省正式出台《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6—2020年)》。这是继2012年《总体方案》和2013年《实施方案》(2013—2015年)公布之后,我省再次发布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导方案。与前两者相比,《实施方案》(2016—2020年)在工作部署方面有何不同,与我省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纲要是如何紧密联系的,对全省“十三五”社会经济发展又有什么样的促进作用……这一系列问题的探析对完整理解、精准执行《实施方案》有重要意义。
承上启下 统筹改革与发展
1、承上启下突出重点
有序衔接第一阶段综改任务,有效推动2020年中期目标,有力支撑“十三五”发展规划
《总体方案》是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工作的总纲领和行动指南,在《总体方案》中,主要目标的达成分为两个阶段:“十二五”时期的近期目标和到2020年的中期目标。
目前,转型综改三年实施方案已经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目标如期实现。下一步,到2020年,转型综改工作将为全省带来怎样的变化?《实施方案》提出四大任务的中期目标——
在产业转型方面: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电力、煤炭、煤层气等能源管理体制机制趋于完善,传统产业竞争力有效增强,新兴产业形成规模,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民营经济实现新的飞跃。
在生态修复方面: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构建起由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制度、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和监管体制、生态文明考核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制度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城乡统筹方面: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明显改善,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在民生改善方面:以民生改善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推进,就业、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养老等领域制度不断完善,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进入“十三五”,我国已全面开启建成小康社会的“倒计时”,这五年是我国“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冲刺,对我省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五年,这期间所面对的社会经济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这在我省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已经充分体现。《实施方案》工作重点落在“重大”二字上,对“十三五”全省发展的最主要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是实现“十三五”规划总体目标的排头兵、有效保证和有力支撑。
2、统筹改革发展
以创新谋改革,以改革促转型,以转型求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完成综改试验区建设第二阶段任务的重要时期,改革任务艰巨而繁重,发展愿景强烈而紧迫,《实施方案》统筹改革与发展,以创新谋改革,以改革促转型、以转型求发展,以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改革为着力点,力争推动全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廉洁和安全发展”六大发展。
《实施方案》部署的80个重大改革多为体制机制创新性改革,对于这些改革,《实施方案》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把握改革大局,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协调统筹改革的步骤和次序,突出阶段性工作重点,把握关键环节,重点突破,激发改革动力。
众所周知,对于山西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尤为重要。当前,全球经济疲软,能源价格下跌,而国内煤炭供需矛盾突出,我省经济处于严峻的困难时期,而全省煤炭行业结构性的问题正是造成煤炭产业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十三五”期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全省首要改革任务,将着力加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目前,我省正在抓紧时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方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除了聚焦煤炭行业,还包括:构建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积极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完善金融风险化解和防范机制,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机制等九项任务。
3、立足本省实际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以问题为导向
《实施方案》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以问题为导向,立足前瞻性、操作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结合我省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科学规划这五年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整体思路,力争破解制约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全局性重大体制问题。
首先是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贯彻《总体方案》“特色、实际、管用”的原则,既与“十二五”规划进行了紧密衔接,又做以后发展之津梁;二是统筹改革与发展,抓住两者内在关系,以创新谋改革,以改革促转型、以转型求发展。《实施方案》强调改革的重要性,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实现“三个突破”为抓手,以推动“六大发展”为目标。三是秉持先行先试的精神和理念。从确立之初的全面要政策,到帽子概念,再到现在的真抓实干,结合近几年转型综改工作的成果,做到既能准确把握国家战略意图又立足于山西实际。
为确保全省转型综改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实施方案》在保障措施方面做出四方面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改革全局观,深刻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要求;提升改革质量和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增强改革方案的操作性和针对性,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灵活设置试点范围和试点层次,发挥好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和带动作用;健全完善考核机制,保持督查工作力度,确保改革落地见效。
进入“十三五”与转型综改第二阶段的同步阶段,我省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全省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从过分依靠外需增长推动经济发展向外需内需并重、更加重视内需增长转变,多种方式化解过剩产能,在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补短板、建小康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逆势跨越,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本报记者冷雪
专家访谈
杨军:山西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导、中华发展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本报记者张临山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山西怎么走
记者:“十三五“综改《实施方案》重大改革中,第一大改革为山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请问您如何理解改革对山西的影响?
杨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山西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山西经济发展既存在需求侧的问题也存在供给侧的问题,在供给层面短板更突出。激发供给侧潜力,有助于山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记者:您认为我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哪些主要任务?
杨军:改革目标是构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政策体系与长效机制,形成多层次、高质量的供给体系。
主要任务包括落实重点领域控制产能结构调整任务,采取多种措施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升级。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际国内合作。促进煤炭及其伴生资源清洁高效利用,促进煤炭产业高效延伸产业链研发、推广和应用。减轻企业负担,推动国有煤炭企业改革,引导企业积极发展新动能。
记者:目前,山西煤炭的市场与供给有哪些问题?探索煤炭资源供给与市场需求保持相对平衡的有效办法有哪些?
杨军:对中国和山西而言,煤炭黄金十年已经是过去时了。煤炭之于中国,如果说之前是水之于人的关系,那么现在则是“馅饼”之于人的关系了。在此情形下,山西展开煤炭革命特别是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恰逢其时。
现在最怕把煤炭这张“馅饼”变成“陷阱”,因为在我省的煤炭领域,政企不分、企政不分的特点尤为明显。释放市场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推动煤炭资源由市场配置、煤炭资产由市场交易、煤炭价格由市场形成,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记者:“十三五”综改《实施方案》提到要构建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对此,您有何见解?
杨军:我认为主要有三点。其一,化解产能过剩需要明确产能过剩的目标产业和企业。清理“僵尸企业”,特别是国有的“僵尸企业”,加大煤炭、钢铁等重点行业过剩产能化解力度。其二,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当中要持续改善民生,做好企业职工安置工作。其三,化解过剩产能最终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记者:未来山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之路在何方?需要朝哪些方面努力?
杨军:根本之路在于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加速发展动力转换,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统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着力建立产能结构,优化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一、完善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二、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促进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建设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低碳绿色发展。加快完善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五、创新构建新型人才供给体系。把服务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才优先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重大事项(摘要)
●产业转型
★推进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 围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落实我省贯彻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实施意见,着力完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促进能源产业升级,加快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
★实施三大煤炭基地提质工程 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体,进一步减少全省煤炭矿井个数。优化产能结构,提升煤炭产业集约化水平。按照“安全、清洁、高效、低碳”方针,积极推进煤炭产业提质工程建设,提升矿井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加清洁煤炭供应。
●科技创新
★争取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以山西科技创新城为主体,整合周边各类园区相关要素资源,积极争取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享受中关村税收优惠、股权激励等先行先试优惠政策。
★打造国际低碳技术创新高地 在山西科技创新城部署重点产业创新链,核心区优先布局煤、煤层气、页岩气产业创新链、电力产业创新链、新材料产业创新链。继续采取国际、国内招标方式引进重大产业攻关项目,积极引进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高端煤基低碳研发机构。到2020年,核心区煤机产业清洁、安全、低碳、高效发展创新链臻于完备,产出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的重大技术成果,形成以煤基、低碳产业为重点的自主创新优势,打造国际低碳技术创新高地。
●金融创新
★扩大社会融资总量 通过银行信贷融资、金融表外业务融资、股票融资、债券融资、保险资金等融资渠道和方式,稳步扩大社会融资总量,到2020年社会融资总量达到6900亿元。
★发展新型金融业态 稳妥发展互联网金融,推动互联网金融业务健康发展。加快组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地方法人寿险公司、民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
●财税管理
★完善引导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财政政策 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给予营销补助,争取国家批准我省甲醇汽车、燃气汽车执行与电动汽车相同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引导消费者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将我省列入国家《车辆生产企业与产品》公告目录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逐步提高新能源汽车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充电设施建设领域,推进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
★发展壮大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基金 发挥政府引导资金(20亿元)作用,募集社会资金80亿元,重点支持煤机装备制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煤层气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煤化工装备制造、电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土地管理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完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政府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完善土地开发多元投入机制 贯彻实施《山西省土地整治条例》,健全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创新政府资金投入方式,引入个人、企业、信贷等社会资金参与土地整治。
●生态修复
★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加强PM2.5源解析,做好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及时披露企业经营活动中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的有关信息。完善环境信用体系,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污染源公开排放数据。指导11个市制订和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加大对重点大气污染源的执法检查力度和频次。
★推进“2+13”省级低碳城市试点建设 加快推进太原、朔州2市及阳高县、忻府区、文水县、昔阳县、祁县、平定县、黎城县、沁县、高平市、泽州县、古县、万荣县和垣曲县等13个县(市、区)省级低碳城市试点建设,探索高碳产业低碳发展路径,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城乡统筹
★加快太原晋中同城化 建立高层次协调机制,打破行政壁垒,以太原晋中共建区为重点,以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为抓手,按照“一个规划统筹、一个标准建设”的原则,科学规划并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率先实现城乡结合部“合村并城”,加快两市规划、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一体化进程,推动实现规划同筹、制度同构、市场同体、产业同链、科教同兴、交通同网、设施同布、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
★支持太原市城中村改造 科学编制城中村改造规划,做好拆迁、回迁安置、专项整治等相关工作,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将城中村改造纳入目标责任考核,确保全面完成170个城中村改造任务。
●民生改善
★加快实施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工程 创新建设和运营管理,全面完成设施提升、城市安居、城中村改造、环境提质等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四大工程,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加快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 创新建设和运营管理,加快实施完善提质、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宜居示范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行政和投资管理
★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 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成信息共享、覆盖全省的在线审批平台,通过横向联通相关部门,纵向贯通各级政府,建立并联审批机制,实现网上受理、办理、监管“一条龙”服务,提高审批效率。
★完善重大项目稽察制度 制定出台《山西省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办法》,通过进一步总结和实践,争取“十三五”期间上升为地方法规,出台《山西省重大建设项目稽察条例》。
●对外开放
★加强以煤会友 以“低碳引领、以煤会友、提质增量、合作共赢”为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省国际友城工作,到2020年实现15个主要产煤省州建立友城意向,42个产煤省州友好交往,省级友城争取新增10对左右。加强与德国北威州、美国西弗吉尼亚州、怀俄明州等煤炭资源型地区在科技研发攻关、资源型城市转型、矿区生态修复治理、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和接续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落实《山西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重点推进经贸合作、对外投资、产业合作、人文交流四项国际合作,抓紧实施我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优先推进的项目,落实我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