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8个省市发布了2022年重大项目投资清单,投资额合计至少超15.6万亿元

2022/03/31747 作者:新浪证券
导读:据官方已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月初,已有山东、北京、河北、江苏、上海、广东、浙江、四川等八个省市发布了2022年重大项目投资清单,共6501个项目,总投资额合计至少超15.6万亿元。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夯实基础,是各地陆续印发2022年重大项目清单的重要工作指导

据官方已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月初,已有山东、北京、河北、江苏、上海、广东、浙江、四川等八个省市发布了2022年重大项目投资清单,共6501个项目,总投资额合计至少超15.6万亿元。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夯实基础,是各地陆续印发2022年重大项目清单的重要工作指导精神。

关键词:适度超前、有效投资

根据发改委在1月份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作为反映工业增长的关键指标,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同比增长8.1%,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0.3%。在投资项目审批方面,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0个,总投资7754亿元。

对于2022年如何发力扩大有效投资,发改委表示,我国将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扎实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着力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带动作用,进一步促进社会投资。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优化升级的支持力度。加强重大项目用地用海用能等要素保障,用好用足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积极调动社会资本活力,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

与此同时,部分2022年专项债券额度已经提前下达地方,各地正在陆续组织发行。此外,2021年发行的专项债券还有相当一部分资金结转到2022年使用。钜派股权团队认为,推动这些专项债券资金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将对2022年一季度和上半年投资增长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适度超前”给予市场明确预期

“适度超前投资”意在跨周期调节,达到稳经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目的。新年伊始,各地政府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积极扩大投资量、实物量和经济增长量,争取为实现今年一季度经济开门红和全年经济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江苏省共安排实施项目220个、储备项目27个,年度投资额达5590亿元,较去年增加60亿元,包括创新载体、产业、民生、生态环保、基础设施五类;

山东省共确定2022年省级重点项目2000个,总投资3.1万亿元;

河北省共安排695项,总投资1.12万亿元,年内预计完成投资2500亿元以上。其中,数字基础设施及应用项目32项,总投资511.5亿元,主要包括大数据中心、数字基础设施、数字赋能等领域项目。

“基建强音”带来的效果是,A股大基建板块喜迎虎年强势开局,油气、水利、钢铁等板块涨幅居前。有机构认为,2022Q1经济稳增长需求或强于过去5年,在专项债提速、财政前置和重大项目储备充分前提下,预计2022Q1基建增速环比有望显著改善,单季度同比增速或超5%。

另外,钜派股权团队认为值得关注的是,从投资重点领域看,多地布局数字经济领域基础设施带有明显的超前投资和结构调整效应,立足加快提升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功能和城市现代化水平,催动经济结构转型和民生福祉改善,实现以投资带消费、保稳定、促增长的目标。

“有效”的潜台词:精准发力

不过,截至1月底,从已召开两会的29个省份披露的文件能发现,其中24个省份下调经济增长目标,占比超过80%,目标下调程度堪比2015年,经济面临的压力可见一斑,因此“稳增长”被放入主要工作中的突出位置也是合情合理。

从各地稳增长的工作部署上来看,多数将“扩大有效投资”作为重要抓手。

一方面,虽然今年从各省投资增速的目标设定上,并未表现出整体上的大幅上升,但“有效”的要求意味着资金运用更加精准,注重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并非盲目地“铺摊子、上项目”;

另一方面,扩大有效投资以重大工程为依托,方向集中在包括交通、水利、能源和新基建等投资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

而在引发资本市场广泛关注的产业发展方面,钜派股权团队认为各省市主要围绕着以下四个方向进行布局: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可以分为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大部分,产业数字化意味着对现有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其规模远大于数字产业化部分,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不少产业面临着广阔的改造空间。如河南省提出今年“大力推动数字河南建设,力争数字经济增长15%以上”,重庆市明确要“创建中国软件名园、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并“打造10个‘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现代服务业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对服务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做好支持配套,而各省也多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列入规划和重点任务。如重庆市提到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聚焦在金融、物流和旅游等多个方面,广西提到要“实施现代物流服务平台重点工程”和“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培育工作”,做好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试点。

先进制造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明要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因而多数省份在今年工作中把先进制造业列为重点发展方向,特别是注重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自主可控。如湖北省提出要“狠抓强链补链延链稳链”,浙江省提到要“强化集群式发展,培育“新星”产业群20个左右,积极创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绿色产业

绿色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各省在布置今年工作中对此有着进一步的安排和强调。如河南省提到要“做强绿色食品产业”、“壮大新能源车产业”和“发展绿色建材”,西藏提到要“大力发展绿色工业”。

钜派观点

钜派资产股权投资部副总裁杨杨女士表示,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预计在5%左右,考虑到去年高基数以及中国经济实际上正处于增速中枢下移期,因此,加大投资力度,适度展开基础设施投资,把政策发力点前移,以稳定的经济运行开局来应对挑战势在必行。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防止挤出效应,又要防止项目盲目上马,实现超前投资与政府财政承受能力、债务风险间的多重平衡。

从各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列示的全年经济社会工作主要任务可以看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着眼于投资未来的核心所在,是城市功能网络化、智能化、便利化提升的关键,既有新领域的投资增量带动效应,又有传统基础设施的改造赋能效应,表面上看集中在5G、数据处理等领域,但其涉及道路交通、卫生医疗、疫情防控和煤水电气等诸多公共服务领域,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点载体,其中蕴藏巨大产业机会几无悬念。

在与多位业内人士的交流中,越来越清晰感觉到,“需求”或将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资本市场的胜负手。把握住“需求”,财富管理将不再是难事,客户不必自己再在纷繁复杂的各类产品中“纠结”,而是放心地将资产全权委托给专业投顾。

期望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客户能够放心地“把钱交给对的人,把时间留给爱的人”。同时,大量投资者通过基金投资的方式参与资本市场,也会为中国资本市场构建成熟、稳健的生态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资料:

八省市发布2022年重大项目投资清单 总投资额至少超15.6万亿元

发力稳增长地方两会圈定2022年经济重点

国家发改委: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八成省份下调经济增速目标:2022年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大盘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我国将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四方面发力促消费

基建链条行情远没有结束?大基建板块节后再度爆发

文章来源:新浪证券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