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推动城市规划治理的变革,同时,大数据的发展需要顶层规划设计的示范和引导。在日前召开的2016中英大数据合作交流论坛上,与会人员讨论了城市规划建设与大数据之间的关系。
“数据前所未有的丰富,可以推动城市规划的变革,从而带动城市治理的变革。通过新的数据方法,重新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将会有一个新的展示方式。”软通动力副董事长兼首席营销官冯嵱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城市治理是从城市规划开始的,没有良好的规划就谈不上治理。
在大数据时代,这些海量的数据从何而来?
现在,每天能够产生的数据量超乎想象,这些数据来自于各种智能设备。通过粗略统计,从2003年到2010年,每天的数据产生量大概增加了100倍,也就是说,我们已经进入了数据量快速膨胀的时代。
“数据的数量、来源,到今天已经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这些数据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冯嵱认为,城市是人们生活的地方,城市的数据应该是最多元的。
以前,规划编制人员通过抽样调查形成数据分析,再结合以往经验,编制城市规划。现在,大数据帮助专业人员实现仿真、定量、模拟分析。
“未来的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动态的仿真模型,通过对数据的整合、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现有的产业模式以及人的活动,对城市交通、环保所产生的影响。”冯嵱表示,大数据已经为新的城市规划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新的理论支撑。
大数据在推动城市规划变革的同时,也推动了城市治理的变革。
“以前的城市管理模式是很单一的。未来,有了各种移动工具,每一个市民都将是城市管理者的眼睛、大脑。”冯嵱介绍说,通过移动工具,每个市民都可以把身边的事情随手上传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例如交通拥堵、突发事件等,平台系统将这些数据整理、分类,并自动转至相关责任部门,这样可以实现对城市的实时监控、管理。
当然,大数据在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出现了炒作过热的现象。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梅宏认为,应该根据大数据的发展需求,做好顶层设计和示范引导工作,审慎推进大数据的发展。
梅宏指出,目前,我们已进入大数据驱动的新时代。“1995年以前,是信息化1.0时代;2015年,进入以互联网应用为特征的网络化阶段,即信息化2.0时代;现在,已步入以数据的深度挖掘与融合应用为特征的智慧化阶段,即信息化3.0时代。”他认为,大数据作为一个现象的产生,是信息技术不断廉价化与互联网不断延伸所产生的“自然现象”。
虽然大数据已经应用于城市规划等行业,并为城市治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但是,总体来看,大数据的发展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大数据不应只是简单地统计数据,真正的大数据应用,应该体现在数据挖掘的深度和多元跨界数据融合的广度方面,绝不仅仅是数据的‘海量’。”梅宏说。
通过大数据构建一个数据空间,从样本到全体、从精确到近似、从因果到关联度,可以无限逼近我们的现实世界。根据大数据分析,可以对未来有所预见,从而影响政府的决策。但梅宏强调,现在许多非技术学科的领域也开始汇集在大数据的基础之下,大数据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争取资源的“马甲”。
同时,大数据的普遍应用会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可能带来数据所有权、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等一系列新的问题。
目前,相应的道德、法律建设以及技术手段仍处于滞后状态。因此,梅宏一再表示,大数据发展必须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工作,要积极谋划、审慎推进。
信息来源:中国建设报
时间:2016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