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园城市建设,自然要关注公园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建筑。建筑的范畴十分宽泛,为了有针对性地启迪实践,川观智库重点聚焦城市公共建筑进行探讨。公共建筑是民用建筑中的一类,是指人们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载体,涵盖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商业、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等,如写字楼、商场、展览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学校、医院等。
根据受访专家、学者的梳理总结,可以用两个关键词回答问题——公园城市需要的公共建筑,应该有着“绿色”和“开放”的特质。前者是指从设计、施工到使用乃至拆除,强调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减排;后者强调的是从建设到使用的全过程开放,以最大程度践行公园城市蕴含的公共性。
A升级绿色
今年3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的《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以及5月25日公布的成都市委、市政府印发的《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划(2021—2025)》(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强调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目标是,到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全面形成。其中,《总体方案》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建设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家庭”,《行动计划》明确要求“推进城市建筑绿色转型,提升建筑绿色标准,推广绿色建材和绿色照明,提高建筑节能运行管理”等。
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节能研究所所长于忠指出,建筑是碳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也是碳减排的重点执行领域。他介绍,包括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和使用在内的建筑行业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超过40%。如果再对碳排放环节进行细分,建筑使用阶段的碳排放占比最多。这意味着,建筑使用阶段的节能减排,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园城市的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能否实现。
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使命责任,同时改变了建筑的绿色要求内涵,正从“设计绿色”走向“实际绿色”。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绿色建筑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付韵潮直言,过去对“绿色建筑”的要求分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进行规定,“重在对设计图纸审查把关,变成施工图后就可能走样。”
受访专家强调,当下所言的绿色公共建筑,是要求设计、施工和使用全过程都要绿色,能提供给人们安全、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等美好生活体验;是可以推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如期实现生活方式绿色低碳的建筑。
短板一 无法规保障“标准”“执行”间有差距
最新修订的《四川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已开始实施。《标准》分“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板块对“绿色建筑”提出要求。住房城乡建设厅勘察设计与科学技术处副处长郭德琛表示,新《标准》有重要变化:一是对绿色公共建筑的要求,从原来重设计阶段,变成对全生命周期进行关注;二是话语体系变了,“过去的《标准》要求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是对设计、建设方提要求。新《标准》提‘安全’‘舒适’‘便利’,是从使用者的感受来说。”郭德琛认为,这表示四川对绿色公共建筑的目标要求做到了与时俱进。
然而,“目标要求”与“贯彻执行”之间还存在差距,原因可以再回到《标准》上来——“它是非强制性的”,用郭德琛的话说,“《标准》是推荐执行,等于是可执行可不执行。”
于忠介绍,《标准》是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管理运作的基础,测评机构配合建设主管部门,可以依据《标准》对公共建筑的绿色建筑标识做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的审评授予等。然而《标准》是非强制性的,参与绿标星级的测评同样也是自愿的。“就算不做能效标识,也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于忠说,“除了获得国家财政支持的项目以外,几乎没有公共建筑主动参与建筑能效测评拿标,包括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都没有。”
川观智库对相关规定再梳理,《四川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四川省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实施细则》《成都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计划》等文件,尽管对公共建筑的星级要求有规定,但都是“鼓励”,没有强制性的惩戒约束。
“能效测评标识无法强制执行,是因为我们缺少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地方性条例、法规。”郭德琛认为,绿色建筑的发展迫切需要地方立法。于忠也表示立法很重要,“全国已有十多个省(市)有这方面的地方立法。”
专家们表示,有法律做支撑就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公共建筑的设计、施工和使用阶段的能效测评、能耗监测等,能成为强制性的要求,使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减排强制落实。他们认为立法可以重点推动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通过顶层设计,用法律明确各个行政职能部门的法定权责,以及设计、施工、运营主体等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多方力量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第二是推动建筑能耗或碳排放的监测,为公共建筑的碳排放进入碳汇市场打下基础。付韵潮认为,条例、法规有助于推进建设主管部门落实公共建筑的能耗监测,除了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外,对其他社会资本的公共建筑也能有效开展,以及公共建筑年度用能审计、公示等有法可依。“把这一步基础做好了,公共建筑的碳排放才能更好地进入碳汇市场参与碳交易。”
短板二 缺实质奖励 无法有效吸引建设方参与
根据受访者的观察研究,除了涉及约束的法规缺少外,针对绿色建筑的正向激励机制也存在短板——实在的福利不够,无法有效吸引建设方、业主方把重心放在建筑的节能减排上。
郭德琛介绍,“去年在全省开展了一次‘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引导和鼓励建筑申请星标。”但因为缺少“含金量”的实质性奖励,这样的活动并没有发挥大的带动作用。在于忠看来,建设单位或建筑所有权人,是落实公共建筑节能的主体,一方面需要更大程度的宣传,让他们意识到公共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有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来吸引他们主动参与。
在社会资本主导的公共建筑方面,付韵潮建议参考美国的LEED标准推广方式。LEED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建立并于2003年开始推行,最大特点是可以直接量化成价值,最终体现在公共建筑的收益上。具体来说,LEED用评估体系的计分多少反映建筑的绿色等级水平,等级越高办公楼的租金也越高,所以开发商愿意做。付韵潮认为,结合四川实际,可以通过政策奖励鼓励和推动一批市场主体先做起来,然后借用市场经济的规则推动公共建筑的节能减排进入良性循环。“当人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绿色建筑带来的好处,宣传就起效了。比如同样面积的办公楼,租在绿色星级越高的地方,不仅空调等用电的电费少,办公环境更绿色和舒适,自然可以更吸引用户。”值得一提的是,LEED在美国部分州和一些国家已被列为法定强制标准。
相比政策的奖励,郭德琛还建议采取直接的资金奖励方式,见效更快。并且他强调,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尤其是体量大的,节能要求应该越高,越需要率先作出示范。
如果以节能比例为参考指标,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所属市建院建筑设计二所所长曾丽文指出,成都的公共建筑节能要求应当从目前全面实施的节能65%的标准,加快达到节能75%,做更高标准的节能示范。受访者提到,公共建筑节能65%的标准是国内城市普遍执行的标准,北京、天津、浙江等不少地方已经全面执行节能75%的标准。在他们看来,担当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成都,无疑应当高标准自我要求。
B强化开放
步行栈道像被风刮起,吹落在蜿蜒的屋顶上,远处的行人沿着栈道而来,“不设防”的建筑设计让到访者们直到上了屋顶,才反应过来,脚下是一栋总面积9200平方米的两层建筑。这是近期亮相在成都城北中央公园里的一处公共建筑,叫作“起风的院子”。
不到150平方米的有限面积内,别出心裁的凹凸平面布局,打通了室内与街道,再借以室外平台等设施,人们可以从四面八方轻松踏进室内,或直接在阶台享受半开放的空间。这是坐落在成都武侯区玉林片区的一个改造建筑,取名“巷子里”。
上述两处公共建筑都是建筑的开放性和自由使用的生动案例。它们显示着,作为公园城市的公共建筑,当有另外一个重要内核——开放共享。
根据专家们的观点,公园城市对公共建筑的追求,最终目的是指向满足人们宜居生活,这意味着,人们的生活会因建筑而变得更便利,带来更多美好体验。结合最新发布的《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对城市宜居品质的重点要求,专家们强调公园城市中公共建筑的公开共享、开放使用应该强化。
建议一 公共建筑要与城市和人无界线 用总建筑师制度做城市设计
“公园城市的‘公’的本质是公共,公共建筑也是如此。”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所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方案创作中心副总建筑师蒋飞说,理解公园城市中公共建筑的公共性必须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以认清它的重要性并指导公共性的真正实现。
第一是物理空间的开放。蒋飞表示,这是指设计和建设应打破界限和壁垒,让公共建筑与城市、与人之间无界线。“建筑与城市无界线,是指针对建筑的修改建,要有大尺度的城市设计思维,不只是关注建筑个体,而是将建筑与街区、慢行系统、生态廊道、城市天际线等关联起来。”蒋飞引出城市设计的概念,强调用规划的理念做建筑设计,“对建筑的处理不是盯着它本体,而是对建筑、交通、生态、文化等系统地设计。”
而建筑与人的无界线则是在城市设计理念下的进一步具化,“要处理公共建筑的实物和人们心理体验之间的关系。”蒋飞说,“公共建筑面向人时,应该展现出无障碍无阻挡的开放姿态。”这要求通过建筑的有效设计来实现。以某一总部经济园区为例,园区里的办公楼底层做成架空层,会比做成办公室给行人更多开放包容的亲和力。比如“起风的院子”通过连接地面的步行栈道直通屋顶,以及架空的建筑底层拉近与人的关系。类似的设计,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丹景台也有生动展示,与地面环境融为一体的盘旋步道既是建筑本身的一部分,也是直通建筑顶端的步行通道。
尽管建筑物本体的开放性更多依赖建筑师的设计能力,但蒋飞认为,当更大尺度关注和考量城市环境、处理公共建筑与城市的无界时,更需要制度保障。他推荐总建筑师制度,可以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总建筑师具体承担的工作包括重要建筑、地标建筑的设计方案审查,城市和建筑风貌的统一管理,牵头编制城市设计年度计划等。他同时提醒,“总建筑师制度”不是建筑师“一言堂”,而是在有专业指导的基础上,组织建立起政府主管部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运营方、公众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沟通协调机制。
建议二 以受众的需求为导向 退出“建地标”的盲目攀比
开放的第二个维度是以受众的需求为导向。根据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李井海和蒋飞的观点,公共建筑的修改建应该先听建筑使用者的声音,再做设计和修建,也就是改变传统的顺序:投资方提需求、建筑师做设计、运营方做“推销”,实实在在使用建筑的人反而放在了最后面。
调换顺序的意思是把使用者的需求放在建筑的设计建设之前,“先对使用目标人群清晰画像,把他们的声音加入进来,建筑师做设计时,充分结合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以“巷子里”为例,团队在动手改造这一党群服务中心所在的转角空间前,先把中心的主要受众,即政府、服务机构、物业、小区居民等多方的诉求做了搜集,再动手改造建筑。而不是改造好了之后,再去向前述使用者们推荐使用。
李井海说,公共建筑以受众为导向非常重要,尤其是当城市已经迈入存量发展的阶段,公共建筑正走向既有建筑的改造更新之路。“尽可能对当地民众开放,让他们参与到既有公共建筑的改造中,这样才不会损害当地人对建筑的文化记忆,更好地让更新建筑满足人们的现代生活。”
理解公共建筑公共性的又一个维度是多元使用。在蒋飞看来,公共建筑要有活力才能更好实现公共性。比如办公园区,既需要工作场景,也需要消费和生活场景,“当园区内配套了咖啡馆、超市、健身房之类,不仅满足里面上班族的需求,也满足行人和周边居民的消费、休闲需求。”
李井海还把对多元的理解放到了时间轴上,长远地设计公共建筑的使用。“比如现在建的商场,未来是不是可以改做办公楼、博物馆、图书馆?建筑师应该有对建筑的多元使用‘预留接口’的思维。”这一点,在体育场馆的建设中尤为值得关注。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新建场馆之一成都高新区体育中心为例。中心体育馆的多元功能可以在滑冰场、篮球场、排球场等运动场景中切换,也可以转换成会议会展中心、文艺演出剧场。
受访专家还提醒了应当避开的事项,比如退出“建地标”的盲目攀比。他们认为,公共建筑对彰显城市特色和提升城市知名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无可厚非值得成为“地标”,但“建筑不是一定要达到让人惊叹的地标性结果”。受访专家反复提醒,建筑的目的是让生活更美好,公园城市需要的公共建筑切忌被“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思维影响,靠规模大小争“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