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海绵城市建设正处于水深火热当中,海绵城市的建设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亦可以做到排水快,蓄水等优良的特点。那当然海绵城市的发展前景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
01海绵城市“有温度不热”。
2014年,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但没有得到相应的完善和政策支持,对“海绵城市”的研究也缺乏系统性。中国过去在高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建设中的硬化铺装破坏了原有的海绵体,有条件改造为海绵城市的绿化空间所剩无几。加上社会公众对“海绵城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雨水管理、再利用的意识淡薄,导致海绵城市有温度无热度。
02海绵失误,后患无穷。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如果没有明确的技术规范,极有可能导致技术上的失误,给城市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在借鉴试点城市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建设海绵城市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出台完善相关政策,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03人性化施工。
大家习惯于用简单粗暴的人工快排方式进行雨水管理,对海绵的认识很低,所以要加大知识普及力度,宣传海绵城市建设成功案例,提高公众对海绵城市的认知和认同。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普及海绵城市雨水生态化管理的意义。
04“绿色海绵体”景观统筹。
本着低影响开发建设的宗旨,尽量保留天然湖泊、水塘、湿地和树木植被,在城市开发建设前后保持水文特征不变,减轻总径流、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对环境造成的负担。园林设计施工中,推广透水性路面建设,特别是透水型人行道的建设,有利于缓解道路积水。通过增加绿化面积,有效增加雨水的渗透率,扩大了绿色海绵体面积。
05让景观赋予“海绵”艺术美。
可被称为“绿色雨水管理基础设施”,它既是城市雨水管理的基础设施,又是调节和处理雨水、优化生态功能的基础设施,又是城市绿化空间的重要要素,需要为整个城市的绿化环境服务。所以,海绵城市的美感就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设计考虑因素。以专业为主导的城市绿化空间设计可以在这里发挥很大的作用,提高海绵设施的美观、艺术价值。
06创建“海绵景观”工作新模式。
由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具有功能性和美观性的要求,相对于雨水管理的功能要求比较容易实现,较难实现的是美观方面的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了“海绵景观”的工作模式,在景观设计者总体控制下实施多专业的合作模式。
07景观全过程总控制是关键。
工程一开始就确立功能与美观兼顾的设计目标,把“双重标准”贯彻到每一个设计环节。举办多个专业参与的项目工作坊,集思广益,各取所需,在内部进行充分磨合与协调,终达成兼顾各专业优势、突出景观美学效果的海绵景观。其中关键的环节是需要一位具有综合项目经验的景观总设计师进行全程控制,权衡利弊,判断取舍,纠正偏差,达到较好的海 绵景观设计效果。
08微尺度营造细部美感。
微型海绵设施具有审美价值,大量的失败案例都是由于缺乏细节设计。景观设计者需要有美学设计修养,并能熟练运用材料构造,不仅要在空间尺度上宜人,也要在材料、质感、色彩、肌理、植物等方面有深刻的见解,终达到“海绵景观”的目的。
以上表明海绵城市的优势还是有很多的,种种优势足以证明海绵城市的发展是势不可挡的。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海绵城市将会大量普及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