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2022/09/079002 作者:中国勘察设计杂志
导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建筑业应深刻认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加快推进系统性数字化建设,提升“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是关键。系统性的数字化建设,就是为了重塑企业的掌控力与拓展力,使企业在竞争和开拓业务边界时拥有足够的力量和底气。”近日,在中国数字建筑峰会2022·城市峰会开幕式上,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联达”)总裁袁正刚指出,建筑业数字化转型要看透转型面临的问题,认清转型本质,明确转型重点,系统性推进转型走深走实。



1
推进系统性转型破解“两力”难题

建筑企业为何要推进系统性数字化建设?袁正刚认为,当今世界不确定性已成为常态。要想在不确定性中打造确定性的未来,重塑核心竞争力,必须强化掌控力、拓展力,以掌控力推动企业盈利增长,以拓展力保障企业的营收增长,进而增强企业发展韧性。



“从目前来看,系统性数字化恰恰是破解‘两力’建设难题的关键,精准地表达了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诉求。”袁正刚表示,当前,行业企业数字化业务分割、组织割裂,导致出现数据孤岛;单点碎片化应用,难以形成有效连接与协同;偏重流程驱动,未能形成数据驱动的有效预判和决策,亟须通过“数字化转型+管理变革”融合,推动全要素、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实现产业链一体化、业财一体化、项企一体化,打造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能力。


袁正刚认为,推进系统性数字化建设,与行业企业当前能力相匹配。绝大多数建筑业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都经历了硬件搭设、软件单点应用、推动BIM(建筑信息模型)中心建设、打造智慧工地等阶段,不少企业正尝试打通项目全过程数字化,打通企业与项目、与产业链企业间的数字化连接,具备了推进系统性数字化建设的能力和基础。


“推进系统性数字化建设,能够产生‘1+1>2’的效应。”袁正刚表示,系统性数字化的本质是在确保数据质量的前提下,用最小的代价获得准确、及时、全面的数据,建立责、权、利清晰可靠的业务连接,利用“数据+算法”,驱动现场精细化管理、支撑企业经营决策,强化企业掌控力、提升企业拓展力,增强发展韧性。


据袁正刚介绍,系统性数字化建设包括3个层面内容:一是数字化本身的系统性。抓住数据、连接、算法3个核心:数据要准确、及时、全面;数据连接要与业务结合,实现责、权、利清晰可靠的业务连接,而不只是技术连接;算法则通过整理、分析、使用数据,辅助精细化管理,为系统化决策作铺垫。二是企业内部的系统性。坚持将数字化作为“一把手工程”,打通企业各部门、各业务条线间的数字化连接,战略先行、久久为功。三是企业与产业链合作企业之间的系统性。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建筑业企业必须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发挥各自优势,打造共生型合作伙伴生态系统。


“数据、连接、算法,高度对应系统论中的要素、关系、准则。可以说,数字化天然是来解决系统性问题的。”袁正刚表示,系统性数字化本质是打通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服务链条,让各阶段数据产生“化学反应”,打造全过程数据驱动决策的应用场景,重塑企业掌控力与拓展力。


2
走出认知误区锚定转型方向

众所周知,相较其他行业,建筑业是公认的数字化应用程度较低的行业,转型整体步伐较慢。袁正刚认为,一方面是因为数字化转型不易;另一方面由于行业企业在转型中认知不清,走进了误区。


“建筑企业在思考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时,首先需要洞悉数字化误区,正确选择数字化转型方向。”袁正刚表示,企业数字化转型缓慢与行业特性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企业对数字化转型有误解,需要重新建立清晰的认知。


勿只重视数据展示,却忽略数据生成、融合、分析的重要性,导致“好看不好用”。袁正刚认为,数据展示只是露在“水面”上的“冰山”,而水下体量更大、结实度更高的数据生成、融合、分析更为重要。没有水下的“冰山”,企业数字化建设就是无本之木。“数据犹如铁矿石,需要提炼萃取、去芜存菁,剔除不准确、无效的数据,留下真正有用的数据,并用算法和模型进行分析,才能体现数据的价值。”


勿贪大求全,走错方向。“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管理变革’融合是应对‘不确定性’的必然选择。但是,很多企业想凭一己之力推动数字化转型走向成功,却陷入了转型缓慢甚至失败的怪圈。”袁正刚说,这是因为企业将数字化转型想得过于理想化,认识到了数字化的重要性,就跨界打造数字化工具,“实际上,跨界发展难度极大,很多企业投入巨大,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勿急于求成,用错方法。“数字化转型需要经历基础级、机会级、系统级、差异级、转型级五个过程,转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迭代。”袁正刚表示,实践中,很多企业急于求成,盲目向前推进,看不到想要的效果,就对转型失去了信心。企业数字化转型,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规划要注重系统性、全面性,具体实施要步步为营、快速迭代,要按发展规律一步步推进。推进系统性数字化建设,可尝试采用典型项目试点、试点成功后再逐步推广的模式。


勿主次颠倒,偏离核心业务。“数字化有主次之分,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也应当有发展重心。不少企业没有认清‘核心业务数字化是主价值链,运营数字化是支撑价值链’的关系,出现本末倒置,将资源过多地投入运营数字化阶段。”袁正刚认为,从建筑业组织架构角度看,企业数字化分为“运营数字化”和“核心业务数字化”两部分,与支持性活动相关的运营数字化是为了驱动核心业务发展、实现核心业务数字化的成功,企业应当把重心放在核心业务数字化上。


在袁正刚看来,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为企业带来价值,系统性数字化是重塑企业掌控力、拓展力的关键。“只要方向对了、方法对了、重心对了,数字化转型效果将更加显现,企业的掌控力、拓展力也能得到不断提升。”



3
从战略到执行确保“闭环”落地
系统性数字化是重塑企业掌控力、拓展力的关键,那么,建筑企业应当如何推进系统性数字化建设?袁正刚指出,推进系统性数字化建设,必须从战略到执行,“闭环”落地。


如何做好战略规划?袁正刚提出,建筑企业推进系统性数字化建设,要制定“1-3-4-3”规划蓝图,即“一大目标、三个层面、四大项目群、三大平台”。“一大目标”是系统性数字化重塑企业掌控力与拓展力;“三个层面”是项目、企业、集团;“四大项目群”包括数字指挥决策项目、主价值链数字化、协同价值链数字化、支撑价值链数字化;“三大平台”是技术平台PaaS、大数据平台DaaS、云计算平台IaaS。“在‘1-3-4-3’规划蓝图中,还需要做好数据治理,建立起数字化的管理体系,确保各项举措和体系高效运行融合形成企业数字化的有机系统。”


“规划执行,需要量化目标。”袁正刚表示,系统性推进需要构建价值指标体系,量化数字化转型目标,聚焦企业战略规划,进行分解剖析,形成多维度的可量化指标库,分析数字化支撑要素,通过目标驱动和指标体系反映情况、指导决策。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需循序推进‘三步走’的能力进阶,打造系统性的数字化。”袁正刚介绍,这三步分别是业务数字化、能力平台化、数字业务化。其中,业务数字化着重重塑业务,进行项目精细化管理,看清企业业务水平,看准企业核心能力,使业务管理越来越好;能力平台化注重重塑管理,消除信息孤岛和各种人为壁垒,核心能力规模化,将优势能力在企业内共享;数字业务化的重点是重塑经营,利用数据进行效率提升、集约经营、有效决策。“只有业务数字化和能力平台化做扎实了,才能真正做到数字业务化。”


袁正刚指出,在闭环落地过程中,要定期检视,从业务维度评估,是否真正实现了管理标准化、数字化、在线化和决策数据化。从实施与组织保障维度评估,对组织、制度、资源、绩效全面考核,还要迭代改进提升,建立起数字化驱动企业竞争力提升,牵引组织、管理、财务、技术升级变革的闭环。


作为建筑业数字化转型“使能者”,袁正刚介绍,广联达致力于为产业运营者提供系统性数字化解决方案,涵盖自主研发的数维建筑设计产品、工程造价数字化管理工具以及面向施工阶段的数字项目管理(BIM+智慧工地)平台等,并将延伸到数字化运维服务、大数据服务、产业金融服务等相关领域,为持续提升企业系统性数字化建设能力做好了充足准备。


在发展战略上,广联达始终着眼于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从成立之初聚焦招标投标软件,到关注施工数字化,到推动项目全过程数字化,再到提出系统性数字化,真正打通了设计、采购、施工等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服务链条。此外,为了找准企业数字化转型“痛点”,广联达数次变身“业主”,打造实体建筑,通过自建自营,给自己“扎针”,赋能行业企业转型。


“数字化转型,最终是要用数字化技术和能力,驱动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生态系统重构,这也是掌控力、拓展力的本质。”袁正刚说:“数字化转型需要多方联合才能真正实现,希望通过引领‘行业实践+企业实践’,为产业运营者系统性数字化建设持续赋能,让数字化生根发芽,共同推动产业变革,实现基业长青。





文章来源:中国勘察设计杂志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