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预防和遏制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福建省厦门市发布了一份通知,决定开展建设行业有限空间作业的专项整治。这项整治工作将分为三个阶段,持续到今年年底,主要对各种有限空间进行全面排查,包括坑、沟、槽、池、井、管等,特别关注改造工程、地下暗挖、综合管廊、地下管道等高风险区域。
通知要求,排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确保有限空间的基本信息如名称、地点、类型、危险因素和负责人等得到精准全面的记录。此外,通知还要求完善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包括严格有限空间作业的承发包管理,确保生产经营单位和承包单位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并对发包的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审批和现场监督。
为了提升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性,通知强调了有限空间作业技能的培训。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专题安全培训,对监护人员、作业审批人、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未取得培训合格证的人员将不得参与有限空间作业。
通过这次排查整治,厦门市希望能够全面掌握有限空间的安全现状,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管台账,并督促各参建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范有限空间作业行为,避免盲目施救,确保不发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通过开展专项整治,厦门市建设行业将能够提升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这是厦门市积极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采取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