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中国建筑领域的节能降碳

2024/04/124761 作者:造价通
导读:中国正通过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和提升建筑电气化水平来推动建筑领域的节能降碳。海南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展示了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的潜力,全国范围内正加快推广这一技术。同时,多省市正在实施建筑用能电气化工程,推广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以减少建筑能耗和碳排放。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建筑领域的节能降碳成为了各国关注的焦点。在中国,这一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其中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和建筑电气化水平的提升,正成为实现建筑用能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

海南博鳌近零碳示范区作为先行者,展示了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巨大潜力。在这里,会议中心和新闻中心等建筑采用了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通过光伏地砖、屋顶和立面上的光伏装置,结合储能系统,有效降低了建筑的能源负荷。

在全国范围内,中国政府正在加快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根据《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试点推动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新建建筑的光伏一体化建设,并加强既有建筑加装光伏系统的管理。光伏建筑一体化不仅具有绿色节能、减少碳排放等优势,还能提高用电效率,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大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中国也在注重提升建筑电气化水平。例如,湖北省要求实施建筑用能电气化工程,建立以电力消费为主的建筑能源消费体系。四川省攀枝花市因地制宜推动建筑电能替代工作,推广热泵热水器、高效电炉灶等替代燃气产品,并开展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试点示范。福建省厦门市引导生活热水、炊事等向全屋电气化发展,推动新建公共建筑全电气化设计试点示范。

此外,中国还在逐步减少化石能源供热。山东省滨州市充分发挥浅层地热能的优势,加快推进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在建筑领域的应用。陕西省要求“十四五”期间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深入推进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城乡建筑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通过这些措施,中国正在努力推动建筑领域的节能降碳,以实现更可持续的能源使用和环境保护。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降低建筑能耗,减少碳排放,还能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造价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