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硅材料工程项目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作为一份面向公众征求意见的文件。这一重要文件旨在为中国的硅材料工程提供一套全面且强制性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指导从勘察到拆除等全生命周期管理。该规范的出台不仅标志着中国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改革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同时也预示着硅材料工程领域将迎来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新时代。
本规范强调了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重要性,提出用全文强制性规范取代现行分散的强制性条文,逐步构建起由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性规定组成的技术法规体系。这意味着所有参与硅材料工程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这些新制定的标准,确保项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工程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此外,它还明确了对既有建筑改造项目的处理原则,即当条件不具备或执行现行规范确实存在困难时,不应低于原建造时的标准。这既体现了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尊重,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本规范特别关注如何降低硅材料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并加强废弃物处理和回收利用。例如,在工业硅生产过程中,水重复利用率不得低于95%,炉渣综合回收利用率需达到100%;多晶硅生产工艺应采用物料闭路循环和能量综合利用的方式,确保含氟废水和其他含酸废水能够集中处理并达标排放。同时,对于废气排放也有严格的要求,如硅粉加工间需设置通风和防爆型粉尘收集净化设施,废气处置应设置收集和污染治理设施,废气排放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指标。这些规定将有力推动硅材料行业的绿色转型,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针对不同类型的硅材料工程,本规范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和发展方向。对于工业硅而言,其生产方式主要依赖于矿热炉电热还原法,并且对使用的碳质还原剂有严格的限制,比如禁止使用高硫石油焦。而对于多晶硅工程,则更侧重于安全设施的设计,特别是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如液氯库、硅烷充装站等区域的安全防护措施被详细列出。例如,硅烷充装站应布置在独立的敞开式或半敞开式建筑中,不得建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并且应设有不少于两个安全出口,任何地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逃生距离不得超过25米。硅片工程则强调厂区选址要避开地震活动断裂带,并对单晶硅和多晶硅的不同加工流程进行了明确划分,包括单晶硅拉晶、切片、磨片及抛光厂房,以及多晶铸锭和切片厂房的工艺区域划分。这些细化的规定有助于提升各类型硅材料工程的质量和性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规范鼓励使用成熟可靠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允许在满足强制性规范规定的前提下合理选用相关团体标准或企业标准。这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使得它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技术路径,进而优化项目功能和性能。同时,通过设定高水平的功能性能指标,本规范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例如,动力设备及电力设备应选用高效节能的一级或二级能效产品,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多晶硅生产应优化工艺参数及换热网络,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在安全设施方面,本规范同样做出了详尽的规定。无论是新建还是改建项目,安全设施、环保设施、职业健康设施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特别是在多晶硅工程中,涉及到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介质的装置,在维修或拆除前必须确认装置交付安全,进行必要的清洗作业,并采取加设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的隔绝措施。此外,对于可能发生物料泄漏的装置区及储罐区,还应设置紧急淋浴器和洗眼器,服务半径不超过15米,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应急措施,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规范也强调了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性,要求多晶硅工程应设置具备数据采集与监控功能的信息系统,确保生产过程透明可控。在三氯氢硅合成系统、氯硅烷精馏系统、还原系统等关键环节,应根据物料的危害特性和工况条件设置仪表检测报警、自动连锁保护系统和消防应急联动系统,以防止潜在风险的发生。同时,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应采用两级报警机制,同级别的有毒气体和可燃气体同时报警时,有毒气体的报警级别优先,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响应异常情况。
《硅材料工程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硅材料工程领域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不仅为行业发展设定了清晰的方向,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里,随着这份规范正式实施,中国的硅材料工程将在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安全生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进而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与此同时,它也将激发行业内更多创新和技术突破,推动整个产业链向更高层次迈进。
可点击链接查看:
《硅材料工程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
https://chaoshi.zjtcn.com/classifydetails/3603254.html